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原冥途战争》— 对严肃生活的嘲讽与反抗

《秋叶原冥途战争》完结撒花!

本作在刚开播第一集的时候,凭借着其让人意想不到的展开,以及那段极为魔性的枪击wota艺,让它成为了本季度开播之时的一匹黑马,让人不禁期待它后续还会整怎样的花活。但12集看下来之后,虽然在我这本作依旧能够称得上“有趣”二字,不过却也不得不说它无论是在整活的力度上,还是在它后半逐渐开展起来的主线推进上,确实都差点意思;而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本作后续的风评也随之滑落。
我的这篇专栏,会优先聊一下我觉得本作有意思的理由,然后再讲一讲为什么即便如此,它在我这最终也还是会差点意思。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哦!

本作的核心设定,亦即它将女仆文化(又或者说宅文化)与黑道文化给结合起来的这点,绝对算得上是本作最精髓的一个设计了。
这样的结合,它首先是一个大家没怎么想过的创意,所以单是这样的设计,就已经不太能让人猜到它后续具体会怎么搞了;而我相信这也是它初期之所以会吸引观众的理由。
但对我来说,这个设计的有趣,其实也不只是因为一时的新鲜,而是在于它其中所孕育出来的反差,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一丝讽刺与自嘲的意味。

一方面,它借由我们相对比较熟知的宅文化与女仆文化,去重新解构了黑道文化。特别是它将其中很多的黑话,很多严肃且残酷的的元素,用女仆与宅这类非常“软”的、轻松的、泛娱乐化的要素去重新诠释之后,它首先就会因为这样的反差,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只是,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喜剧效果,在我这它甚至还引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诠释,那就是借由这样一个宅文化的视角去提出一个质疑,亦即:为什么要以黑道这样一个如此严肃的态度,去生活呢?
而如果我们将所谓的宅文化看作是一个“年轻”的视角,黑道文化比作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视角的时候,它所带来的意味就更加有意思了。因为借由这样的比喻,它其实背后所隐藏的论述,有可能就是在借用这样一个文化背后的年代代沟,去进行一种具有反抗意味的表达。
毕竟即便“黑道”无法被直接视作为正常人的生活,但是黑道文化背后时常提倡的那种,为了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理念,确实也和当下成人社会这种逐利的、利益至上的理念相契合。所以,当作品借着年轻视角底下的宅文化与女仆文化所讽刺与解构的,就未必只是黑道文化本身了;而是可以扩大到对于当下这整个过于焦虑的、过于追逐利益的社会的一层反问与反抗。

另一方面,作品其实也反过来利用黑道文化,去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相对熟悉的宅文化与女仆文化。尤其在我们当下这个,即便是小圈子,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冲突与争吵的现状,当我们看到本作将这些同样不算大事的争论与议题,上升到黑道这个层次的冲突的时候,它就借由这样一个如此夸张化的方式,去让我们意识到这些争论的荒谬与无意义,进而达至一种讽刺的、自嘲的效果。
当然,我也不能否认说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就是他们最看重的、最珍视的事物,所以为了这些而去和他人进行争论,我们也很难去对其说三道四;但问题在于,可这其中的不少人可能也没想清楚自己究竟在追求什么,所以当本作将这一切给夸张化与戏谑化了之后,或许我们就比较能够跳脱出来,去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自己、以及我们所热爱的这个文化与圈子。

不过虽然我上面说了那么多,作品实际上真的有进行到我所说的这些表达吗?
答案是否定的。
毕竟十二集看下来之后,除去个别的几集可能比较有讽刺的意味之外,其他大多数时候,作品更多只是用这样的设定结合来玩梗;也因此,当我们这些观众在已经图过本作开头的新鲜与乐趣之后,它后续所能够带来的体验,确实是随着故事的推进而逐渐回落的。尤其,当作品在中后期选择去开展一个相对连贯的主线剧情之后、当它因此变得更侧重于严肃性而非娱乐性与戏谑性之后,它其实就失去了我前面所说的那些表达的可能性。
换言之,虽然就我个人来说,这样的设定结合有着更具有高度的潜力,甚至在作品的中后期,对我来说它也还是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甚至是足以切题的表达在;但是,这些大多也只能算作是我个人的意淫,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本作确实就是随着这样叙事上的转变,而变得愈发无趣与无聊的。

但就算是这样的叙事转变,其实要做得不难看也不是没有案例的;毕竟本作这样的叙事结构,其实和今年四月的《Estab Life》多少是有点异曲同工之妙的。它们都是在前半段各种整活,后半段开始走主线与正剧,来作为它们的故事构成。
虽然我当时在我的专栏也质疑过该作这样的构成模式,也是因为这样我当时并没有予以该作特别高的评价;但我在当时的文章里也说了该作这样的剧情构成我相对能够接受,具体可以参考我当时所撰写的专栏:

而本作在有着相似的故事构成下,它实际上所带给我的体验还是要逊色于该作的;那本作具体来说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给出两个可能的答案:一个,是本作缺乏一个良好的过渡阶段;而另一个,则是本作的这些故事,其实并没有紧扣一个特别固定的主题去展开。

