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东风2型内燃机车、东风2增型内燃机车
东风2型内燃机车(DF2),原称ND2型内燃机车,是中国铁路的内燃机车车型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代电传动内燃机车的代表车型之一,与东风型、东风3型机车通称为“老东风”。东风2型内燃机车是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于1964年研制成功的调车内燃机车,装用一台1080马力的6L207E型二冲程中速柴油机,适用于大型枢纽车站、编组场的调车作业、区间的小运转作业任务,是中国铁路牵引动力内燃化初期的主型调车机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和成都机车车辆工厂于1964年至1986年间共生产了148台该型机车。除此之外,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于1967年亦试制了一台1800马力的东风2增型机车,采用涡轮增压的6L207EZ型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但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中文名 东风2型内燃机车 外文名 China Railways DF2 生产国 中国 生产厂商1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 生产厂商 2成都机车车辆厂 生产型号 ND2、DF2
序列编号 3201~3352 生产年份 1964年—1986年 产 量 东风2型148台、东风2增型1台 主要用户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昵 称 老东风 类型 内燃机车
东风2型:
1961年,在大连机车车辆厂仿制2Д100型柴油机的同时,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也开始试制柴油机。1963年,铁道部成立了“大功率牵引动力内燃化、电气化领导小组”,确定了由戚墅堰工厂生产6L207E柴油机和ND2型调车内燃机车(“N”、“D”分别代表内燃机车、电力传动,是汉语拼音首字母缩写),其中,柴油机由大连机车车辆厂和戚机厂共同设计,主发电机和牵引电动机由上海电机厂等单位协作,整车由戚机厂设计并试制 [2] 。1964年5月,戚墅堰工厂在10气缸的10L207E型柴油机的基础上,研制出第一台6气缸的6L207E型直列式二冲程柴油机,装车功率为1080马力。1964年10月,首台ND2型调车内燃机车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1964年12月,这台机车交付北京铁路局北京内燃机务段试用,同年经铁道部鉴定批准后投入批量生产。1966年9月,ND2型机车正式更名为东风2型机车。
东风2型内燃机车总共生产了148台(不包括东风2增型),其中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在1964年至1983年间生产145台,成都机车车辆工厂于1985年至1986年间生产3台。1976年,东风2型内燃机车获得铁道部授予全路铁路科技优秀项目奖 [3] 。该型机车作为中国第一代电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曾经是中国铁路内燃化初期的主型调车机车,其踪影遍及全国多个铁路局担当调车及小运转作业。1980年代初,由于香港境内的九广铁路英段(今港铁东铁线)的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加上为配合九广铁路英段进行现代化及电气化计划的过渡期,1981年4月至1982年4月期间,当时的九广铁路局曾向广州铁路局租用数辆东风2型机车,由香港司机驾驶并牵引本地的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
东风2增型:
1960年代,大连热力机车研究所、天津机车车辆机械工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等单位开始联合研制铁路机车用涡轮增压器,并参考了当时国外同类型增压器的结构方案,例如瑞士勃朗-包维利的VTR系列增压器,于1965年试制出第一台65GP100型涡轮增压器,采用轴流式涡轮增压器设计,涡轮最高进口温度为500℃,最高转速约为每分钟18000转。东风2增型机车是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在东风2型调车机车的基础上,于1965年开始研制、1967年5月试制成功的干线客货两用内燃机车。与东风2型调车机车相比,东风2增型机车采用了加装65GP100型增压器的6L207EZ型柴油机,使标定功率由1080马力提高到1800马力(1323千瓦);机车外形设计改成与东风型机车相同的内走廊棚式车体,车内设备布置方面亦作出了相应调整;机车上绝大部分部件和东风2型机车保持相同,个别部件的尺寸及工作容量有所增大以适应柴油机功率的提升 [5] 。东风2增型机车仅试制了一台,机车编号为3251,曾经在宁芜铁路南京至芜湖区段作为客运机车投入试运行,共计运行九个往返,合计2176公里,此后配属齐齐哈尔铁路局加格达奇机务段投入运用。由于65GP100型增压器的技术原因,东风2增型机车仅试制一台并未投入批量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