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小评——诚哥我爱死你了啊

注意:以下内容全是笔者的主观臆断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如果你信了,那我赚了,你亏了。

我看完电影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有《你的名字》吊。”
但随后我又立马觉得无所谓。
其中的原因,既有对诚哥故事的低期待;也有我清楚的目的。
我就是想看诚哥的画面和他所构建的都市生活。
要从剧情,结构来分析天气之子差在哪儿,好在哪儿。比我强、比我专业的人大有人在。
我本来也想着正经分析一波。
但写到一半我突然发现,没必要啊!我为啥要做这种半吊子外行人的事啊,我简单轻松地写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不行吗?
于是,我这才又重新写了一遍影评。

整体评价
我称不上是诚哥的粉丝,但他担任监督的电影我也看了十七八九。
老实说,秒五时候的诚哥,我真没啥感觉。
只有一个“矫情的青春文艺男”的印象。
而随后的言叶之庭,让我感觉到了点不一样。
虽然故事本身有点小伤感,但画面上,雨中的城市变得有了活力,变得有些小清新,变得有些欢脱了比起之前那种压抑的悲伤要更具有生命力。
这个时候开始,我才正式关注诚哥了。
而之后的几个动画广告,让我觉得“嗯,好像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也不错诶。”
这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的期待感,在《你的名字》上映后爆发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也确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傻乎乎的去刷四次《你的名字》。
但我能清楚的是,每一次看《你的名字》我都特别的开心。好像模糊之中,诚哥抓住了我想要看的是什么。
而这次《天气之子》,我懵懵懂懂地明白了自己想看的是啥了。

确实,从剧情来看,天气之子不如你的名字。
只是刚刚好讲完整了一个故事,很多背景设定都没交代清楚,就连最后的结局也是个半吊子。
但是,这雨中的城市,放晴的城市,不同气候下展现出来的城市美的那一面,以及每一次放晴时那耀眼的阳光洒下大地的美景实在是让我无法拒绝。
此外诚哥的商业技法也相当的娴熟了:欢快的BGM+上一连串的生活短镜头,简短台词+跳跃式的切换镜头,两者都在维持着高的信息密度,虽然太过频繁地使用让人觉得稍稍有些急促,但能够让观众一直保持着注意力的集中。在剧情展开之前的时间段,保证影片的小高潮。
我最喜欢影片里的两段内容:一段是帆高借住在须贺圭介和他侄女夏美的小编辑社里,另一段是和阳菜与她弟弟一起开展晴女活动打工赚钱。
因生活所迫之下,促使人主动与他人构建关系,并一起度过那短暂而快乐的时光,这种生活片段是我特别喜欢看到的。
因为生长在城市里,所以我能感受到城市繁华与热闹的一面;也能感受到它陌生与冰冷的一面。所以在一个偌大的冰冷城市里,几个毫无关系的人能够凑在一起生活且能够创造一段短暂又快乐的时光。所以对于这种生活,我是无比的向往。
而我之所以对诚哥的电影如此来点。大概也是因为,诚哥抓住了在这个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下,我这个都市人的内心渴求。
《你的名字》是依靠着手机完成关系构建与发展,《天气之子》是依靠着背井离乡和生活独立完成关系构建与发展。
这两者都俨然符合都市人的部分经历。所以至少对于我而言,诚哥是成功抓住了我的眼球。

人物小评
我觉得作为人设总监的田中将贺把阳菜和帆高弄得太过“幼齿”。但是剧中从他们在成年人看来鲁莽和幼稚的行为,又确实符合“幼齿”这点。

主角森岛帆高,是本剧的剧情发动机。捡到手枪,对人开枪,阳菜变水。好几个关键剧情点,甚至说是剧情的走向都是因为他而改变。
从行为来看,这孩子实在是有够鲁莽和草率,甚至有些幼稚和自私。但这些让人不快的特点正好是处在这个时期的少年们的通病。
而处在青春期如此自我的少年在面对复杂世界和追求合理性的成人时,便会产生叛逆。
这份叛逆的源头便是那份不妥协。
在三个孩子中间,帆高虽然是最年长的一个,但他确实最孩子气最叛逆的一个。
为了躲开家庭环境的压抑而孤身一人来到东京,为了反抗暴力而朝对方开枪,为了躲避威胁而不顾后果地选择逃跑。
这些行为只能用幼稚和不成熟来形容,但正是因为少年,正是因为处在叛逆期,所以他才能迈出成人不敢迈出的那一步,他才能作出自己最想要的选择。
并不是说帆高一无是处,除开作为青春期少年的不成熟外,帆高也表现出青春期少年的纯真和善良,在开枪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危害,为自己错误的行为及时认错和反省,面对情感上的问题时常会面红耳赤。
更重要的是,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高高扬起的帆船,虽然不太成熟,但他却有着清晰的目标。也因为这一点,所以他才能带动周围的人。

