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时造出1座岛,中国天鲲号令西方叹服,因太厉害被禁止出口

在中国有这样一种船舶,它不携带武器,却让周边很多国家忌惮,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让很多国家垂涎,它是一种战略级船舶,号称是能改变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地图编辑器”,这就是绞吸船,俗称挖泥船,自从在国内诞生后因为太厉害就被规定禁止出口,而如今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天鲲号性能令西方叹服,1小时可造出1座岛,天鲲号挖泥船是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船,每小时可挖泥6000立方米。

无论是填海、疏浚还是造岛,都离不开挖泥船,中国接触这种船型的时间不算太晚,在1966年国家就曾进口了一艘来自荷兰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但是因为这项技术被西方垄断,所以当时为了进口花掉了“4万吨黄金”,但是从这艘船进入中国后,中国挖泥船技术开始崛起,从引进技术,消化技术,到自主创新再到完全独立研发,通过几十年的技术探索和积累,在2006年终于研发出国产“天狮”号挖泥船。

截至2006年为止,国内陆续建造了200多艘挖泥船,完全打破了技术壁垒,随后在2008年,在天狮号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又研发出亚洲第一,世界前三的“天鲸”号挖泥船,这是一艘挖掘深度可达30米,每小时可挖掘5000立方米岩石、珊瑚和泥土的造岛神器,而2019年投入使用的“天鲲”号挖泥船,则是代表中国挖泥船最高技术水准的船舶,这艘挖泥船的性能数据打破以往所有同类船型。
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可以挖掘6.5米到35米深的海底泥土,装备了总功率25843千瓦的发动机,可以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能挖出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的泥土,这艘船舶是中国708研究所设计,由上海振华集团建造的新一代“地图编辑器”,配备了直径3.25米,高2.5米的绞刀,通过四种绞力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岩石、淤泥、珊瑚礁进行挖泥作业,可以将泥土通过管道输送到15公里外的地方。

天鲲号挖泥船可以实现无人操作自动挖泥,大大降低了人工效率对填海造岛工程进度的影响,依靠这艘造陆神器,可以在需要开采天然气、石油、可燃冰等能源的区域,通过建造岛屿、建设能源开采基地的方式,提高海上能源的开采效率,使得中国能源开采真正实现从陆地走向海洋,在海上建造岛屿开采能源,可以增加开采设备的数量,可以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环境,还能通过建造岛屿的方式宣布主权。
通过建造人工岛屿,可以在海上建造大型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座通过建造人工岛修筑的海上机场,是一座4F国际机场,不但可以起降所有民航客机,还能满足军用飞机的起降,在和平时期可以用于商业化,在特殊时期可以担负起军机起降的特殊使命,因此天鲲号挖泥船,作为既能在能源开采起到作用,又能在国防军事起到重要作用的工程类船舶,是断然不可以出口到国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