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 2018年2月 黄雯:看《歌手》,谈新声代“怪才”华晨宇的音乐成功密码

黄雯2018-02-03
前言:
视听年代的今天,谁把音乐做得越有仪式感,有代入感,有层次感,有力量感,有尊重感,谁就独占鳌头。

关注华晨宇有好几年了,13年他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比赛时,我就写过有关他的文章《黄雯:华晨宇,这个小孩》(文末)。记得当时在海选时,就发现这个小孩儿太不同了,在一群人里显得极为突兀。平时看着呆呆傻傻的,一开口唱,立马就让人跪了。
他是那类非常小众歌手气质的人,虽然长了张娃娃脸,符合大众审美喜好,可是他的音乐却并不属于大众审美范畴里的,他的歌旋律线写的都非常优美而高端,能看得出来他是经过专业训练过的,同时拥有非常国际化的音乐素养。另外他又是一位极懂得用音乐表达情绪的歌者,从根上就是受过正统训练的(或者天生如此,我们形容为天才)。
你听他唱歌,你会发现歌词并不重要,旋律优美的走势,起伏跌宕的情绪铺垫,曲调大声小声自由转换,层次分明的声场叠加,每首歌宛如听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他不是用语言去表达,而是用各种曲调的情绪去表达。由于他个人歌唱技术的基本功非常优(唱功一流,音域宽广,咽音,滑腔,真假声转换自如,流行乐坛这种唱将是很少有的),再加上艺术者特有的敏感脆弱,感情丰富。将这些个人感情逐渐渗透进这些硬件技术中,形成了一种属于他个人特色的音乐风格。传统与另类,学院派与非学院派,通俗与古典,乐器与人声统统在属于他个人自由的世界中,游刃有余的行走。你刚给他一个准确的定位,他就滑溜溜的逃向了别处,真正的艺术家实际上是非常讨厌别人给他定位的。

他上了这季《歌手》,一首《齐天》让大众、包括许多业内人士感觉到惊艳。在我看这很正常,在前些年他正式出道之前,我就预言过,此人是个音乐天才,将来一定会是华语乐坛年轻一代里的领军人物。其后他不断参加各类音乐类节目,也证明了他出色的创作能力以及改编能力。这是个天资非常聪明的小孩儿,早年学院派的生涯并没有泯灭掉他的天性,相反在音乐基本功的锤炼上,让他的表现力炉火纯青。
更让人惊喜的是,除了出色的歌唱能力之外,他作曲能力也是让人惊艳。早期听他的音乐,你都能听出一些模仿的痕迹,比如英国摇滚乐队Radiohead、muse等一系列英伦风格特征。后期他的作品中又逐渐杂糅了各种风格,有抒情,有摇滚,有说唱,有古典乐式里的复调音乐。无论他如何杂糅这些音乐元素和技巧,最终都为高度完成一个作品而服务,并且完成度非常高。这个小孩儿身上有一种奇特的天资,那就是他能把一种较为高深的音乐理念通俗化的表现能力,俗称“接地气”。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同时与他美少年的外表相结合,形成了极为庞大而狂热的粉丝群体。这种情况,在以往流行乐坛里是不多见的,他是第一人。
其实他的天资是在音律的表达,而不是作词。他可能都不会作词,对音律的敏感度超高的孩子,一段哭喊声,吵闹声,他都能赋予出音乐的美感来,这就是天才。这个时候硬着头皮往里面填词,就显得low了。这也是他的很多歌,我是不喜欢里面的词的,也不知道都找了些什么伪小资们填的词,那些词是配不上这样的音乐审美和音乐格局的,当然为了接地气,作品不能完成一半,总得需要填词人让它落地,这是商业上的策划,在此,我也能理解,当然许多喜欢华氏音乐的众多粉丝,我相信他们不是看什么歌词,纯粹是音乐本身所带来的美感和演绎方式的独特,而享受其中。从这一点来看,华晨宇把音乐最本质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传达给了听众,修正了这多年以来华语乐坛只看重词,而忽略了音乐性的问题。这是一件非常牛逼的事情,无论从现象级别,还是个人的音乐审美上来说,他都比同代人,甚至比上一代歌者都要高明。那就是我玩儿音乐性很强的音乐,照样拥有众多的歌迷。

看了几季《歌手》,给我一种感觉,许多老前辈音乐人,在音乐理念和时代前瞻性上,还是缺乏更迭意识。汪峰在这次的表现也是不错的,但同样是作为学院派出身的一员,他的音乐格局,并没有突破,也就是让我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外。大多数人在名与利中浮沉,而忘了雄心壮志,那就是不被世俗成功所羁绊,不断打破自我局限,触摸音乐的边界,形成属于完全自我体系的庞大的音乐帝国,没有这种霸气,你是走不远的。
而作为新生代的音乐人华晨宇,他是有这个野心,尽管在雏形阶段,他已经拥有了千万粉丝,但我相信他不会仅仅满足于此。这个从来不混江湖,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运气对他不薄,成功来的比较早。视听年代的今天,谁把音乐做得越有仪式感,有代入感,有层次感,有力量感,有尊重感,谁就独占鳌头。我希望华语乐坛里能多一些真正拥有天资的人。
附
华晨宇 2015年7月 黄雯:华晨宇这个小孩(音乐本能、特殊性、主流和另类)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855867
华晨宇 2018年3月 黄雯:华晨宇的音乐革命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29478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