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脏腑辨证:肝病辨证

2023-06-30 05:18 作者:从零开始学中医  | 我要投稿


各位同学,我们在脏腑学说,已经学习了肝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联属功能,这里我们也不在重复,还没有掌握的同学可以找到前面的视频进行学习。

那么脏腑辨证就是根据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联属功能,从而对疾病证候进行归纳,借以推究病机,从而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科的诊断基础,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八纲辨证的虚实辨证, 虚实是辨别疾病正邪盛衰的一对纲领。虚指的是正气亏虚,邪气不明显;实指的是邪气充盛,正气不虚。虚实辨证是通过判断病证属虚属实来鉴别病情变化的辨证方法。肝系疾病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证、实证两方面和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证。

肝血虚证

指肝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视力减退或成雀盲;或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动;妇女常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

证候分析

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失养,则干枯脆薄;血不足以安魂定志,故夜寐多梦;目失所养,所以视力减退,甚则雀盲;肝主筋,血虚筋脉失养,则拘挛急迫、感觉迟钝,因而发生肢体麻木、关节拘急屈伸不利、手足震颤;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之脉,所以月经量少色淡,甚至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为血虚常见之象。

辨证要点

筋脉、爪甲、两目血虚失养,和血虚症状共见。

肝阴虚证

指肝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头晕耳鸣,两目干涩,面部烘热,胁肋灼痛,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咽干燥,或见手足蠕动,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则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虚火上炎,则面部烘热;肝络为虚火所灼,而见胁肋灼热疼痛;虚热内蒸,则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虚火内扰营阴,则为盗汗;阴液亏虚不能上润,而见口咽干燥;肝阴亏虚,筋脉失养则手足蠕动;舌红少津,是阴虚内热之象。

辨证要点

目涩,胁肋灼痛,手足蠕动,和阴虚症状共见。

肝郁气滞证

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喜太息,或咽部有异物感;或见瘿瘤、瘰疬、乳癖、胁下积块;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甚则闭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 

肝性喜条达,恶抑郁,肝郁气滞,气机不畅,经脉不利,故胸胁、乳房或少腹胀闷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喜太息;肝郁气结痰凝,痰随气逆,循经上行,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痰气搏结于局部则为瘿瘤、瘰疬、乳癖;若肝郁日久,气滞血瘀,可见胁下积块;肝郁气滞,气病及血,冲任不调,则见月经不调、痛经,甚则闭经;脉弦为肝病之脉。

辨证要点

情志抑郁或易怒,肝经所过部位胀痛,妇女月经失调。

肝火炽盛证

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头晕或胀痛,面红目赤,耳鸣如潮或耳内肿痛流脓,胁肋灼痛,口苦咽干,急躁易怒,失眠或噩梦纷纭,便秘尿黄;或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 

肝火炽盛,火性上炎,肝火循经上攻头目,故头晕或胀痛、面红目赤;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互为表里,肝热移胆,循经上冲,则耳鸣如潮或耳内肿痛流脓;肝火上炎耗津,挟胆热上蒸而见口苦咽干;肝失条达柔顺之性,则急躁易怒、胁肋灼痛;火热内扰,心神不安,故失眠或噩梦纷纭;热盛津耗,则便秘尿黄;肝火内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可见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经实火炽盛之象。

辨证要点

一般以肝脉循行部位的头、目、耳、胁所表现的实火炽盛症状为判断依据。

肝阳上亢证

水不涵木,肝阳亢于上,肾阴亏于下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头重脚轻,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证候分析

肝肾之阴不足,阴不制阳,阳亢于上,故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失眠多梦;肝木失涵,失其柔顺之性,故急躁易怒;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肝肾阴虚,筋骨失养,则见腰膝酸软;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上实下虚,故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为阳亢阴亏之象。

辨证要点

头晕胀痛,头重脚轻,腰膝酸软。

肝阳化风证

指肝阳亢逆无制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欲仆,头摇而痛,项强肢颤,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喉中痰鸣,舌红、苔白或腻,脉弦有力。

证候分析

肝阳化风,肝风内旋,上扰头目,则眩晕欲倒或头部摇动不能自制;气血随风阳上逆,壅滞络脉,故头痛不止;风动筋挛,则项强肢颤;足厥阴肝脉络舌本,风阳窜扰络脉,则语言謇涩、发音含糊不清;肝肾阴虚,筋脉失养,故手足麻木;风动于上,阴亏于下,上盛下虚,所以步履不正、行走飘浮、摇摆不稳。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挟痰上蒙清窍,心神昏愦,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窜扰脉络,患侧气血运行不利,弛缓不用,反受健侧牵拉,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向一侧、不能随意运动:痰阻舌根,则舌体僵硬、不能语言;痰随风升,故喉中痰鸣。

辨证要点

眩晕欲仆,语言謇涩,手足麻木或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

热极生风证

指热邪亢盛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高热神昏,按之灼手,躁扰如狂,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脉弦数。

证侯分析 

热邪蒸腾,充斥肌肤,故按之灼手如焚;热传心包,心神愦乱,致神志昏糊,躁扰不安,如同发狂;热灼肝经,津液受烁,引动肝风,而见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等筋脉挛急的表现;热邪内犯营血,则舌红或绛,脉象弦数,为肝经火热之象。

辨证要点

高热神昏,手足抽搐,与实热症状共见。

阴虚动风证

指阴液亏虚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手足震颤或蠕动,眩晕耳鸣,口干咽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证候分析

肝阴不足,筋脉失养,则手足震颤或蠕动,或肢体抽搐;阴虚不能上滋,故眩晕耳鸣;阴虚不能制阳,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阴液不能上承,则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虚热内炽之象。

辨证要点

眩晕,手足震颤或蠕动,与阴虚症状共见。

血虚生风证

指血虚筋脉失养引动肝风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肌肉胸动,皮肤瘙痒,爪甲不荣,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细或弱。

证候分析

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面,故头晕、目眩、面白;肝在体为筋,爪甲为筋之余,筋失血养,则手足震颤、关节拘急不利、肌肉动、爪甲不荣;肢体、皮肤失养,则见肢体麻木、皮肤瘙痒;舌淡苔白,脉细或弱,为血虚之象。

辨证要点

眩晕,手足震颤,肢体麻木,肌肉胸动,与血虚症状共见。

寒滞肝脉证

指寒邪凝滞肝脉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证候分析

足厥阴肝脉绕阴器抵少腹,寒邪侵袭肝经,阳气被遏,气血运行不利,故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寒为阴邪,性主收引,筋脉拘急,可致阴囊收缩引痛;寒则气血凝涩,热则气血通利,故疼痛遇寒加剧,得热则减。阴寒内盛,则苔见白滑,脉沉主里,弦主肝病,迟为阴寒,是为寒滞肝脉之象。

辨证要点

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


脏腑辨证:肝病辨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