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没看懂,全场百十号人!就最后哪吒出来的时候,有点笑声
截止到10月1号晚间的20时,《姜子牙》的票房成绩是3.4亿,稳居排行榜的第一。

但是很多人认为此次的姜子牙,并不值得这个票房好成绩,全是吃了《哪吒》的口碑与热度余晖。
是呀,当我们去电影院看《姜子牙》的时候,有一半的人带着孩子去的,还有部分是十几岁的学生。可见大部分家长就是为了孩子开心,而选择了这部电影。

但是在放映的过程中,有的小孩开始哭闹了,觉得很是不好看,没有《哪吒》好看,哪吒能看懂,因为它搞笑,但《姜子牙》一点看不懂,老问什么时候放完,他哭着要回家。
大人却叹了一口气:
大家都以为这是动画片,以为这个动画片就是“之前那个”动画片吧。却没想到是偏向青年人的主题。大人看就很值得深思,隐晦地表达了现实中,某方面的精神枷锁。但是我们的初衷主要是带小孩子去看,结果她觉得不好看。

甚至后排的一个孩子一直在追问他爸爸,哪吒呢?哪吒去哪了?怎么还没有出来,最后为了让孩子不再吵闹,孩子他爸就忽悠他说,小狐狸是哪吒变的。
我们听后都笑出了声,这单纯可爱的孩子却相信了,最后结尾的时候,看到了哪吒,还特开心地说它变回哪吒了。
所以在影座上的全场百十号人,大部分没看懂《姜子牙》,就最后哪吒出来的时候,有点笑声。
如果你说在这样的环境里,观众不是冲着《哪吒》的口碑去的,你能相信?

以前 《哪吒》出来的后一天,网络上最为热门的话题是,咱们去二刷或者五六刷,现在却是在讨论《姜子牙》好不好看的问题。
所以,观众的评价就两极分化了,踩一脚的人说,这部电影完全比不上哪吒归来,它的主题并不鲜明。它的情节设计也不精妙,感觉这是编导被“迷雾”蒙了心。
但是捧的人,却读出了境界,认为自己是看出来了,只不过是看出来了姜子牙身上有自己不如意的影子罢了。

或许,以一种客观的角度来说,《姜子牙》能看懂,也是一部好电影,它想给一定年龄阶段的人,传递一种深意。但是以现实的角度出发,吸引不了观众,因为他们去电影院是为了看个开心,不是去寻求真理与感悟的。
而且,有个问题一直被大家诟病,先前预告里有不少的彩蛋,把人们的期待值提高了,如今却会有一种类似“上当”的错觉,所以部分的人才会觉得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