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处方
学问不单单只是累积知识的工具:
学问不单单只是累积知识的工具。
应该着重于修养人格或个性,成为一位大丈夫。
大丈夫不会只考虑自己,
还会为了他人、为了这个世界而动,
具有宏大的志向。
“大丈夫”原指顶天立地的男子,但这里指的是舍弃私利私欲,为了这个世界、为了他人尽力而为的人。
在这段文字之后,漱石继续写道:
但若不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一项一项思考什么才是为他人好、何为日本当前急务等重大问题,便不能轻易明白自己的志向。思考这些问题,即需要知识。
学习知识不仅是为了通过考试,更不是为了成为问答王。
知识,有它真正的用途。
不舍弃人心而获得金钱、武力或权力:
胜者必败。
尤其是金钱及权力上的胜者,必然是心灵的败者,
我认为这才是进化的原则。
“盛者必衰,胜者必败”,这条法则似乎无形之中是存在着的。强盛者懈怠而无法常保荣华富贵,失败者则倾尽全力一图雪耻,因此胜利者的常胜是受到挑战与威胁的。
而金钱、武力或权力上的胜利者,常是心灵上的失败者,但是否“必然”则不可得知。
这是因为,金钱、武力或权力上的胜利者们,为了得胜,经常是舍弃了人心的。
在那个时间点当下,他们便已将心灵上的胜败置之度外了。
无论如何,有钱有权的人总是伴随着孤独,而这也可说是心灵上的失败者。
若有方法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舍弃人心而获得金钱、武力或权力”,选择这条方法就是幸福了。
养成勇往直前的心性,不要害怕这个世界:
害怕这个世界,就会过得不舒服,连活着都很痛苦吧。
我劝你要再大胆一点。
劝你不要害怕这个世界。
劝你养成一股心性,正视自己内心后,若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即使面对千万人,亦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困难。面对千万敌人,是提不起战斗意愿的。
说要大胆一点,要怎么做才能大胆一点呢?说不要害怕,但没办法就是害怕。
漱石很有才能,所以才能这么说。
的确如此。
不过,否定漱石的这番话,又能得到什么呢?
在此就姑且听从漱石所言,养成勇往直前的心性吧。
为了养成勇往直前的心性,首先要认真深入地思考,面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要有殉难的觉悟以及与千万人为敌的勇气。
提出批评、批判的人,以及接受的人,为了要让双方都有进步,发言的姿态就要堂堂正正、循规蹈矩、满怀关爱
白玉微瑕:
白玉微瑕。
假设在要给对方一个评价时,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你会从哪个开始说起呢?
如果先讲好的,再讲不好的,个性扭曲的人会做如此想:说不好的才是真正的目的,好的只是附加上去的。
不过,反过来先讲不好的,再讲好的的话,好的地方却无益于治疗受伤的心灵。
怎么讲都免不了遭到反弹。
这种时候漱石是怎么做的呢?他用了“白玉微瑕”这个词。意思是洁白而美好的宝石上仅有那么一点伤痕。
“整体而言,是有白玉微瑕之处。”
称赞基本上是颗宝石。不好的地方,只是整体中那么微小的部分。
用这种说法,再怎么扭曲的人,都不会认为是为了说不好的地方才端出白玉的。
对方会相信自己的表现是颗白玉,心情一定会很好。
如果不是那种拥有压倒众生的才能、不输任何人的努力,又受到上天眷顾的幸运儿,就无法靠这行吃饭。
无法靠这行吃饭指的,不只是会饿肚子,还会背负一身轻蔑。如果要从事这份工作,就几乎确定会遭遇到这些艰辛。
那么,要怎么活呢?那该是觉悟的时候了。
如果不是那种拥有压倒众生的才能、不输任何人的努力,又受到上天眷顾的幸运儿,就无法靠这行吃饭。
无法靠这行吃饭指的,不只是会饿肚子,还会背负一身轻蔑。如果要从事这份工作,就几乎确定会遭遇到这些艰辛。
那么,要怎么活呢?那该是觉悟的时候了。
当快要挫败时,要想起这句话:
“我们要生于此世,则肮脏的事物、不愉快的事物、讨厌的事物,都不可逃避。若不勇往直前冲进那些事物,到头来将一事无成。”
人生在世,难在如何和解。视如何与这世间、与自己和解,生活、工作会失色或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