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二分册和洋紫荆的歌词解释

2023-03-13 22:11 作者:万万碎冰冰  | 我要投稿

    今天听了首歌,特别抽象,隐约感觉到作者有在表达什么,但写的太抽象了,我只能从曲子里听出一些情绪x   我感到,作为听众,听不懂歌词实在是有点遗憾。

    乘兴而来,我来解释一下我的部分歌词。有些地方,我不说的话各位估计永远也看不懂,因为大家不了解我。

    我写歌词很有趣,一般人写古风曲子,歌词一般是用各种典故,咏物、咏人、编故事。我写歌词,永远是离不开我本人,笑。

《消失的第二分册》

    先解释一下这个第二分册,它是高中历史第二分册。上海市的高中历史课本和我们用的不一样,我是福建人,我们用的是必修一/二之类的称呼,他们叫第x分册。我买了一套上海市的高中历史课本,一共七本,其中第二分册当时网上买不到了,所以我其实根本没看过这本第二分册。最初计划的歌名是叫“缺失的第二分册”,后来才改成“消失的”。

    这就是我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笑。一般人是绝对不会在毕业后去看高中历史课本的,因为考试不考、求职也用不上,不是吗?

    但我就真的会为了上下求索而去读书、做一些旁人觉得毫无意义的奇怪的事,并且念着“乌龟有乌龟到终点的方法”。

    古风/国风歌的题材有千万种,咏唱历史的也不在少数。但是唱高中课本的人,估计是没有,笑。

    实际上,这两年多来,我读了很多的历史书。我经常感受到这首词里很多句子写的很漂亮,比如“这世上,无数贤良在前;兴亡间,各书功过几卷”。只要读历史书,就会感受到这种画面的美,有许多人会在书里轮番登场,留下几段功过,然后悄然退场。

    第二分册这本书,我其实并没有真的看过。我是根据一三册的内容推测,第二分册是中国古代到宋朝建国之前,一共二十朝。所以是“转眼间,翻过二十朝诗篇”。

    第二分册这首歌承载了我的世界观,也承载了我对世界的承诺。

    我会用一生去践行。


《洋紫荆》

    洋紫荆是我家前街边的花。

    写词的时间是22年的9月,那段时间,我每天清晨都会去沙溪河边晨跑、走路。于是有“踱步于九月长街,望沙溪水光粼粼”。

    有一天,我突然看见一棵树,昨天还在这儿好好的,今天就被彻底砍了。“曾立于此地的老树,如今化作树桩 可有恨?”

    “悬索桥摘一片月,凤凰山取三寸土”,这里又是个故事。我去年在读高中地理课本(又来了,笑),然后课本上有一些实践练习。其中有一个是月相观测,我连续两周每天晚上都跑到悬索桥上,对着月亮测什么高度角、偏转角。还有一个是土壤采集,我只身提着小铲子,跑到凤凰山上去挖土,还挖到了电线。这两个实践就成了被我摘进歌里的风月。

    我从去年开始,对这个世界就充满了深深的悲观,于是词也写的非常痛苦。但还是要向前爬,因为我是愚公、是乌龟。我经常鼓励自己,“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胸怀,不为失败找原因,只为成功找方法”。上个世纪的中国是那样绝望,前人不也顶着伤痛站起来了么。

    就像鼓起勇气对心爱的女生表白的男生一样,我也鼓起了勇气对这世界表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这句话写进了这首歌里,我也会想办法把它写进我的人生里。

第二分册和洋紫荆的歌词解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