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研发模式取胜 科隆新能三年净利稳步增长

2021-11-12 14:42 作者:一人评论  | 我要投稿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科技的持续突破,人们对电池的需求日渐多样,经济、高效、储能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回收率高等特点成为电池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此,包括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隆新能”)在内的业内公司积极采取措施以保证自身产品能够持续满足市场需求,巩固和加强自身行业地位。


在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科隆新能通过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及行业特征,组建了科学、合理、高效的研发组织体系。设立中心研究院,负责制定公司技术发展战略,针对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进行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心研究院下设材料研发中心和电池研发中心,分别承担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和二次电池及电池系统的研发。

在研发模式上,科隆新能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重视与外部科研院所及高校合作。通过内外部资源的协同和聚集,科隆新能构建了“主题研发团队+外部研发资源”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助推公司转型升级和成长发展。

1、自主研发

科隆新能内部打破传统的层级管理模式,搭建了网络化、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创新资源集聚平台。材料研发中心和电池研发中心分别与销售、生产管理、工程、品质管理等部门构成无边界、扁平化的产品设计和开发平台。

一般而言,销售部门根据下游客户最新需求提出新产品研发或工艺改进建议,对应的研发中心结合相关需求进行立项,并负责具体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试验。生产管理部门、工程部门和品质管理部门从试生产阶段介入新产品开发,负责工艺优化、设备改造和调试以及保证新产品的连续稳定生产。同时,科隆新能材料和电池研发中心的研发成果、技术和人才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电池材料和电池产品的技术协同。

2、合作研发

科隆新能外部通过与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针对特定项目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共同开展材料及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形成以项目为带动、内外部优势资源集聚的创新联合体,从而提升研发效率,快速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精准完成产品和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科隆新能注重与客户的共同开发,共同开发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生产,整体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与客户形成更为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

在注重自主研发兼具合作研发的模式下,科隆新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去年营业收入已突破15亿元规模,且近三年保持净利持续稳定增长。可以预测,在该研发模式下,科隆新能有望持续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研发模式取胜 科隆新能三年净利稳步增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