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08【绿藻】海缸之光:蕨藻(三)从购买到繁殖满缸

2022-01-16 21:22 作者:芳香炽天使茉莉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的话:

本系列专栏是关于常见的水族观赏藻类的介绍、展示、饲养要点、个人体会

参考书籍《在日本可以看到的388种海藻写真+生态标本》

参考网站:algaebase.org 、Wikipedia

参考文献:《中国海洋绿藻门新分类系统》黄冰心、丁兰平、栾日孝

图片来源见水印

由于个人感情包含较多、体会和饲养经验主要来自玩家交流讨论整理,并不具有学术严谨性。但本着快乐饲养的前提,应该是勉强够用来参考。同时由于个人整理,可能会出现错误,欢迎大家指出,欢迎大神拍砖,一同交流学习。 

特别提醒:

这是茉莉某天突发奇想开着挖掘机挖的一个大坑,因为茉莉临近正在考研,本系列专栏随时面临长期不更新、停更甚至断更,大伙们看着图一乐呵就行。

紧接着上文,这期我们简单粗暴地来聊聊饲养蕨藻的基本要求。同样的,本来是打算做数据对比和分析的,但是茉莉是条懒狗,懒得在后面写引用和去借用论文的图,所以干脆直接把结论给大家了,同时会附加上茉莉的个人体会,故本次专栏篇幅很《


和褐藻门马尾藻篇一样,在饲养之前,我们先来谈谈怎么弄到蕨藻方法大致这几种:

①.运气很好,活石带有藻种,如假根和部分匍匐茎,蕨藻直接从活石上直接开出来,或者你直接购买别人挑好的带蕨藻的活石,或者干脆自己去海边采集。最大的好处是能更大几率开出少见的品种

图片来自海南商家小屁鱼老哥

②.动用成年人的蓝绿作弊器,大大方方从朋友圈商家,各大剁手平台进行购买,稳定且方便,但是品种可能少了点

成年人的作弊器

③.若有熟识的朋友手里正好有你喜欢的蕨藻,“那一定是他多出来不要特地为你准备的”,你只需要联系他,礼貌地找他借用 亿 点就行。记住,全部毛走,一点不留给他,是对他饲养水平和你们关系深厚的最大认可。

打..打打...打劫

当你购入or采集到蕨藻之后,便是运输和入缸的问题了。

打劫他人赠送的和自己采集的,多快速入缸没有过多运输耽搁,可以不用看下面这段。这里着重讲的是快递运输来的藻。

不见光,不透气,颠簸晃荡,水体不流通的快递打包,就算快递时间只有一天,都会对藻体造成巨大的损伤。最常见的瘫软糜烂白化透明都会在你打开快递袋之际看见。

糜烂堆积的快递袋

在我之前的视频里有提到,藻类的呼吸作用会在快递袋内堆酸,结合上篇专栏,可以知道堆酸对蕨藻的打击伤害。更何况水体中还有诸多细菌等微生物,加剧了对藻体的伤害。

在运输袋堆酸的小水体晃荡的蕨藻,胞质内溶质重新分布,成分改变,糜烂腐烂是必然结果。对于蕨藻这种单细胞生物,本身抗逆性不高,故比其他藻类能更早在快递袋里发现腐烂的表现。

糜烂的针叶蕨藻和长茎葡萄蕨藻

不过好在,购买量足够大,包装完善的话,大部分的藻体还是会相安无事完好无损送到你手里的。这时就需要对快递袋内的藻做预处理。

首先需要去除白化透明的藻体,怎么区分白化藻体和萌发新芽在上篇专栏已有提到。然后,判断软瘫老化濒死的藻体,用剪刀剪掉,这部分藻体不适合在缸中生长,会很快老化白化溶解透明。判断方法也很简单,用牙签等细物挑起藻体,若藻体老化,则会瘫软下垂比ED还ED,正常生命力好的藻体则会坚挺不折弯。

