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白熊贴吧原创转载】侠义心肠的罗兰王子,为何饱受诟病

2022-12-18 21:33 作者:无月白熊  | 我要投稿

王子罗兰,三角战略中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最令人诟病的问题,就是他前后不一,看似极为双标的行径。
但如果通读游戏中的文本,试图理解这位不被期待的王子的心境。
或许可以理解,他只是在自以为“成长了”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而已。
这篇帖子,我们就来梳理一下罗兰王子,这个在《三角战略》历史上,颇具争议性的人物。


作为八位核心成员之一,罗兰王子的战斗力,常常也为人所诟病。他本身是近战单位,却因为是骑兵,有着天然被“枪”克制的属性,羸弱的身板,自身攻击力,又因为枪术加成,使其力量修正要额外×0.7倍。
种种加成下,使其在初期的战场上,令人感觉攻击、防御、攻击范围、辅助全部一无是处。

但通过武器天赋列表

属性列表

战技列表
三个列表,我们能够察觉到,这是一位大气晚成的角色。在多周目之下,配合本尼迪克的乘胜追击,依赖高移动性,暴击伤害增高,以及奔袭的偷伤害。往往可以用偷袭、二连突刺、四头龙击(无视防御)一套连击击杀掉任何棘手的角色。
而对付高低落差的敌人,或者站成一列的敌人,亦可通过自身优势技能,对敌方阵营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真可谓是:纵马沙场如鬼魅,银枪一闪斩人头。


而在故事层面,也正如他在战斗上的表现。
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贤王。


三角战略的路线选择,要通过同伴们阐述自己的意见,最终利用主角的意志来影响他们的选择,最后通过投票达成一致。作为一个有着“真结局”的游戏,很多玩家其实在漫长的游戏流程中,都忽略掉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为了达成最好的结局,在关键节点上,究竟是“谁”给出的“正确”建议最多。
影响正确结局的节点,主要有9、10、11、15章四个。
如果算上第七章是否出卖罗兰王子,考虑到“不烧机关”在第一周目颇有难度,所以如果算第七章的话。
那么就一共有5个时间节点。


在所有的时间节点上,罗兰的“正确选择”,高达4次,其次是吉拉。
先不论决策力,单从运气这个属性来说,罗兰在30个人物之中排名第二也是实至名归了(第一是主角 瑟雷诺亚)。


唯有一次选错,还是因为在15章出于他个人的立场,他必须要留下来照顾国民,确保物资的正确发放。
而罗兰的心态变化,也正是发生在这一次。谈起他心态的崩盘,我们还要从故事一开始说起。


不被看好的第二王子


这个名叫格林布鲁克的王国,主要由贵族治理。而王国的继承人,早早地被内定为第一王子 弗拉尼。
那群趋炎附势的贵族大臣,自然在弗拉尼身边前呼后拥。同是生活在王国之中,罗兰似乎成为了一个透明人。
与弗拉尼的待遇,两人之间也有着天壤之别。


罗兰不被他人所期待,这让他有些自暴自弃,也激发起了他内心的叛逆。他人越是对他不期待,他就越要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似乎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关注,这一点上,与《火影忍者》中前期的漩涡鸣人有一点点像。
什么事,似乎都要与自己的兄长与父亲扭着来。他们让他不要与沃荷德家走得太近。他却说这是他的朋友。
他们让他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形象,他却要私自离开王国乱逛。


但是罗兰的秉性并不坏。
罗兰有着游侠性格,秉性耿直的他拜王国的“枪圣”为师。
枪圣评价罗兰的枪法:“太过直来直去,容易被看出如何出手的。”然而“这样的枪法,才是最快的枪法。”
从技能方面我们也能看到,罗兰起初只学会了“二连突刺”,而枪圣的“三连突刺”,是他尚未掌握的技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最终领悟了连枪圣也未曾达到的“四连突刺”的境界——四头龙击。可见枪圣麦克斯韦对罗兰的称赞,并非是单纯的恭维。

在第三章选择前往铁国时,我们仍能从罗兰羡慕德拉甘与其父亲的关系,看出罗兰是渴望着父爱与父亲的关注的。
但随着王国遇袭,从前那些本来他以为的“不如意”,也成为了小小的问题。


