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阻击战之前,蒋介石对东野的编制竟然无知到如此地步
1948年9月12日,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正式开始。辽沈战役的关键是锦州战役,而锦州战役的关键是塔山阻击战。有意思的是,在如此重要的塔山阻击战开始前,国民党反动派的老大、亲自在海上督战的蒋介石对东野的部队编制却无知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

解放军的军级野战部队在三大战役期间的名称是“纵队”,比如西野第一纵队、中野第六纵队、华野第七纵队、东野第四纵队等等。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四大野战军(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以及华北野战兵团所辖纵队的实际兵力是不一样的。

根据已知的材料,西北野战军每个纵队的平均兵力只有一万左右;中原野战军的主力纵队约两万人,普通纵队约一万人;华东野战军每个纵队大约有两到三万人。作为兵力最多的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每个纵队的兵力约有六万到八万人,还能富余出很多兵力用于组建独立师。

塔山阻击战前夕,东野在塔山防线上部署了东野四纵、东野十一纵和两个独立师,总兵力约为十五万,顶在塔山阵地前沿的兵力约为八万。进攻塔山的国民党东进兵团约有十万人,而且在理论上能将全部兵力用于进攻。可以说塔山阻击战的敌我双方的兵力差距并不是很大。

然而蒋介石一点不清楚塔山防线上的解放军编制和兵力。根据参加塔山阻击战的国民党62军军长林伟俦的回忆,蒋介石在战前对他说:此次敌人攻打锦州,最多有七个纵队,等于七个师。防守锦州的国民党“剿总”副司令范汉杰也认为:东野每个纵队的兵力最多有一万左右。

基于“东野一个纵队相当于国军一个师”的判断,蒋介石以及参战的大部分国民党将领认为塔山防线上的解放军最多不会超过四万人,结果可想而知。有意思的是,国民党反动派“转进”台湾省后依然没搞清楚“纵队”,某个郝姓余孽就认为淮海战役时的粟裕大将是“纵队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