放心,软瘫腐烂的藻连一秒钟都挺不了

修剪的时候一定要要用剪刀剪掉,从健侧下刀,白化的直立枝连同对应的匍匐茎一起剪切,切忌用手拔除,因为用力挤压同样会触发加压端藻体的自溶反应(挤压综合征既视感)。

之后便是入缸环节,入缸之前用淡盐水冲涮微浸藻体,一是对藻体胞质浓缩的缓解(即过水步骤),而是冲洗藻体上的污浊物,避免带入主缸。但是切忌泡纯淡水,纯淡水并不能对藻体携带的病原体很好的消杀,反而会对藻体造成巨大伤害(就像普奇被安波里欧用天气预报disc制纯氧杀死一样)。

普奇大兄弟,来点纯氧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在不伤害藻体的基础上消杀藻体携带的寄生虫等病原体,所幸藻体几乎不会携带病原体,最多可能是假根处附着物上携带有病原体(茉莉一朋友买的藻带了点沙子,给他的缸引入了白点),故简单的冲涮即可。若是真的担心,大可以新开检疫缸进行ab法检疫空置一个月,不过显然没必要。

藻体过水之后便是藻体新入的适应期,为期7日左右,锯叶蕨藻可能恢复慢些,要10天。这段时间推荐做法是网兜隔离一周,方便水流通透促进藻的恢复,也能防止腐败藻体的碎片满缸乱飞。很多朋友喜欢买来后直接塞缸内塑料隔离盒里,这并不是很好的做法。因为市面上成品隔离盒除非是造浪对着吹,否则盒内水流可视为静水缓流,并不利于藻体的恢复。

比起这种亚克力隔离盒,隔离网水流更通透

开灯时间控制在第一天2小时左右,给予轻度刺激。在36小时后便可自由开灯,但更推荐额外添加灯具或者光照(比如把主灯凑近网兜),延长照射时间大于主灯开灯时间4-6小时,即通常总开灯时间在每天18小时以上。当度过这一段恢复期后便可入主缸进行下一步造景。当然有人说,我不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一样的可以活。这是自然,你快递来的藻质量好存活率高的话,自然不需要这么复杂,但不是每个人收到快递后都能得到鲜活健康的藻,茉莉也只提供可以尽量提升其存活率的一种方法。毕竟茉莉是经历过很多次一袋藻送过来烂完、只有一两根中度残疾还能活的情况。更详细的处理方式是为了更高的成活率和适配度,毕竟骑自行车也是骑,开超跑也是开,每个人情况不同罢了。

这种事情估计也只有茉莉能遇上这么多次罢

之后,便是日常养护

感谢up主 @VulgarCCCC 提供授权视频

先从蕨藻的灯光需求开始说起吧。以下数据取自主流蕨藻饲养的适宜范围,即达到光合活性、固碳率最大,热耗损、呼吸耗损最少的最佳值范围区间并±一个分度。均取自国内主流研究论文和国外主流免费论文(毕竟茉莉也只看得起免费的)。

蕨藻对水体的要求大致如下:

(一).盐度:盐度在1.021-1.025为宜,以1.022最佳,但考虑到呼吸和其他因素,推荐盐度1.023最佳。考虑到部分国产无良海盐(很便宜很出名的牌子,名字参考本条小标题颜色)存在溶解后聚合再溶现象(即日后突然盐度陡然增加),因此尽量选择有口碑的好牌子盐。

有些牌子,打码成这样都能被认出来

(二).温度:蕨藻多为横跨温带热带藻类,主流温度多在鱼缸正常温度范围区间,即偏冷(温带)的19-22,正常的23-26。国内主流商品蕨藻在25-26°C最佳。超过27度,则大多数蕨藻生长受抑制,超过29度很多数蕨藻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超过31度,多数蕨藻的藻体开始糜烂死亡。故度夏最好遮阳加冰风扇水冷。

群主,开空调!