经常和他吵架的兄长,因为想要保护他,而被铁国大将奥罗拉杀死。
自己的师父,因为他的不成熟,受到了奥罗拉的挑衅,断后而死。
他尚未得到父亲的认可,贤王即被斩首。
而和他关系最好的妹妹,却在王国之中,忍辱负重,被强迫着成为了铁国大公的妻子。
更深一层的隐藏剧情:本尼迪克因为知道瑟雷诺亚的真实身份,早早想要借机除掉二王子,辅佐瑟雷诺亚上位。


这位王国的第二王子,转眼之间,仅仅因为他的体内流淌着格林布鲁克王国的血液,被赋予了本不属于他的重压。
而在第七章:要么他的好友为了保全自己的领地,被迫出卖他,令他颠沛流离,险些丧命。
要么沃荷尔德的领地,为了保护这位王子,付出了极高的战损。
无论是哪一条道路,他的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他的血脉,都逼迫着他要极速成长起来——即便他没有学过任何的帝王权术。

为何固执地追求平等,反对自由
这可能源自两个原因。
第一点,罗兰的成长环境使他与平民接触的非常多,比起亲善那些玩弄权术的贵族,他更了解人民。
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够远离战火,幸福地生活下去。
也是因为他在王国时,就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因此他更希望人人能够平等。


第二点,对于铁国的仇恨。铁国大公突然侵略了王都,几乎使罗兰一家灭族。他仅仅因为这一点,就不会接受他们宣扬的自由。何况,在游历铁国国境时,罗兰见到过铁国所倡导的自由下,贫富差距悬殊。百姓因为缺盐,过得并不算幸福。


本身就不通晓治国之术的罗兰,他想要让大家能够平等的生存下去。却无法通过自身的“正直”去改变这一点。
而在教国,他获得了达成“平等与幸福”的方法。那就是信奉“盐之女神”。


但其实从第十一章的选择,罗兰坚决不同意交出罗洁尔村的村民这一点,可以看出罗兰这时还希望能够达到真正的人人平等,对于自己的能力仍有幻想。


但到了十五章,让罗兰真正崩溃的事件发生了。他发现了以下几件事:
在王国惨遭侵略时,这群所谓的王国贵族日子过得还不错,贤王死了,他们不过换一群人效力而已。
自己以为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当他凯旋之时,却发现百姓对于他的归来颇有微词。
最重要的一点是,明明王都被严重摧毁,可以利用海桑德调来的赈灾粮饷渡过难关,但那群王国贵族却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以罗兰国王的名义饿死灾民。


当罗兰化身正义使者,当街斩杀为首的帕特里亚德,想要平定骚乱,带领百姓走向正轨后。
这群百姓却将罗兰看作了“连自己的手下都要杀的杀人魔”,认为“公国侵略时,王都都没遭到这么大的破坏”。
这群百姓的脑子,彻底被“自由之风”占领了。
罗兰能够击败铁国强悍的军队,但却驱赶不了百姓脑中的思想。
而百姓的思想之所以被改变,也正是因为老王国那种陈腐的运行体制,连罗兰本人都看不上。


想要让百姓获得平等与幸福。
那就只有彻底摧毁王国的运行体系,摧毁自由之风,那么代价是什么呢?
王位?罗兰并不在乎。
罗洁尔族人的自由……
好了,就这样吧。

可以说,选择这条叛国之路,是因为罗兰自身的能力不足(没被培养过,没被期待过)以及王国的体系烂无可烂,还有他痛恨铁国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信,以罗兰本身的宅心仁厚,负责盐湖开采的他,也会善待罗洁尔族人。
只是,当好友瑟雷诺亚,通过在数条“不可能”的道路中,选择出那唯一一条“均衡之路”时。
罗兰才真的冒了一身冷汗,意识到了自己差点成为历史的罪人。
本就求真务实的他,却要向教国那被营造出的虚假的“平等”低头。并且险些害得瑟雷诺亚夫妻两人分崩离析。害了那些无辜的罗洁尔族人。


而当意识到这一点,见到更广阔的未来之后,他亲自踏上了公国的土地,也做到了真正的放下仇恨,说服铁国大公(虽然未果)。
也是在那沙漠战场上,他再度挥枪面对那位青年才俊的将军 艾格斯昂。争取自己与大陆的美好未来。





【白熊贴吧原创转载】侠义心肠的罗兰王子,为何饱受诟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