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义思考:论“妖而不媚”与“媚而不妖”

前言
此为老文新水,是2020年9月的某一天唐突发病所作()
事情的起因是迷迭的CG把我迷住了(欸嘿)

当时我在心里就想到了妖而...不,是媚而不妖这个词。
就是因为那一瞬间的犹豫,我写了这篇不知道算什么的玩意儿。很难想象,自认为在文字方面的理解还算过得去的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在用“妖而不媚”还是“媚而不妖”这个问题上产生犹豫与纠结。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我并没有卖弄自己的意思,只是为了给这篇发疯之作的诞生增添一些合理性......好吧,我就是在卖弄自己()人总会某些时候,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卖弄自己罢。
这两个词究竟哪个是对的,或者说,究竟哪个更合适,至少我的答案是:“濯清涟而不妖”,仅此一句,我想就足够明显了。
然而我想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媚”这个字的地位,比“妖”怕也高不了多少。
于是,本着讲究的心态,我想对此进行一些查证和论述(非 正 式 会 谈)。
至于为什么会是现在提起这一茬——因为停云。

网友们对停云的形容出现的微不足道的分歧,就是这个问题。

论述
语言文字的问题总归是要“摆字典”的,那就直接来吧——
媚,其义有二。
一为美好或可爱,于“明媚”,“妩媚”中即为此意;
一为巴结、讨好,即所谓谄媚。
妖,本义即媚、艳丽,妖娆的女人,很好理解。
(特别提一句,妖女一词,也被放在了这个释义中。)
又有四种衍义:
一为装束或神态不正派;
一为邪恶而迷惑人的;
一为迷信说法(即不干净或者异于常人的东西);
一为姓氏(河南淮滨和北京等地便有此姓人氏。在知乎上曾经见过一个名字,妖涟,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妙)。
从某种角度来看,“妖”似乎是低“媚”一等。将这些意义带入那个词,我想答案也很明显。
媚而不妖,美丽而不会生出轻薄之意。
然而当我去搜索这个词时,反倒是“妖而不媚”的出镜率高了太多——
妖而不媚,女子风情妩媚但不显做作。
(这里的风情不是贬义,而是指女子妩媚多姿,神情动人,富于情调与韵致。)
一开始,无论我怎么看,这解释都应该是给“媚而不妖”的,然而转念一想,却也合理——这里的妖,是被解释为“姿色迷人的女子”的那个“妖精”的“妖”,而“媚”又是那个被解释为“妩媚而不正派”的“妖媚”里的“媚”。
当时我说:“就算如此,我也依旧坚持用“媚而不妖”。原因无他,皆在上述。”
但是现在,我会再多说两句——这两个词无论用哪个,总归是褒义的。更何况二者的意义非常接近,即使非常严格地对“妖”和“媚”(同褒或同贬时)的偏向作出区分——或出于创作者对人物的塑造,或出于观众对人物的主观理解和感受(就像我坚持用“媚而不妖”,仔细想来,这何尝不是在表明,我对“妖”确实是有一丝偏见的呢)——自己要传达的心情是不会受影响的,而他人如何理解自己的用词,最多再给出个解释罢了,毕竟这东西没有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定论。

总结
虽然是总结部分,但我不会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说哪个词是对的,哪个词是错的。
很简单,我觉得我“没有资格”。
因为我想起了我高二时的物理老师的一句话:“在物理学中,很多字母都会代表不止一种物理量或物理对象,这也确实给人的学习造成了一些麻烦。但这个字母它是无辜的,是人给了它这么多的意义,那代价自然也要人来承受。”
人们赋予了某个文字太多的意义,甚至到了自相矛盾的程度,无论怎么去解释,都存在一种否定,甚至有时候会伤及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
不过很可惜,这里“语言文字的魅力”也是我个人的一厢情愿,与我上述“批判”的行为与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就是了——
所谓“无意义思考”,大抵就是如此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