(三).pH和KH:pH维持在正常海缸范围7.9-8.4即可,KH可以维持在稍微偏高一点的水平8-11为宜,一般推荐维持在9-10.5为佳。在适宜范围内pH和KH对藻体生长影响偏小,若超出适宜范围内,比如PH跌落到6.5或KH跌下7,则会对藻体造成严重伤害,且每两个十分度递增递、减区间造成的损伤都是成指数型增加的。好在,一般正常规律换水维护的缸体,无需刻意在意pH和KH的分度变化。而当出现部分变故,如拖延换水,添加药剂,增添生物,生物损耗的时候,则应该测定pH和KH值。

化学不会,是真的不会

(四).巨量和微量元素:海缸三大巨量元素:K、Ca、Mg,正常商品海盐配方都合理且适用,通常都靠规律换水即可维持和补充。其中值得关注的只有钾值,一般在400ppm±20。快速生长的蕨藻会消耗大量的钾,当你看见藻体不再翠绿开始有些焉黄的时候,多半是钾元素缺乏之时。而微量元素里,值得注意的只有碘和铁,碘和铁是很多藻类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红藻,对铁元素稳态有依赖性。好在大部分蕨藻对这两者并不太过依赖,一般无需太在意。当某一项元素数据在适宜范围以外时,可以通过换水来更新范围数据,一般不需要额外单独“精准扶贫”or“掐尖除去”。海缸元素补充调控宜补全而不用补精。在缸内没有对某些元素要求苛责的偏执物种时候,通过换水或者添加全要素方法即可达到日常补足需求,如需要额外添加,通常可以直接买商品成品全要素液或者全要素粉剂,别人直接给你按比例配好了,你按说明书对着按需求添加就好了。如果说小水螅体珊瑚监控以钙值为参考,那么藻类则应该以KH值为基准。并不需要你像监视器一样无时无刻监控缸内各项数据,毕竟生物状态好才是王道,饲养嘛,放轻松点。

一些商品元素添加剂,稍贵,但有品牌保障。可买其他国产自制产品,便宜且效果不赖

(五).光照•光质。藻缸光照分为光质和照度和照射时间(模式)。一是光质,一般的全光谱(就是自然白灯)灯即可满足95%藻体对灯具光质的需求,即市面上的绝大多数靠谱的水草灯就足够满足需求。但特殊光谱对藻体生长有特殊意义。依照实验数据来看,纯红光(620-660nm)能抑制多数蕨藻直立枝生长而促进匍匐茎的延长,同时促进假根附着;纯蓝光(450-470nm)则正好相反,能诱导新发,促进直立枝生长,营养部增加,抑制匍匐茎生长和抑制假根延长。同时,单一纯色红蓝光对藻体的生长作用总体而言,不及混光效果。故当需要使用单一目的的时候,应该适用混色光源,常见混色比在8:1和5:1。例如促进匍匐茎而抑制直立枝则应该使用9红1蓝的混色光比,而不单纯使用纯红光。但真正的混色光源应该是白光。因而只要使用白光源即可。但在前文可知蓝光有助于直立枝的生长,故在纯白光源中添加蓝光混色有助于蕨藻长肥长大,而混色蓝白光源的,常见海缸灯即可满足。但,需要注意的是,以纯蓝光为主的珊瑚灯,因为光量低,并不适合饲养大量蕨藻

