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 日译版(新三国电视剧)品鉴【汉诗翻译】【日语版新三国】【本地化策略】
今天偶然看到七步诗的日译版,觉着不错就品味了一番,顺道提了一点点【中→日】
本地化中关于诗词处理的思考。仅为个人记录使用,如果碰巧有益于他者,自然更好。
---------------------------------------------------------------------------------------------------
其一【七步诗】
关于七步诗的真伪,作者,版本等历来存在争议,不做进一步探讨。再次我们仅以
《三国演义》中的四句版本为对象(剧中所用)做一些简单分析。
四句版原文如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另外如大家所知,演义中的背景:即曹丕称帝后(其后刘备/孙权先后称帝),对才识出众的弟弟曹植耿耿于怀。于是设法除掉曹植,要求其在七步之内作诗。《世说新语》中记载相关:“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
其二【七步诗日译版 & 还原版】
原视频链接如下
原视频URL (01:13处开始)
日语版译作摘抄如下:
豆を煮るに豆幹を燃やさば
豆は釜の中に在りて泣く
本は同じ根より生ぜしに
相煎ること何ぞ はなはだ急なる
还原:首先,我们先对原诗进行简单直接的汉文训读处理,以排除增改译成分
(不带个人理解)后如下(書き下し文):(我译)
豆を煮るに豆萁を燃やし
豆は釜の中に在りて泣く
本この同根より生ずるに
相煎ること、何ぞ太だ急なる
---------------------------------------------------------------------------------------------------
其三【日译版品鉴】
①
「豆萁」「同根」这样的汉语词汇,转换/拆分为日本更熟悉的日语词汇
「豆幹」「同じ根」。这里的变与不变都可以,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只关乎译者策略。
而采用后一种的理由也显而易见,考虑到【载体=电视剧】【受众=一般民众】等因素,
a不方便且不希望添加注解or名词解释影响观影体验/增加负担,
b匹配一般大众更易理解的基础汉文能力,且有【信息传递】需求
所以此处的改动是起积极作用的明智选择。
②
将「燃やし」变成「燃やさば」,显然是加入了对“煮豆燃豆萁”和“豆在釜中泣”
这两句的逻辑关系的理解。【未然形+ば】表顺接假定,建立的逻辑关系为
“如果…的话,就…”。
但将其译作“如果煮豆燃豆萁的话,豆就会在釜中泣”(等效中文)会有稍些不妥。
曹植将“燃萁煮豆”这样的日常生活现象作比兄弟相残,通过“豆在釜中泣”表达情感,
这里的“生活现象”和抒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所以用「ば」来接续,增译出了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欠推敲。当然,日本常接触的汉文里有大量“如”“若”“者“等「ば」的接续,所以也不是不能理解这样的惯性操作。
注:关于「ば」的接续判别,参考《全文全訳古語辞典》,“A《未然形+ば》为顺接假定;B《已然形+ば》…”
③
将「生ずるに」换为「生ぜしに」,是细致地加入了敬语的表达。【生ずる+しむ】
表最高级的敬语,与曹丕称帝的背景吻合。所以将「生ずるに」变为「生ぜしむるに」。
【???】但关于将「生ぜしむるに」省略为「生ぜしに」的文法好像没有学过,如果有懂得小伙伴/老师还请不吝赐教哦。
由于原文诗中并没有尊敬的表达,且与创作心境,诗词体裁,诗文风格等因素的参差,这样的增译策略并不能说是一招好棋。
当然,「生ぜしに」存在少量用例(江户,明治期)。其中有一位江户后期的商人,
汉诗学者--佐羽吉右衛門(2代),字兰卿,号淡斋,
有一译作《通俗古今奇観》,译自中国明代短篇小说集《古今奇观》。


书中就正好涵盖了曹丕七步诗的桥段,因此有译作如下:
豆を煮るに豆萁を燃やせば
豆は釜中に在りて泣く
本是れ同根より生ぜしに
相煎ること何ぞ太だ急なる
由于其译文与《日语版新三国》中的译文相似度很高(关键处均采用同一译文),
大概能推断出电视剧译者的参考借鉴。
④
「相煎ること何ぞ はなはだ急なる」是个倒装句,按正向语序为
「何ぞ甚だ急なる相煎ること」(何太急相煎)。
因为倒装句并不影响理解和阅读,所以一般在训读时不进行语序调整。
由于表达的是曹植对曹丕的蕴含强烈情感的反问,如果增译的话可添加语气词
「相煎ること、何ぞ太だ急なるや」。
不同的是,按正常断句,我们在「相煎ること」和「何ぞ甚だ急なる」之间断句。
而这里考虑的是,【出声诵读的语音节奏】和【对仗的诗句形式的展示】,
将原先的「相煎ること、何ぞ太だ急なる」(6+11音节)调整为
「相煎ること何ぞ はなはだ急なる」(9+8音节)后,
在讲台词和字幕展示文本的时候就得到了更好的听觉和视觉效果。
---------------------------------------------------------------------------------------------------
其四【小结和本地化感想】
以上,我们看到了关于《日语版新三国》译者关于古诗词的一些策略性本地化操作。
首先,是使用汉文训读的基本框架。其次,采用的策略包括用字,措辞,逻辑增译,
敬语表达增译,断句处理等,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翻译,也存在略微不妥之处。
当然,在围绕文本类型,文本多媒体表达和受众等核心要素制订调整本地化策略(七步诗例)之外,还有诸如文本的功能性;情感唤起;台词个性表达;文化元素等重要要素。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沉于水面之下的重要背景对应的翻译需求,表现出的性征为:
初期(底层文本)的强相关性,和中后期的弱相关性。以及中后期表达的选择灵活性,
和出错时的放大的违和感(可以弱化表达,但绝不容许与底层翻译策略相悖)。
这些背景/底层需求有机会的话,在遇到合适例子的时候再细聊,在此就不过多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