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与抑郁症

常见的问题: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不认真对待子女的抑郁症?
不认真对待子女的抑郁症,可能父母就是抑郁症群体。
你抑郁,是你知道抑郁症。父母抑郁,压根就没条件了解抑郁症。我非常推荐《白鹿原》这本小说,刻画黄土高坡上的风土人情,以及笼罩在黄土高坡上的宗法礼制。
比方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八个字。小伙子不想结婚,但没办法,花费高额的聘礼找一女性结婚。小姑娘也不想结婚,但“嫁”这个字,她无法违抗。嫁进去,丈夫爱她,或者说关心她,是比较幸运的。更多情况是不甚关心,生活的操劳使人狼狈,对方也慢慢暴露出人性的丑陋。家暴,陷害,罗生门,不期而至。男性同理,他和一个不爱的女人在一起,无法激起对家真正的爱。他疲惫养家,行尸走肉,妻子又与他人出轨,更让他痛苦不堪。直到有了孩子,家庭的粘合剂的到来让双方重心都放到孩子上,也掩盖了彼此的不幸福。孩子成长,接受教育,遇到各种问题,反思,然后想不通,抑郁了。他想探索真相,父母这时操劳半生,雨雪风霜,他们会本能地觉得,我们就是这么痛苦过来的,你为什么要反抗?就这么活过来了,逆来顺受,就不会有抑郁。
对于抑郁者,走出困境要克服的,可能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的父母。国人不重视抑郁,是因为他非常抑郁。抑郁的表达方式很多,贪腐,醉生梦死,乱性,暴力,婚外情。中国式的抑郁,太多了。
诚然,每个人抑郁的产生根源不同,理解的难度也就随之不同(家人,朋友)。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去了解了解房思琪(林奕含),太宰治,伍尔夫,甚至硬汉海明威。
之前和朋友聊,他觉得抑郁是吃饱了撑的,当一苗韭菜活都活不下去,哪有精力抑郁。我大笑,说的也是。但韭菜有柔嫩的,它不甚关心自己如何争夺雨露成长,而对稀少的阳光,无情的镰刀生出怀疑,为什么是这样的?
当人对社会法则深信不疑,他不会抑郁。当他开始发现法则的残忍,就可能抑郁。他通过冰山一角窥探出整个社会的样貌,这幅人性的全景很可能会压倒他。笔者很喜欢《太阳照常升起》这曲子,蓬勃昂扬,惊为天人,但你有没有感受到——太阳升起前,那寂静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