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生的智慧》 笔记1

2022-03-21 15:36 作者:懐かしさ  | 我要投稿

◆ 第一章 人生的分类 


>> 当有人讲述有趣的遭遇时,人们都带着羡慕的心情去聆听,心里想着,要是自己也能经历就好了。他们忽略了一点:他们最应该羡慕的,应该是讲述者对于事件的理解,这种天赋让他把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赋予讲述的内容感染力。 


 >> 一个悲观的人遇到一件不好的事情时会感觉到悲惨,而一个乐观的人会把它当作一支小插曲,性格平淡的人则更是毫不在意。 


>> 这些都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所有构成我们的遭遇的成分,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彼此联系、缺一不可的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两者就如同水中的氢与氧一样。 


 >> 在所有的幸福中,健康所带来的幸福要胜过其他任何幸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所拥有的幸福要比一位疾病缠身的国王多得多。


 >> 一副健康的体魄造就的性情平静安宁、自身感受愉悦、头脑清醒、思想活跃、洞明世事、心性纯良,都是出身和财富无法弥补和代替的。 


 >> 换成一个蠢笨的人,即使整天沉浸在聚会、看戏、旅游等世俗的消遣中,也无法逃离烦恼;即使沦落至贫困的境地,性格良好、温和理智的人也能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即使腰缠万贯,性情贪婪、善妒又不知足的人也会痛苦不堪。 


 >>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说:“很多人认为象牙、大理石等物品是必不可少的,但至少我不会因为没有这些东西而烦恼。” 


>> 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像蚂蚁一样整天劳碌,追名逐利。他们的意识一片空白,对财富之外的事物漠不关心。他们无法企及人生更高一级的精神世界的快乐,只能在短暂的感官享受中沉迷片刻,却不得不为之付出高额的代价。 


 >> 这种人的人生看起来好像很严肃、充实,实际上却愚蠢至极,和其他愚昧地虚度年华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 至于第三项,相比于第二项来说,是虚化的东西,只存在于别人的评价中。 



 ◆ 第二章 人的自身 


>> 我们宁愿咬牙忍受来自外界的厄运,也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本性导致的不幸 


 >> 人自身的美好品性和素质,例如高尚的品格、精明的头脑、乐观的心境、愉悦的精神、健壮的体格,是幸福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更注重促进和保护这项使人生幸福的内容,而不是对外部的功名利禄汲汲营营。在前面所讲的这些内在的要素中,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幸福感的就是“愉悦的精神”,这种美好的品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幸运总是会伴随着快乐的人,因为他总会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理由。 


>> 怎样去判断他是否幸福?你只需要问问他是不是感到轻松愉快。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背部挺直还是驼背,腰缠万贯还是穷困潦倒,都不会对他的幸福产生影响。总之,他就是幸福的。 


 >> 当愉快的心情来敲门的时候,请你敞开心扉,把它迎进来。 


>> 现在的我们,就只是生与死这两个永恒之间极小的存在,我们应该把持续并促进这种快乐作为寻求幸福的最高目标。


◆ 幸福有赖于身体健康 


>> 财富对于促进心情愉悦收效甚微,而健康却能发挥主力作用。 


 >> 避免过度放纵和情绪动荡,也不要长期抑制自己和过度紧张,要经常进行户外运动,冷水洗浴并且饮食规律、卫生。 


>> 人是否幸福取决于人的精神面貌的好坏,精神面貌的好坏又跟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关联。如果要证明这一点,我们只需要比较一下在同样的外界环境和事件之中身体健壮的我们和缠绵于病榻的我们的心情和感受就可以了。 


 >> 决定我们幸福还是不幸福的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理解。 


 >> 人们见面寒暄的首选就是询问对方的健康状况,祝福彼此身康体泰。可见健康确实是影响人类幸福的头等大事。只有那些最愚蠢的人才会舍弃健康来获取例如财富、职位、知识、美名或者感官上的欢愉等其他的幸福。 


 >> 郁闷程度取决于天生的体质,取决于一个人的敏感度和他的身体以及生命活动的关系是否正常。超级敏感会导致精神失衡、周期性的纵情或者难以摆脱的忧郁。 


 >> 每件事情的结果都有好和坏两种可能,总是郁郁寡欢的人会为坏结果的可能性辗转反侧、苦恼不已,就算证实了结果是好的,他们也没有办法快乐起来。相反,性格乐观的人从不会为坏结果的可能性忧虑不已,如果结果是好的,他们的快乐会加倍。 


 >> 有的人在十次的奋斗中成功了九次,却还是不开心,一直在为那失败的一次懊恼,而有的人只成功了一次,却能为了这一次成功感到满满的安慰和幸福。 


《人生的智慧》 笔记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