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与倾听
倾诉是什么?在文人眼中,倾诉即是忧愁时吟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得意时,大笑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千全散金还复来”;思念时,写下“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送别时,挥手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倾诉,或直抒胸臆,或含蓄婉转。而倾听,则是因倾诉而存在,又赋予倾诉意义。
倾诉是一江洪水,把生活、人生中无数的烦扰一并冲走,而倾听则是承载这江洪水的湖,这片湖大小取决于倾听者内心的容量,而洪水的浩大程度,取决于倾诉者的忧愁。因为倾诉,我们不会被一生中无数的彷徨无助与困苦所吞噬,不会因无算苦难积压在心底而抑郁成疾。不会倾诉的人,不会打开心扉“泄洪”的人,永远不可能度过风平浪静的夜晚,因为他会噩梦丛生;也不可能欣赏到夕阳西下时的落日晚霞,因为他的世界时刻云雨。有多少人因倾诉而自暴自弃呢?又有多少人因“无法”倾诉而自裁归西呢?每个人都需要有个承载心中洪水的巨湖——你的倾诉对象。倾听因倾诉而存在,正像湖水从江水中来,有倾听者,倾诉者才算真正有了依靠,有了一个抗击挫折的出口,有了让灵魂释放的钥匙。而倾听者的倾听必须建立在平等交流上、将心比心上而不是敷衍搪塞。倾诉与倾听,共同贯通并构成了人一生的情感、成长及生命价值。
在当代社会,无论是倾诉者还是倾听者,都已愈来愈少,人们习惯把心事疙瘩埋藏在心底,同时把内心封闭起来,不让任何倾诉者的话语影响自己,对于任何发自肺腑的倾诉不屑一顾,对于任何耐心的倾听者嗤之以鼻,这是社会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究其原因是当今社会上绝大部人都已被繁重的学业及工作压垮,我们的内心都已被生活的快节奏麻木。我们似乎失去了倾诉的勇气和胆量,似乎时刻恪守着“交或言深非君子”“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准则,似乎宁愿自我封闭、宁愿独自饱经苦难、宁愿自我放逐,但这些都是假象,我们不过以名言为借口,遮掩自己 不想倾诉的事实。更严重的是,我们甚至没有耐心和时间倾听他人倾诉。当他人寻找着倾听者时,我们却以“忙”“没时间”等词拒绝,我们开始倾听,却每因意见不合而和倾诉者大吵一架,给予倾诉者更大的痛苦。我们宁愿故步自封,宁愿与友人绝交, 也不愿打开我们内心湖的阀门,让他人的痛苦忧愁可以排解。我们都忽视了倾听与倾诉的重要性,没有湖的江发洪,没有江的湖会干涸,结果显而易见。
我们现在急需做的,是打开心灵的阀门与天窗,学会倾诉,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就要避免自己长时间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学会面对生活中、现实中他人的灼热目光,找回自己勇敢、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学会在学习和工作中找空间、寻净土,时刻保持阳光向上。而学会倾听,就要时刻谨记“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拾回自己宽容、友善的人格,给予他人倾诉的自由和权利。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桥梁,不光是情感,还有倾诉与倾听。我们倾诉,倾诉一天的忧愁、伤感、烦扰,倾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波涛;我们倾听,与他人的心灵间架起彩虹,将他人的倾诉化为两人间的感动,把他人心头的一切情感转化为植根在心田的葱葱鲜花和万竿碧竹。这或许是倾诉与倾听的意义。
倾诉心灵,倾听心声,此之谓人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