某牌灯具,一样的也是打了码也能看出来

(六).光照•光量:二是光量上的需求,一般来说,蕨藻适宜的照度为25μmol/(m²•s),更高的照度也不会有更大幅度的光合增量,但照度降低到15μmol/(m²•s)以下的时候,每往下掉一份照度都会大幅度减低光合效能,直至掉到单一品种蕨藻对应的光合起始线,并彻底断送光合作用的发生。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考虑到缸高和水体和灯具的不同,对应的光照需求不同。以35缸高为界线,藻类生长区范围内(比方说,300L缸,藻缸只有25L,则藻类生长范围就是25L),每升水体应该配合光照在最低0.5w LED灯(常规透镜),0.45w LED灯(聚焦透镜),0.7w 荧光灯(t5ho),0.8w荧光灯(普通节能灯管),0.4(卤灯)。举个简单例子:茉莉见习期开的40缸在28L左右,主藻缸区大概在24L左右,采用一枚hhj-a12(15w)LED,满功率开灯,正好满足达到饲养缸内藻类的需求。若缸高(藻区水深)>35而<100,则应该在上述基础值上*1.6-1.8,部分照明器材甚至需要翻倍光照功率。若缸高>100以上则需要特殊照明器材,如投光卤灯和高聚透镜的大功率LED等,这里不做考虑。至于灯具离水面高度所造成的照度衰减,则需要依据饲养者的个人经验进行调整,但茉莉个人建议是,以满足观赏感受为优先前提,再满足藻体生长。总不能为了养藻整个浴霸什么的在客厅鱼缸上吧?也不能说把灯贴着照水面甚至潜水吧?还是应该以你整体看着舒服为主为优先,毕竟再养得好的藻也得你看着舒服才是真的舒服。

闪瞎眼的灯具显然不可取

(七).光照•光照时间。一般来说,光照适宜时,藻体的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无光照时,藻体只剩单纯呼吸作用(不考虑室内光线产生的弱光合)。用点初中知识,藻体光合消耗水体二氧化碳,呼吸释放二氧化碳,则对应这光合阶段消耗部分kh提升PH,呼吸阶段降低PH。故,参考自然界,每日光照时间应该达到8-12小时左右(一般16小时内),考虑到藻缸开灯可能会影响PH和kh波动,故若不是主藻缸,在珊瑚缸额外设置藻缸的情况下,应该和主缸珊瑚灯开灯时间相错开,并且依照需求满足6.5-12小时的开灯时间。大多数鱼友选择是,在晚上珊瑚缸熄灯之后开启藻缸灯以稳定缸体PH值波动。同时,由于大多数植物具有午休效应,即拟人化的光合疲惫,过长时间的光照并不适合植物生长,部分植物会自身启动程序适当的停止光照以得到“休息间隙”,调整光合作用状态并在调整好后重新开始光合。就藻缸来说,可以通过定时器分段控制开灯来进行人为“午休”,以满足藻缸的稳定。茉莉见习期的40主藻缸为例,每日开灯时间在中午十一点半至下午一点半共两小时,晚间十八点至二十三点半共五个半小时,总计七个半小时开灯时间,足够藻体生长需求,同时满足自己中午和晚上下班后的观赏需求,一举两得。

来一斤神光棒变身器,谢谢

(八)水流.可以很负责地说,水流就是一个藻缸的灵魂,合理适当的水流是维持藻缸,藻类蓬勃生长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水流过小,容易造成颗粒碎屑在藻上堆积,容易爆发低等藻和覆盖住藻体表面,水流过大,则抑制藻体生长和直立枝增大增粗。流向不正确时容易造成藻区生长不均匀,容易死水,堆积废料,沉积有害物质。水流的基本要求是足量适合。一般来说主泵水流量应该满足每小时缸体水量的10-20倍,生物越多越不能在主泵上省流量。而藻类生长区每小时水流量应该达到截面流量在主缸缸体总量的8-15倍,若是底缸设置藻缸,因为进水连通的缘由,一般外设藻缸的水流量就等于主泵水流量/下水量,或者外设泵机水流量/上水量。在泵机选择区间的合适范围内,应该尽量选择更大的可调节的泵机。

