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元気森林不是饮料,是互联网?

2020-06-20 02:06 作者:非人鬼SeanXu  | 我要投稿

国产饮料元気森林到底具备了怎样的互联网加速基因?
元気森林,一个做饮料的却号称自己是“互联网企业”,也确实走出了和传统饮品销售完全不同的路线。公众号“私域流量观察”进行了一次起底分析。
 
*元気森林的互联网基因是从创始人开始的
其创始人唐彬森是国民游戏“开心农场”的创办人,在他作为CEO的游戏开发商智明星旗下还有多款爆款游戏。唐彬森此前没有任何包装饮料领域的资金、人才、或供应链背景,甚至至今也是依托常熟东洋和统一旗下统实工厂生产(另有传言正准备自建工厂)。但2016年跨界过来,就靠实力出圈了。
 
唐彬森对元気森林品牌的描述是,这是一家互联网创新型饮品公司,专注于年轻一代健康好喝的饮料。于是硬生生从饮料的红海战场中,创下了年销售额10亿元的战绩。
 
*元気森林起飞的两大关键要素
1️⃣ 便利店
元気森林线下销售已涵盖53个连锁便利店系统,这个搭便利店顺丰车是一个妙招。
便利店主要客群是公司职员,或者年轻人潮人,有消费力。便利店也非常需要精品包装的饮料,来强化调性。元気森林普遍要比同类产品贵50%,甚至是100%,并在原料上更为考究。
 
2️⃣ 小红书
小红书上有多大6000多篇关于元気森林的软文和种草文。活跃在小红书上的年轻女子是一个巨大的矛盾群体,畏糖如虎的同时,又极度偏爱甜。因此贯彻“0糖、0脂肪、0卡路里”的元気森林会如此受欢迎。
 
元気森林的目标是通过手机、便利店等精准渠道,触达年轻又怕死爱健康的白领(尤其是女性)这一群体。
 
*元気森林的精准设计
唐彬森根据近些年在女性中火爆的游戏发现,和风是大家喜欢的风格。于是也得出了元气森林走日式包装。

从名字的“気”字,到「0糖、0卡、低脂、0反式脂肪酸」的标识,全部都是根据数据做出的决定。这就是年轻人最需要的!

对于新入局的竞争者而言,高度聚焦于某一个相对小众审美风格,其实是有一定不对称竞争优势的。因为可口可乐等大品牌不可能为了打击谁就去AII IN一个这么小的风格。但面向细分受众的新品牌就不会有这些顾虑。

暂时引发的负面就是,营销和数据导向过于“理性”时,往往容易缺乏真正的“情怀”,从而招来抄袭、伪日系等指责。
 
*极其重视数字化营销
互联网型饮料公司,非常注重数据的科学收集。当你有10个包装的设计方案,每个设计方案有10处不同的争议细节(比如主画面放代言人照片还是放水果实拍),你真的要把这100个可能全部生产出来卖卖看吗?
 
一个可行的MarTech玩法是,直接先把这十个设计方案放上电商平台,测试用户的点击率、浏览完成率,并征集用户评价。再根据不同元素变换测试,并获取对比反馈。如此能快速且低成本的获知在哪些平台、对哪些人、分别用怎样的设计方案是效果最佳的,并通过智能投放以达到ROI的最大化。
 
唐彬森的战法就是:借便利店崛起,突击大品牌所无法触达的细分市场,找准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依据这一细分用户群体的数据画像规划产品,干净利落地打!背后还有擅长于使用先进的营销技战术的「特种部队」。


元気森林不是饮料,是互联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