我们先来聊前者。
当时《Estab Life》在正式步入主线故事之前,其实花费了不少篇幅,去描写几个主角的想法、互动与过去;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有着这样的剧情作为缓冲与铺垫之后,作品基调上的转变,才不会显得过于巨大与生硬,进而让最后那相对严肃的主线剧情,得以更好地被观众所接纳。
然而,本作其实是极欠缺这样的铺垫与缓冲的,这就使得它的表故事虽然过度到了相对严肃的故事剧情,但是身为观众的我们,情绪却几乎没有跟上。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依旧会将我们的目光,注视在作品究竟有没有整活、有没有带来新的创意、有没有再玩一点新花样的这个层面上。然而,当作品选择走主线故事、选择了一个相对严肃的基调之后,它就算有这个意图去玩一些梗,这些梗所能带来的乐趣,也会因为基调的变化与叙事篇幅的压榨,而变得没有前期那般纯粹。
另一方面,作品中后段虽然开始步入主线,但是它在集与集之间的连贯性依旧做得很差。也因此,即便我们就是想看它的主线故事,即便我们还是能够从中看出某些冲突与主要角色的成长正在酝酿与发生;但在这样一个割裂的叙事条件下,它的这个主线所能够带来的沉浸感与体验,自然也就很难做得很好了。

当然,就我个人来说,我因为确实没对它的主线抱有怎样的期待,所以这方面的问题其实在我这里的影响还不算巨大。
只是,即便叙事层面不说,作品后续的这条主线故事,撇开最后一集,有稍微回应到我前面所提及的那层表达之外,其余的部分感觉也就只是一个单纯且简劣版的黑帮故事,主打的也就只是常规的黑帮冲突、兄弟情(姐妹情)、利益纠葛等层面;而老实说,如果叙事的重心放在这样的一条故事线的话,那么确实就没有特别大的必要,去引入我最一开始所说的那个,黑帮文化与女仆文化之间的结合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比《Estab Life》,该作即便到了最后的主线故事,虽然它的故事基调与前期的单元整活已经大不相同,但其核心表达,依旧紧扣着“逃跑”这个议题去进行讲述的。反观本作,它即便在最后一集有再一次的触碰到我所提及的这个主题;但是,它中后期大部分的故事还是过多地往黑帮故事上倾斜,浪费了能够深挖这个主题、又或是能够写一个足以让人共情的严肃故事的机会(详见ps1)。
也因此,我自己觉得本作还是挺可惜的。它并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设定所能够触及到的表达,但它就是没有借由一个好的叙事,又或者说不够贯彻到底的叙事方式,去将这层表达给带出来。

总的来说,本作属于是一部,有着足够有意思的点子与创意,但是却没有将这些概念发挥好的作品。同时,作品中后段选择走一个相对严肃的叙事路线,就整体来看也算得上是一个败笔;毕竟它一没有足够好的铺垫与转折,二没有始终都紧扣一个主题、更没有围绕着它的核心设定去进行发挥,这就使得无论是叙事上还是表达上,本作的中后期都沦落到了一个相当无趣且平庸的境地。
只是,至少在我这里,本作前期依旧有着相当有意思的单元回;而就算到了后期,即便因为基调与篇幅上的压榨,导致作品后续的一些玩梗变得不够有意思,但我也还是能脑补出一些有趣的东西出来。
所以,虽然这大抵算得上是我个人的意淫,但我也依旧觉得本作还算是带给了我不少的乐趣、启发、与思考的。也因此,即便我不会将本作推荐给一般的观众,它也依旧能在我这取得一个不算太低的评价。
简单评分:8.3/10
ps1:对于本作最后的主线故事,我认为有两种改进的方式。一个,是阉割掉前期所有的戏谑部分,整体都使用一个非常严肃的方式去呈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品势必就需要去专注在几个主角的内心想法上,尤其是女主奈古美,去详细地讲述这样一个憧憬着“萌”文化的她,是如何在梦碎、到再次筑梦的这整个过程中生存下来,并如何借由这段经历思考出足以影响未来的想法与理念的。而这样的做法,也能够以一个更扎实的笔触,去带出我文章里所提到的表达,亦即对以黑帮文化为代表的严肃与现实的一种反抗。另一个,则是将中后期那段又臭又长的黑帮主线故事给更进一步地进行阉割,并填充更多更有反讽意味的单集出来;这样一来,作品就至少能够因为整体的单元剧叙事,以及大体上更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基底,而将它的表达给带出来。作品现阶段就是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地方,才会让它最后的这几集很难被大多数观众所接受。
ps2:当然就算是当前的这段主线故事,其中也有一些我觉得可能也是作品想要讽刺,但确实是比较牵强的地方。像是棒球回,女主那近乎魔怔的想要追逐和平的状态,我认为多少就是有点刻意为之的,就是想要体现这种尚未经过思考的“善”,是有多么的令人厌烦;特别是如果我们将其与最后一集后半段的女主的状态做比较的话,是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异的。
ps3: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