若单纯主藻缸的,一般无法靠循环泵主泵满足流量时,通常鱼友们会选择额外造流器,造浪泵等,该个区块的产品种类繁多茉莉就不一一列举,故选择造浪的应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来配置。若之前说的是水流的数据化参照,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说说水流的具象化参照,即对蕨藻的状态。一般来说,合适的水流要求是无法吹动小的直立枝和固定的匍匐茎,“刚好”但能吹动较长的直立枝而不吹倒伏,就好像和煦的春风轻拂过二月的那一茬子海飞丝一样最佳。良好的水流有助于带走污物和代谢物并促进藻体生长。若是微缸难以适配泵体,茉莉这里也提供一个小手工参考。

(九).生长基质.一般来说,大多数玩家会选择在藻体萌发稳定的时候(快递存活多或者自己养好适应)选择用细线和皮筋扎带等将藻体固定在活石上。这样做法完全没问题,可以让蕨藻藻体的匍匐茎顺着活石轮廓爬满整个活石。但若是长出活石蔓延去其他基质的藻体,则会出现两种情况,其一是直立枝生长过密互相遮拦,匍匐茎瘫倒,好像淡水水草的压光现象(光照正常)二是过于稀疏,,直立枝向上徒长,好似淡水水草的追光现象(光照没问题)。这时候就应该考虑基质生长模式造成的区别。一般来说:生长速度从小到大依次为悬挂(即无附着基质)的藻体生长最慢,攀附(即悬挂但无假根附着)的藻体次之,附着(悬挂且有假根附着,一般在活石上即是这种方式)稍快,砂埋(假根包埋在基质中)最快。而砂埋方式,根据直立枝的朝向有有垂直和水平式,水平式砂埋将直立枝水平平放在基质上,半包埋匍匐茎和假根,垂直则将直立枝垂直,全包埋匍匐茎和假根。其中以垂直砂埋的方式最适合蕨藻的生长,各项数值增长值最大最快同时能显著提高假根生长速率,并且可见假根长度和数量同砂埋颗粒附着物(即砂埋颗粒大小)成正比,越小的沙砾假根越小,故分支也越多越长,附着沙砾质量也越大。故若想扩大繁殖蕨藻,应该采取垂直平放砂埋的方法,将你修剪下来的蕨藻直立枝朝上轻轻埋在你的沙子里面。这样有助于蕨藻生长。同时,在换水的时候,抽吸积尘,特别是抽吸活石附近时,不应该过度吹洗,应该保持活石上有一层薄薄的积尘。这有助于蕨藻附着和生长。

夹缝中蔓延的蕨藻根

(十).辅助添加,一般除了巨量元素和KH的补充,还可以额外添加肥料。常用的肥料有两类: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

最常见的便是常规的无机肥,即液肥。但大部分水草液肥因为高磷酸盐含量,并不适合海缸藻类施肥,但诸如海化液肥,霓虹psb液和某些玩家自制液肥等不含磷的海缸专用肥料,完全可以放心在缸内添加使用。这些液肥各自有各自的使用说明,个人皆有感触,茉莉在此就不多赘述。但值得注意的是,若是采用红绿混合藻缸,特别是红色系列藻多的时候,应该酌情考虑使用添加有一定磷酸盐的液肥,茉莉常用的就是最便宜的最知名口碑最好的博龙液肥。

然后说说不常被人提起的有机肥料,一般常见的有机液肥主要是氨基酸(AA),就是很常见的商品名叫肥水膏的东西,肥力恐怖,小缸慎用。很早之前人们就意识到植物不止吸收矿质元素营养(无机肥),同样也吸收有机肥,更何况本身就在水中,进化度较低的藻类,对有机营养吸收更加是家常便饭。无机盐的营养吸收固然直接高效且迅速,但营养小分子有机物吸收后,利用率和效能却远高于无机物类。其中最具代表,占比性最高的便是直接性氨基酸类肥料。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氨基酸则是蛋白质的基石。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盐,本质是以其作为氮源来合成蛋白质。当有可以直接吸收的氨基酸时,对应的吸收利用率则会大大增高。这一效能,在越低等的藻类身上越明显,但就利用程度来说,是高等藻类更胜一筹,这就导致了肥料添加的选择性并不高,过量添加的肥料更容易造成低等藻的爆发和菌膜等情况。但实际上,在AA添加适用上来说,AA对蕨藻的促进作用不尽人意,更容易造成其他低等藻负载,故不推荐以AA作为主要肥料添加(毕竟一般玩家并不需要添加什么肥)。同时,可以见异思迁到珊瑚上,在zeo的AA添加时候,没有见珊瑚增色反而藻类生长旺盛时,应该反思,是否所添加的AA被藻类吸收的更多。解决方法可以通过错开控制开灯时间来控制藻类的吸收模式和时间。

