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丑》中的生理维度
业界著名的戏剧大师拉约什·艾格里编剧理论中最重要的是人物三维度:即生理维度,社会维度,心理维度。心理维度是前两个维度的产物。一般来说,电影中的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是受到高度重视的,多数电影这方面做得都不错,但生理维度却相对被忽视,原因复杂。那么,看看电影《小丑》中是怎样刻画人物的生理维度吧。
小丑本来的相貌是温和的,还有两个酒窝,显得腼腆憨厚。他身材虽然不矮,但非常瘦弱,瘦弱到被十五六岁的孩子抢走广告牌,追也追不上,最后还被殴打;在三个华尔街渣男欺负他时,连一丝的还手能力都没有,踹出去的一脚是软绵绵的,被对方轻易抓住,只能掏枪自卫。最绝的是,演员在换衣服时,身体瘦的皮包骨,左肩胛骨还有些畸形,这部电影的化妆术实在是到位。小丑平时总是缩在一角,体现了内心的惶恐感,他的双腿也总是不停地抖动且患有笑个不停的疾病。这一切的生理因素,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印象深刻。在杀过人之后,他的和善没有了,代之以凶恶嘲讽的目光,生理上带给他心灵的创伤转化为对社会的仇恨,真正的所谓相由心生。
生理维度其实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巨大,甚至超过社会维度。一个高大英俊的猛男和一个油腻中年猥琐男走在街上的心理态势绝对不可能一样,一个身体畸形的人心理行为也一定和正常人不一样,为什么在电影中这一点常常被忽视呢?《小丑》是一部超级伟大的电影,就人物塑造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任何遗漏。
《小丑》的电影语言真的非常独特,摄影(包括灯光)、美术超级棒,每一帧画面都是绝佳的视觉艺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