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最早的洋韭菜,叫QFII和RQFII,早在2003年就进入A股了。 但是这些资金
中国股票市场最早的洋韭菜,叫QFII和RQFII,早在2003年就进入A股了。
但是这些资金获得的投资额度小,需要经历的审批严,必须是非常优秀的外国投资机构才有到A股投资的资格,而且资金流动不是很方便。
所以这些资金的规模并不大,且大多喜欢投资中国的债券,分配给股票的比例极少。
在2003年到2014年,中国的股民几乎没有感受到有外国资本的存在。
为改变这一现状,中国在2014年开放了沪港通。
沪港通分为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也就是俗称的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
一个是香港资金来买A股,一个是大陆资金去买港股。
由于外资可以在香港进行自由兑换,流入流出很简单,所以通过沪股通买入A股非常的方便。
香港的GDP仅为3629亿美元,连深圳都不如,只有广东的24%,中国总GDP的2.3%。
费劲千辛万苦弄出沪股通,自然不是为了吸引一个仅有中国2.3%GDP城市的资金,而是为了以香港为中转站,吸引全球资金。
而外国资金经历多年的毒打后,已经被培养出了长期投资和稳健投资的偏好,引入这些资金可以快速扭转A股炒小炒差的风气。
所以在2014年11月10日,沪港通正式开放。
最开始的时候,沪股通的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
开放当天,外资直接把额度给买爆了!其中贵州茅台成为了外资买入的第一重仓股。
到了12月,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外资的持股比例就达到了3.1%,一举成为了贵州茅台的第二大股东,市值占了沪港通总买入额的11.1%。
过了一年时间,沪港通的3000亿买入额度就即将用尽,远超当初制度设计者的预料。
2016年,中国取消了沪港通的额度限制。
2018年,中国将沪股通的每日额度从130亿调整至520亿,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调整到420亿。
外资的买入,更方便了,于是如今持仓总金额达到了1万多亿。
2017年,外资持股贵州茅台5.87%。
2018年,外资持股贵州茅台7.96%。
2021年,外资持股贵州茅台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