非洲农业不发达,我们都要金坷垃

(十一).特殊添加.即植物生长激素和除藻剂。大部分陆生植物常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同样可以作用于海水藻类,促进其生长,但考虑到生长素的两重性,尤其是蕨藻的反向区间特别狭窄,在家庭海缸无检测的情况下,难以控制添加的生长素的浓度(毕竟浓度太小了),往往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故一般不推荐家庭海缸添加植物生长激素来促进高等藻类生长。除藻剂种类繁多效果复杂,茉莉这里就不再赘述。但大多在杀灭抑制低等藻的时候同时也会抑制杀伤高等藻,这点需要注意。

(十二)日常换水.主缸怎么换就怎么换。一般来说蕨藻并不喜欢新水,但也不能接受太老的水。茉莉的换水频率在一周一换每次1/4-1/3,懒起来了两周半月一换换同样量。

(十三)修剪.蕨藻生长速度是真的很快,快到肉眼可见,一天一个样,过量过密生长的蕨藻会造成底部其他蕨藻缺光,同时也不利于观赏的结构性。过量生长的的蕨藻的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修剪。和淡水水草修剪方式“打头”不同,蕨藻的修剪应该以拔除为主。拔除过多的蕨藻,尽量减少修剪切口,避免过多切口造成过多胞质外溢。特别注意防止造成蕨藻毒素在水中浓度的提高,抑制并杀灭其他藻类甚至其他品种的蕨藻。拔除蕨藻残余的假根可以不用管。

具体可以参考up @VulgarCCCC  的日常维护流程

(十四)蕨藻毒素一事(新增修改)

这个确实是写的时候脑子浆糊了忘记写了。在蕨藻属专栏第一篇《美食和侵略》中提到过,蕨藻可以自身合成类似雪卡毒素的蕨藻毒素,蕨藻素,会在练成片藻体周围堆积缓释,对周围其他藻类和微生物有毒,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其生长。一般来说,正常修剪维护的蕨藻造景缸里那点累积微乎其微。但长期不维护的缸体,特别是饲养了多种蕨藻的缸体里,其累积的蕨藻毒素会对非本种蕨藻产生抑制。就算营养充足,也会有葡萄藻压死羽毛藻or羽毛藻反过来撅了葡萄藻这种现象,不止对外有的时候累积浓度高了,这蕨藻疯起来连自己都杀,甚至会对一些鱼只,其他无脊椎动物造成危害,比如偶尔啃食蕨藻的鲀和小仙。好消息是,日常维护里,换水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添加活性炭or沸石可以吸附蕨藻毒素,最大程度减少这个看不见的定时炸弹带来的危害。

(十五)造景修正.这还要问?又不是练素描画几何体,哪来的葫芦给你对着画瓢的?肯定是自己怎么好看怎么来呗。无论你用细线还是皮筋甚至尼龙扎带都可以对藻类进行造型固定。值得注意的也就是一点:固定蕨藻应该以固定匍匐茎为主,而尽量不要绑定直立枝。另外,说一件你们也不可能遇上的事情,茉莉有个学期拿造景绑线练操作打结,固定的时候用的是外科可吸收线,然后在缸里一个星期内给海水腐蚀化了,只能看着满缸线头和尚未固定的藻到处乱飞。

