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为何能流芳百世?(考据文)
三国历史中关羽是个不得不谈的奇人,他以草莽身份,成为威震一方的高级统帅,所以关羽为什么能流芳百世呢?我们来考据一番看看。
其实所谓关羽百世,是个假象,事实上历史学家对关羽的批判从没有断绝过。
吕蒙:“然性颇自负,好凌人。”
廖立:“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
杨戏《季汉辅臣赞》:“关、张……交待无礼,并致奸 慝,悼惟轻虑,陨身匡国。”
陈寿:然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陈亮:“夫关羽好勇而无谋,恃气而骄功,此其势甚易谲也。”
朱元璋: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
问:为什么不截取“然(但是)”之前的评论?
答:乔治·马丁说过“Nothing someone says before the word ‘but’ really counts.”(“但是”之前的话都是废话,毫无意义)
那关羽为何会有流芳百世的假象呢?因为关羽被大清帝国奉为神仙,从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到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帝君,先后有8个皇帝共13次封谥关羽,从而在中国历史上结出了一颗恶之果实。所以现在依然在吹关羽的人,就是受到了大清封建思想的毒害,属于自食恶果。
“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
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盟军搞关门主义。
猜猜看这话是谁说的?他的话有没有价值?
归纳起来就是关羽并不高明,不足以流芳百世,理应默默无闻
有些B站网友可能要反对了,关羽可是忠义的化身啊。又忠诚又义气,当然应该流芳百世啊。
我只能说这些网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们心里的关羽是想象中的,并不是实际上的关羽。实际上关羽既不忠也不义,是个不忠不义,叛汉无耻之徒。别急着反驳,史料为证: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
《三国志·吴范传》:“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
认为关羽忠义的,我有三个问题,各个都是灵魂拷问:
1、一被抓住就投降保命,这是一个忠义之人应该有的样子吗?
2、如果关羽的投降是忠义,那置先烈于何地?
3、连投降都不敢亲自去,还要让使者去探探口风,使者不归立马就跑,这是英雄还是懦夫?
由此可见,关羽是一个懦夫,一个软骨头,谈不上忠义二字
我们在来个忠义之士对比软骨头
忠义之士:高顺、陈宫、庞德、王异、沮授等
软骨头:关羽、吕布、于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