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身边的恶魔——乙型流感病毒
今天介绍的是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
简介

乙型流感病毒仅感染人类和海豹。与由形态相似的甲型流感病毒同时通过抗原漂移和重排突变而引起的流感相比,这种有限的宿主范围显然是造成缺乏相关流感大流行的原因。基于表面糖蛋白血凝素的抗原特性,存在两种已知的乙型流感病毒循环谱系。 这些谱系被称为B/Yamagata/16/88病毒和B/Victoria/2/87病毒。
CDC许可的四价流感疫苗目前旨在防止两种共同流行的血统,并且已证明在预防由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方面比以前的三价疫苗具有更大的效力,这进一步减少了这种病毒的影响。“在人类中,乙型流感病毒的进化要慢于甲型流感病毒,而进化速度要快于丙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突变速度比甲型流感病毒慢2至3倍。然而,人们普遍认为,乙型流感病毒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严重的发病和死亡,并严重影响青少年和学童。
病毒学


乙型流感病毒衣壳被包膜,而其病毒粒子由包膜,基质蛋白,核蛋白复合物,核衣壳和聚合酶复合物组成。 它有时是球形的,有时是丝状的。 它的500个左右的表面突起是由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制成的。

乙型流感病毒基因组长14548个核苷酸,由线性反义单链RNA的八个片段组成。 多部分基因组被衣壳化,每个片段位于一个单独的核衣壳中,而核衣壳被一个包膜包围。
甲型流感病毒的亚型估计已在2000年前发散了。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大约在4000年前就与一个祖先背道而驰,而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祖先和丙型流感病毒的祖先则在约8000年前就与普通祖先背道而驰。
生活周期

所有的正黏病毒,其RNA都在细胞核中复制。以下是乙型流感病毒的复制周期↓
1.病毒通过HA蛋白附着在唾液酸受体上,并在宿主细胞中被clathrins吞噬。
2.内体酸化诱导病毒膜与囊泡膜融合。 衣壳化的RNA片段迁移到细胞核。
3.通过病毒聚合酶转录基因组区段产生了被病毒聚合酶封端和聚腺苷酸化的mRNA。
4.基因组片段的复制。
5.高水平的M1蛋白可诱导NEP蛋白从核中输出基因组片段。
6.病毒的组装和出芽发生在细胞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