剃平头并不可取

总结

日常养护无非就是通过换水添加控制好水质,合理光照水流修剪控制好蕨藻状态即可。虽然说的一条一条的,但是执行起来并不需要那么严苛参照,更多应该作为常识经验牢记,以便出现突发事件时候能合理思考,妥善处理

除了日常养护,咱们来看看蕨藻养护中值得注意的点:

①.铺沙问题:铺砂真的是项见仁见智的活,已经有太多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到死了。简单总结下就是,铺砂好看特好看是真的好看,有助于扩大生化区,有助于微生物丰荣和藻体生长,部分鱼只等甚至依赖沙地环境;但铺砂难打理,厚薄不好取舍,容易藏匿堆积污物和病原体

茉莉这边的建议是,若没有白沙强迫症的,搁着赶紧丢了你兜里那破烂菲砂吧,选择溪流沙、沙漠沙甚至其他带颜色的如海泥和火山石碎都好,颜色花哨,脏了看不出来,价格不算太贵,能整点不一样的,摇身一变就是朋友圈最亮的崽。

可以参考庄总的缸,铺的黑沙就很好看,庄总,永远滴神

②.生物混养兼容性方面:

所有的生物都兼容藻缸,但是藻缸不兼容所有生物,因为部分生物能毁灭你的藻缸。那么是否绝对不能在藻缸饲养这些生物呢?这也不是绝对的,就像是小学学的牛吃草问题一样,少量饲养这些可能危害藻缸的生物时,若能使消耗速度赶不及藻类的生发速度,则完全可以安心饲养,至于这个界定范围,则只能根据各人缸内情况单独决定了。

这就马上放弃养藻

接下来就是混养黑名单和有害生物名单:

①.特殊的食藻类无脊椎动物:比如部分大口食藻螺类,和他们的穷酸亲戚不一样,他们嘴张得更大,在其他螺一般只食用低等藻时,他们已经开始大口吞噬高等藻,这里的典型代表就是亚洲宝螺,黑星宝螺,鲍鱼全家,一些玉黍螺等。然后众多海胆,海兔类(比如出名的蓝点背肛海兔,即蓝点海猪)也是黑名单上的常客,对他们来说,别说高等藻,这些东西连石头都能给你啃秃噜皮了。还有部分蠕虫同样以藻为食,但这类是在实在多了,只能靠玩家观察去辨别。

亚洲宝猪

②.部分甲壳类,这里分为两种,一是以藻类为食的,比如杂食吃藻的小型蟹(比如部分扇蟹,近方蟹等),一些食藻寄居蟹(比如纤毛寄居蟹等),一些食藻虾(比如扫帚虾,鞭腕虾等),直接以高等藻为食。另一种是部分以高等藻作为口粮,但更多是嚯嚯你的高等藻的,这里面的典型代表就是各类伪装蟹,他们将蕨藻直立枝裁剪下来装饰自己,并且每天大量快速更换装饰品,迫害你藻的速度惊人,还有部分皱蟹,同样没事时候会钳取你的高等藻来玩,属实可恶。

③.部分鱼类,同样分为以藻为食的和并不吃单纯祸害你藻的鱼类。以藻类为食的代表便是众多刺尾鱼科下种,比如各种吊类,以藻类为主食。他们食量巨大,对你缸里新长出来的高等藻有特殊偏爱,能光速啃光你那点可怜的藻。其次是各种神仙鱼,尤其是刺尻鱼属,同样的喜欢啃食高等藻。接着就是几乎所有常见观赏鲀类,它们不仅喜欢啃食你的藻,还喜欢咬着玩拿来磨牙,故同样列在藻缸黑名单里面。另一部分则是可能会嚯嚯你高等藻的鱼种,比如一些金翅雀鲷和一些隆头鱼,可能会折断拆散你的藻类用于嬉戏或者筑巢等。

