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揽胜旅游景点——游遍中国
河南古称中州,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古迹众多。除了著名的安阳、洛阳、开封三大古都,河南省境内还散落着许多古迹胜地。此外省内北、西、南三面多山,形成的奇山秀色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医圣张仲景墓祠●
医圣祠位于南阳市张仲景故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仲景墓为圆锥形,高3米多,方圆10余米,墓前立有清朝顺治十三年的墓牌,上刻有“万代医圣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先生之墓”。墓后建有医圣祠,祠的正殿塑有张仲景像,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素门亭、内经楼、桂花轩、待月轩、梅花轩等。词内还有张仲景事迹史画和117幅历代名医石刻画像。

●太昊陵●
太昊陵即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千米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18大名陵之一。有内外两城,建筑很多,寝殿后的伏羲陵高20余米,陵前巨碑上镌“太昊伏羲之墓”。太昊伏羲氏是我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圣明帝王,他“为百王先”,居三皇之一,列五帝之首。传说伏羲氏在位114年,死后葬于陈。后人为追念他的功德,尊他为中华民族的先祖,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至三月三日,这里都举办“朝祖进香”庙会。因太昊陵是中国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庙,故有“天下第一陵”之称。

●小商桥●
小商桥位于漯河市商桥旅游区。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誉为“世界古桥梁珍品中之精品”,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商桥始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地处历代南北官道要冲,全长21.3米,宽6.45米。主孔与两侧南北腹拱间接处伸有石雕龙头。主、腹孔均为20块红拱券列成,券石通体浮雕花、兽、风、云,形象怪异。桥墩为6层石条整齐砌成,上层石条四角各雕一力士像,下蹲作扛拱状,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

●武侯祠●
武侯祠位于南阳市区的卧龙岗上,据说当年诸葛亮曾躬耕于此。整座祠分三重,中轴线建筑有石碑坊、山门、大拜殿、诸葛草庐、小虹桥、宁远楼等,两侧有读书台、诸葛井、三顾堂、古柏亭、野云庵、老龙洞、关张殿、伴月台等。此外,祠内还有碑碣300余块,匾额30余幅和大量的石雕泥塑。

●石人山●
石人山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地处伏牛山东段。主峰玉皇顶(姑嫂石)海拔2153.1米。石人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石人、将军石、千丈岩、姐妹峰、白牛城、王母轿、通天河、九曲瀑、鬼门关、南天门、报晓峰、猴子拜观音、朝圣岭、姑嫂石、金山环等景点遍布景区。

●巩义宋陵 ●
宋陵在河南省巩义市。分布于孝义、芝田、西村、回郭镇等处,有宋太祖赵匡胤等7个宋朝皇帝及赵匡胤父亲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此外,还有宗室子孙及亲王墓葬91座。陵前有大批石刻造像,集中分布在庙神门外“司马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八棱柱华表、大象、角端、瑞禽、御马、文武臣以及陵园四门的四对高大雄伟的门狮等。石刻造型逼真,神态生动,遒劲有力。

●鸡公山●
鸡公山位于河南信阳市南40多千米的大别山中,方圆约50千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主峰报晓峰海拔787米,形似鸡头;两侧有灵华山和长岭,宛如雄鸡的两翼;峰之左右两沟,酷似鸡爪。整个山形如雄鸡引颈报晓,矫健矗立于群山之中。山上主要旅游景点有报晓峰、灵华山、避暑山庄、泻红涧、活佛寺、将军石、龙潭瀑布、荷花池、云海奇观等数十处。楼、亭、台有日本式的,也有欧美型的,是理想的避暑游览之地。

●嵖岈山●
嵖岈山位于遂平县城西25千米处的大平原上,面积4平方千米,海拔417米。由蜜蜡山、南山、北山三大主峰组成。密蜡山风景秀丽,北山险峻陡峭,南山小巧玲珑,有“中原盆景”之称,传说是用王母娘娘花园里假山上的石头造的,所以显得无比峻美。山上有三皇姑楼、灵宫殿、关岳庙、纯阳宫等庙宇建筑。

●王屋山●
王屋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济源市西北30多千米处,因其形状如王者之屋,又形如王者车盖,故名王屋山。王屋山耸立于太行山脉中,海拔1700多米,这里有奇峰秀岭38座,神洞名泉26处,碧潭飞瀑8大景,洞天福地5奇观,自古以来便是揽胜之地。传说,当年愚公移山的故事便发生于此。王屋山的主要景点有:阳台宫、迎恩宫、紫微宫、天坛顶和王屋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