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七、解题技巧和说明

2020-07-16 15:58 作者:韩老师的在线课堂  | 我要投稿

解题技巧和说明

 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O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O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4.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5.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设计实验 

(1)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7.解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

a.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b.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c.由a和b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 100%

(2)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原子质量和/化合物的质量 × 100%

(3)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某化合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 100%

(4)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和/混合物的质量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5)解题技巧 

a.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b.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更多资料尽在

【初中资料大全】

欢迎你的到来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七、解题技巧和说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