喜欢薅你藻的小鲀崽子

④.不谙世事的人类幼崽,这是绝对的有害生物和黑名单物种。尤其应该注意预防,避免造成无法接受的损害。

(三)危机情况处理方面:

①.上篇提到的突然白化处理:快速大量(超过1/2)换水,隔4-7天再次大换,及时检测水质,密切关注盐度、PH值和KH值,及时补充活菌,快速爆气,及时清理拔除已经死去的藻体,重新固定尚有生机的藻体。

②.大面积用药造成的藻体白化后遗症:通常表现是用药疗程后藻生长不良甚至白化。处理方法为逐日换水1/6-1/4一连三天,停三天再来三天,及时检测水质,密切关注KH值和盐度。及时补充活菌并爆气,用无磷活性炭和一些化学吸附包吸附残余药剂。如方便,则去除过滤上层滤材和滤棉,更换全新的滤材和滤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是指加药后造成的藻体生长不良or白化,若添加直接能杀死藻类的药物,比如tdc和铜药,则一开始最好别使用,并且不在该条讨论范围内)

③.有害生物危害:通常表现是部分藻体上出现孔洞,匍匐茎整齐断裂,像被什么东西咬过一样。处理方法是快速隔离除去甚至处死有害生物,避免其进一步祸害你的藻缸。或者下其他捕猎生物,采用生物防治法除去。

④.流量、流向问题造成的死水区白化:通常表现是部分静水区藻体生长缓慢,直立枝上灰尘多,甚至被其他低等藻覆盖。处理方法:用水流吹去藻体表面附着尘埃,已经被完全包裹的藻体则应该拔除,同时调整缸内水流,避免缸内水流不调。茉莉自己也有简单的整活,参考如下:

⑤.缸体温度失衡造成的藻体损伤:常出现在夏季温度过高,冬季加温棒失效,不仅仅是藻类,更会带来整缸的灾难。处理方法很简单也很复杂:尽快补齐温控设备并且复温,即热了就上风扇水冷冰块空调,冷了就开加热棒空调地暖水暖和你那烧红了的热炕。

⑥.人类幼崽造成的鱼缸毁灭:处理方法只有重开。预防方法有魔法和物理两种:一是魔法:魔音灌脑,厉声警告小逼崽子别碰老子鱼缸,同时设置防护装置和警告标语。二是物理:一定要重拳出击,打一顿就好了,一顿不够就再打一顿(认真)。

警示标语

(四)过量蕨藻的处理:

一般来说,一个合格成熟的蕨藻缸,每半个月便能收获一大盆拔下来的过量的藻,就像淡水水草打头一般,不需要可以直接丢垃圾桶,要记得垃圾分类(这算厨余垃圾)。若不忍心自己丢掉,处理方法很简单,茉莉是学生,直接私聊茉莉,倒贴两百包邮给我,希望你们不要不识好歹则可以挂在某鱼上出售或者福利给其他需要的朋友。一般来说,用平常买鱼攒下来的泡沫盒子甚至就纸盒,用袋子装好海水,甚至就直接拿个东方树叶瓶子灌水装好就可以快递寄走,可以顺便赚点电费,至于为什么是东方树叶,因为它好喝(嗯!)。

我是学生.jpg

做个小总结:

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就和日常养花一样的,要浇水(换水),施肥(藻多了加点肥),除虫除草(去除有害生物,调整水流,除去灰尘),晒太阳(光照)即可。虽然前面罗里吧嗦东扯西扯了一大堆,但并没有那么复杂。

到目前为止,蕨藻饲养相关大概就这些了,茉莉这小兔子脑子一下子也想不起来更多,如有好的建议还请各位大佬评论区积极留言,茉莉会及时补充修改。

下次专栏可能会在过年时间,内容是常见蕨藻的品种展示,那咱们下次专栏见咯,祝大家新年牛逼


08【绿藻】海缸之光:蕨藻(三)从购买到繁殖满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