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消化道历险记》 第二章(五)

2020-06-06 22:40 作者:未琢  | 我要投稿

        PARC的员工还在努力追踪狗狗在院子里的日常互动。“我们得知道,”麦卡锡说,“你无精打采是因为不喜欢食物,还是派普斯刚才偷了你的骨头。”特蕾莎汇报一只名叫罗弗的狗最近总是反胃,而猪排很喜欢吃呕吐物。“所以猪排可能会显得没什么胃口。”我猜你现在也没什么胃口了。

        除了统计狗对每种狗粮的摄食量,PARC的员工还特别关注“第一选择比”,即先开始食用新款狗粮的狗的百分比。这个指标对宠物食品公司很重要,正如穆勒曾经提到的,“只要你能把狗吸引到食盆前,它们就会开始吃,至少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过进食开始后,狗也可能会转身去吃另一种狗粮,最后反而摄入后一种的量更大。不过大多数宠物主人是不会同时给狗提供两种狗粮的,他们也就难以意识到在进食过程中,最初由气味和饥饿引发的热情会逐渐消退。

        真正的挑战是找到一种可以同时满足两个要求的气味:让狗狗为之痴迷,同时不能让主人们——用麦卡锡的话来说——抓狂。 “对狗来说,尸胺是一种迷人的东西,”罗森说,“腐胺也是。”但对人来说不是,这都是分解过程中的蛋白质产生的气味。当肉腐烂到一定程度后,狗就会失去兴趣,这一点让我很惊讶,原来狗什么都能吃下去只是个谣言。“人们认为狗喜欢吃陈旧、恶心且在烂泥里滚过的食物,”穆勒早先对我说。“但其实也是存在底线的。”原因很简单,“食物刚开始腐烂时依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当细菌已经把有机物降解得差不多的时候,剩下的营养价值就变得很低了,对于这种食物,狗只有在别无选择时才会吃。”不过无论食物是处于腐烂的早期还是晚期,狗主人都不会愿意去闻一下的。

        有些狗粮生产者往相反的方向走得太远了,只想讨好主人的鼻子(注1),却不顾及狗的感受。问题是狗的嗅觉比普通人敏感上千倍,比如一种气味对人来说是烤牛排的香气,对狗来说可能就过于刺鼻了。

        那天早些时候,我还旁观了一场针对薄荷味小零食的偏好测试,这款产品的功能是帮助清洁狗狗的牙齿。从化学角度来说,薄荷——和墨西哥青辣椒一样——更像是一种刺激性物质,而非调味品。薄荷味(注2)的狗粮实属罕见,显然生产商在设计这款产品时更多考虑的是主人的喜好,因为对人来说,薄荷味通常和良好的口腔状况联系在一起。薄荷味狗粮的竞争对手是一种牙刷形状的狗饼干,仅仅在视觉上有牙齿清洁元素。测试结果是只有罗弗更偏爱薄荷味的狗粮,这也许就能解释它为什么会呕吐了。

        一只名叫温斯顿的狗狗正在它的碗里嗅来嗅去,它是想把一种白色的肉块从棕色的狗粮里挑出来,很多狗都喜欢先吃白色的这部分,也许它们之于猎狗就像M&M巧克力豆之于我们吧。麦卡锡对此印象深刻,“这是最最美味的部分了。”一个技术员说她之前尝过,白色的肉块是鸡肉,更确切地说是很像鸡肉。

        我肯定是表现得特别惊讶,因为特蕾莎马上插嘴说:“如果你打开了包装,狗粮闻起来特别香——”

        那个自述尝过狗粮的技术员耸耸肩道:“而且你还特别饿……”

        1973年,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的营养监督组织出版了一本叫《食品记分卡》的小册子,其中称,贫困家庭购买的罐头狗粮中有三分之一实际上被人给吃掉了。并不是他们对狗粮有特殊的偏好,只是因为他们买不起其他肉制品。(有记者曾追问这个数字的来源,CSPI的创始人迈克尔·雅各布森说他想不起来了,至今CSPI都没能就此给出个说法。)

        在我看来,宠物食品的得分才是最令人震惊的。《食品记分卡》中罗列了三十六种美国常见的高蛋白食品,并依据营养价值进行了排序,富含维生素、钙离子和微量维生素算作评分时的加分项,添加玉米糖浆和饱和脂肪则导致评分降低。要么是因为坚信穷人会大量食用宠物食品,要么只是因为善于制造噱头,雅各布森把爱宝(Alpo)狗粮也纳入了排序范围。结果是狗粮得了三十分,优于萨拉米香肠、猪肉香肠炸鸡、虾、火腿、西冷牛排、麦当劳汉堡包、花生酱、纯牛肉热狗、午餐肉、培根和博洛尼亚大红肠。

