假如我快死了,我最想表达的想法是什么?
世事难料,万一我快死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陪伴家人毫无疑问很重要。但是我也想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给这个世界留点东西。虽然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厉害的人很多,肯定很多人有类似的想法。但是,我以我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依旧是不可替代的财富。所以我一定要这么做。
那么问题来了,我想做的游戏,我想写的剧本太多了。但是肯定没那么多时间。我该如何取舍呢?
第一、文字优先于游戏
开发一个游戏实在是太费时了。程序、剧本、关卡策划一个不能少。我最多把美术、音效、周边程序和后端程序的工作交给别人。核心逻辑还是必须我来写的(毕竟熟悉流程的人都知道策划和程序员沟通是非常低效的)。当然如果有配合非常默契的程序最好。
因此,当时间不够用的时候,用文字来实现更有可能在有生之年输出更多的干货。
第二、对社会有益的思想优先于纯娱乐的剧本或游戏
虽然这条看上去有点自以为是,说得自己好像是个很厉害的学者什么的。其实并不是这个逻辑,因为创造优秀的娱乐品和创造优秀的思想其实同样困难。那些做爆款短视频的文化水平肯定没有科学家高,但是你让科学家来做短视频他们一样做不好。所以,既然难度一样,我更希望我的输出能够带给别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东西能让他们的人生更幸福,这样我内心也会更充实。
第三、原创性优于综合品质
虽然对于一个商业作品来说,综合品质往往比原创性更重要。因为好的用户体验让人们更容易为之掏钱。
但是,如果是留下自己生命的痕迹的话,原创性显然更重要。因为我希望别人看到这个东西的时候,头脑中浮现出的是我的形象,而非是一个精致的公司的形象。
我宁可我的粗糙的原创性作品发布出来后被人抄袭,而且抄袭者直接用它盈利,而且不分给我盈利所得。但是我的思想传达了出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什么是原创性呢?就是能够给特定圈子里的人带来新的想法和思考的。例如,当初做《读心石头剪刀布》就想宣传自己的智力模型。虽然这个世界上那么多聪明的人,那么多研究智力理论的学者,我的想法肯定有人想到过,甚至可能还发表过论文。但是没有人用游戏的形式表达出来,那么,我用游戏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猜想,一定会启发许多解谜游戏玩家,间接推动行业的进步。
第四、重要的作品优先于不重要的作品
虽然我想创作的作品有很多,但是如果因为不可抗力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把它们做完。我该如何抉择?事实上,哪怕我身体健全地活到200岁,我依旧不可能把所有的想法做完,因为除非我退步,不然我肯定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想法的呀。所以依旧要取舍。
这一点上,正确的策略其实有些反直觉,至少是反部分人的直觉。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和我一样的习惯:(1)吃一盘东西的话先吃不好吃的,这样会越吃越香。(2)看一系列同类影片或玩一系列同类游戏的时候,先看/玩最差的那个,这样体验会越来越好(毕竟体验过神作后再体验一般的佳作就会觉得很没劲)。
这种做法虽然从心理体验上比较舒适,但是并不是有效利用生命的做法。
所以从逻辑上来讲,最正确的做法是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选择最好的,差的干脆放弃体验。因为很多东西都有保鲜期,吃完剩菜再吃新鲜菜,这样只会让新鲜菜也变成剩菜。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正确的做法就是做当前能做的最好的作品——当然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好的作品干脆舍弃掉。
这一点其实要做到很难……尤其是当我的那些不好的作品也有较高原创性的时候。我尽力做好吧……
综上所述,我应该怎么做呢?我应该从现在开始就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并发布我的那些最好的最有原创性的想法,最好是那种积极的对社会有益的。大不了之后有空有钱了再改编成游戏。
从现在做起,坚持正确的逻辑,坚持珍惜自己的时光。
希望我的这些反省总结对在读的您也有帮助。
紫数 2020.1.11 于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