女主天野阳菜,她是一个已经步入成人世界的少女。
虽然只有15岁,但她表现出来的已经是如同大人般的成熟和长姐般宽容:为了抚养弟弟,选择向成人世界妥协;懂得生命的贵重;不滥用能力;给予少年过失行为的愤怒和宽恕;懂得和理解并妥协于力量所带来的代价。
但另一面,阳菜还是有着青春期少女和其叛逆的一面:不愿意接受亲人分离的社会抚养;在情感话题上的面红耳赤;会对情色不擅长应付。
因为这份过早的成熟,阳菜不得不背负上不属于她的责任。成为晴女,接受人们的期望。虽然这让她找到了自己除生活以外存在的意义,但同时也让她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还是少女的她,我们没有资格要求她为了众人献上自己,但她却能察觉到众人的期望。这份迷茫在妥协与叛逆之间的犹豫,更加展现了阳菜的懂事与乖巧,也更叫人心疼。
阳菜作为小大人的一面十分吸引我,而她少女的一面我也觉得非常可爱;最后当长成高中生阳菜站在我面前时,成熟与少女这两面在那一刻统一了。

阳菜的弟弟凪,是一个很现代的孩子。
还是小学生的凪,在感情问题和人际关系上比帆高成熟的太多了。对于如何讨女孩子喜欢也是轻车熟路。而在面对姐姐阳菜和陌生人帆高之间的关系,凪也看得很清楚,其行为举止也很合时宜,懂得在什么时候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份早熟,是快速成长的城市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侧面体现。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凪,其成熟的速度远远超过在乡下上学的帆高。
同时,这份与年纪不符的成熟,也构成了凪的戏份里的主要笑点。
当看见凪为了救回自己的姐姐哭着扑向警察先生时,我才感叹总算看见他小孩子的一面了。

成人世界的合理性欲少年世界的叛逆性

“如果只牺牲一个人就能使异常的天气恢复正常,那我举双手赞成。”
这是帆高在东京借住的老板同是也是小编辑的须贺圭介的台词。
暂且不管提出的这个问题能否立足,须贺圭介作为成人早已经失去了质问世界的力量了,光是为了生存就已经精疲力尽。而与此同时,更让他关心的是如何把女儿接回来这件事。我们不能批判他作为上司和成年人没有给予帆高援助。借用他的另一句台词“人一旦长大,心里对事情的顺序就已经固定了。”
在须贺圭介的心里,女儿大过天。所以,对于能让女儿回来的一切行为,他都本能的赞成。

而另一方面,同样是成人,但还比较年轻的侄女夏美。虽然不喜欢自己叔叔这种不正义的行为,但她也还是作出了和叔叔一样的选择——将祭品一事告诉阳菜。看上去是将真相告诉阳菜,实际上不过是将抉择的痛苦转移到了成熟又幼稚的可怜的阳菜身上。
接受抉择自己命运的阳菜,一边是众人的期待,一边是对生活的依恋。最终她选择听从一直带着她前进的帆高的心愿——实现众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晴女。
随后立刻知道真相的帆高意识到自己这句无心的话隐约决定了阳菜的命运。
可是,帆高的叛逆让他不愿向这个成人的世界妥协,带着少年特有的叛逆气息。帆高又一次干出疯狂的事儿了——从派出所逃出去;在铁路上违规跑步;非法持有手枪,还原来威胁人。
这些出格的事儿,让帆高扬名了——在东京被通缉的高中生。不过也侧面反应了东京的警察有多废物(笑)。
话说回来,帆高一开始从追逐晴天到被阳菜深深的吸引,最后为了心爱的人选择向整个世界叛逆。
这份为爱而动的最纯质不计后果的少年感情,正是我所期待和喜欢的。也是因为被这份最纯质的感情所打动,回想起自己亡妻的须贺圭介才会奋不顾身的阻止警察,重新燃起动力的夏美才会和警察玩飙车。
阳菜才会果断地跳出去握紧帆高的手。


让阳菜成为晴女的是帆高,让东京下了三年雨的也是帆高。
虽然须贺圭介说“这是世界没有疯狂到因为两个孩子而改变”,但事实是,世界的确将力量交给了他们。须贺圭介的那套说辞,对于帆高而言不过是在推卸责任。
这个世界很疯狂,疯狂到把强大的力量不由分说的强加在一个孩子身上,疯狂到要从一个孩子身上索取代价。面对如此疯狂的世界,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听之任之?还是妥协承认?亦或者是...掀桌子不干了。
帆高所做的就是,你疯狂是吧,那我也一起疯。大不了一起拉垮,一起比烂。总之,我就是不会把我喜欢的人拿去给你当祭品。
看上去,是不是有点没有大局观,有些不讲道理。
不过,世界要将力量如同儿戏一般地寄放在一个孩子身上,本来就如同儿戏。
而这一点,是我觉得诚哥对世界系作品的一次解构。
什么世界存亡取决于你,什么两难的选择。老子就要活在当下,老子就要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世界会因为一个人而毁灭,那就只能说明这个世界不配活着。
总之,既然世界这么脆弱,那我先好好和喜欢的人一起过一段悠哉快乐的日子先。这样就算死了也是稳赚不赔的。
好像也一直符合世界系作品的基调。

结语
写到这里,基本上已是接近尾声,我对天气之子的主观臆测和评价也差不多了。
总而言之,我喜欢看天气之子。它就是我喜欢的电影之一。
再说些题外话,我始终觉得诚哥要搞个“新海诚宇宙”。《你的名字》有《言叶之庭》的人物彩蛋;《天气之子》有《你的名字》的人物彩蛋。加上还没有解决东京被淹的情况,以及剧本之前提到的晴女和雨女。
没有意外的话,下部电影应该是和雨女有关。只是,名字不知道是叫《天气之子2》还是新的电影。
最后,让我们在欣赏《天气之子》的主题曲之下一起期待诚哥下部电影吧。

PS: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点赞,投币,收藏,转发支持。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