        我们回到AFB总部大楼后,我给南希·罗森讲了CSPI的这份评分排序,穆勒也在旁边,不过这次我们去了另一个会议室。(共有五个会议室:达尔马提犬、缅甸猫、灵𤟥、三色猫和秋田犬。员工们习惯直接用品种的名字称呼会议室,比如“你想到灵𤟥里面去吗?”“达尔马提犬中午有人吗?”)就营养来说,我午饭吃的廉价肉丸子和狗狗吃的普瑞纳狗粮相差无几。罗森不同意:“你吃的三明治营养才没有狗粮那么均衡呢。”

        在CSPI评分表上排名第一的食品是牛肝,得分172,鸡肝和肝泥香肠分别位列第二、三位。一份肝脏可以提供建议推荐量一半的维生素C,三倍量的核黄素,维生素A含量是胡萝卜的九倍,还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D、叶酸和钾离子。

        AFB生产的狗粮提味剂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呢?

        “是肝脏。”穆勒说。“还有其他内脏。在自然界中,捕食者扑倒猎物后最先吃的部位就是肝脏和胃,以及其他消化器官。”内脏可能是地球上最有营养的食物了,一份羔羊脾脏包含的维生素C和柑橘差不多,牛肺还要再高50%。胃也很珍贵,主要因为里面的没消化完的食物,肉食动物可以从猎物消化道里的植物和谷物中获得很大的好处。“动物在进化中获得了生存的本能。”罗森说。它们本能地喜欢吃对自己有利的食物,有些人不愿看到宠物食品配料表里有“鱼粉”或“肉骨粉”,但肉类——包含内脏、头、皮和骨头——才最接近野生猫狗的食谱。肌肉确实是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但其他营养价值就很有限了。

        动物味觉系统与其占据的生态位高度适应。“是生存方式决定味觉向哪个方向演化。”罗森说。对人类来说这个理论也成立,当我们的祖先作为狩猎采集者在干旱的稀树草原上游荡时,我们进化出了对重要但却稀缺的物质的味觉,比如盐、富含能量的脂肪和糖。非洲大草原可不像美国的美食广场,脂肪、糖和盐极难获取。这就解释了垃圾食品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实际上,是过于受欢迎了。

        人也是杂食动物,和狗没什么不同,我们也需要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钙离子。既然我们的祖先不会把最有营养的内脏扔掉,今天的我们也没理由这么做。2009年,美国共出口了43.8万吨冷冻牲畜内脏,可绕地球赤道一周。它们确实已经环绕地球了,埃及和俄罗斯买走了大部分的肝脏,墨西哥吃了脑子和嘴唇,心则归属于菲律宾。

        为什么美国人不吃内脏了呢?为什么我们现在变得那么容易大惊小怪?我们还能恢复吃内脏的习惯吗?为了得到答案,我们得去加拿大的北极地区看看,那里是北美内脏爱好者的最后一个据点。



注1  宠物食品制造者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不仅狗粮闻起来不让人反感,狗吃了这种狗粮后排出的粪便闻起来也不让人反感。实际难度很大,因为你添加食物中的大部分成分都会在消化道被分解,失去作用。用活性炭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活性炭不止与气味分子结合,也会结合营养物质。希尔宠物食品公司(Hill’s Pet Nutrition)尝试往狗粮里添加生姜,达到了预期效果并申请了一项专利,这对他们的九人评价小组来说肯定是莫大的安慰,因为他们的任务是“闻粪便,评估粪便气味强度的差异”。

注2  墨西哥青辣椒味的狗粮也很少见,不过心理学家保罗·罗津的研究表明,墨西哥狗比美国狗更喜欢辣味的食物,这项研究说明文化环境对动物的饮食偏好也有影响。罗津并非让实验动物吃民族特色食品第一人。在“墨西哥饮食对大白鼠学习和推理能力的影响”这一研究中,大鼠的食谱包括辣肉酱、煮花豆和黑咖啡,它们在迷宫测验中一直维持高分,大概因为找厕所的需求更紧迫吧。1926年,印度研究基金会也进行了一项研究,实验中一组大鼠被喂食印度薄饼和蔬菜,另一组则靠西式饮食维生,食谱包括肉罐头、白面包、果酱和茶。实验结果表明大鼠非常不接受西式饮食,第二组的大鼠更愿意吃同笼的伙伴,有三只被吃的如此彻底,以至于“都没留下多少东西供研究者做尸检”。




《消化道历险记》 第二章(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