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之“自由时间”
注:本篇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讨论。
零、自由时间的定义与种类
自由时间:大段的、长时间的随意支配时间。
种类:课间、自习课、周末、回家后、暑假······
一、自由时间该做什么?
1,没有休息就没有时间学习。
自由时间里要注意劳逸结合。
2,专题式学习
类似自习课和周末时间,特别适合用来攻克难关,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关键障碍。
专题式学习:在掌握自己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找到最近遇到的困难点,集中精力去攻克它,并且要主动通过发散思维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3,复习
每天的自习课应当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这里说一下碎片时间之一:课间时间。建议回顾课堂内容、准备下节课内容,适当闲聊放松,不建议看一些未完待续的东西,例如小说。
碎碎念:复习这玩意高中老师天天讲,听烦了都。
二、自由时间学习知识的一些学习法
1,“做题三问”
①明确做题目的:考高分。
如何考高分?尽可能做对多的题目。因此做题的核心是:把错的变对,把不会的变会。
②如何做对?如何拿到分数?
找到解题思路,并记录自己看到的条件以及联想到的知识点
···懒得记了,全是高中的东西···
③三问:
看到哪个条件,联想到了什么,才有了解题思路?
想做对这个题目,需要我们掌握哪些知识点?
答案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比我的更好吗?即:
整理自己解题时脑中所想。
复习题目相关的知识点。
确定自己真的掌握了题目。
2,“三遍阅读法”
1,第一遍:通览全书。
书名、目录、序言、每一章下面的小标题,偶然翻到的有意思的话。
然后要明确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休闲、期刊阅读、学习、考试···
然后思考一下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碎碎念:回忆起英语的阅读理解题,第一遍:通览全文找找主旨句。
2,第二遍:做记号
顺序编号,123···。看书:就是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否能合并成一个章节?做题:段与段之间是否有联系?
重点符号。各个编号下的核心章节,中心思想,主旨句。
问题记录。记录你遇到的疑惑(“?”),读不懂的地方适当跳过。
3,做笔记与“知识”地图
笔记看下面,知识地图下一篇讲。
3,“课堂笔记”与“错题本”
1,一本书一个笔记本。千万别随手记在一张纸上,东平西凑才看得出来是读书笔记。
2,笔记不要太详细。笔记的功能应该是:帮助听课和梳理整体框架与逻辑。只要记下关键词,你能够看着这个关键词回忆起上课的内容即可。
当然,课后一定要看笔记,及时复习。不然等考前再看,全都记不起来了。有大神直接把上课老师讲的话全都记了下来,但太耗费时间,复习耗费时间更长,效率太低。
3,错题本要薄。
如何变薄?
①随着知识的积累,低级错误的错题可以直接丢掉。
②分析错题原因。知识点没理解还是记错了?(记录这个知识点)、知识点之间容易混淆?(一句话总结错误原因)、答题方式不规范?(总结规范模板)、马虎?
关于“马虎”,也要找出哪里错了。是审题错了?中了题目陷阱?心算没算对?草稿抄错了?涂卡涂错了?
③活页本!没用的错题方便丢掉,新加的错题可以插入,最后还可以分门别类整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