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前提)1

2021-01-17 22:20 作者:查尔filosofia  | 我要投稿

德国古典哲学发生的前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德国古典哲学发生的前提,当然这个前提的概念很广,但是我们大致上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前提。一是当时的社会前提,社会政治经济形势;二是当时的科学前提,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是近代哲学思想的前提。


1,社会前提

         第一个前提,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就是德国,德意志民族的社会状况。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上半叶,整个欧洲都处在一个所谓的“革命的年代”,有1688年的英国革命,还有更早的荷兰资产阶级革命,但是最具震撼力的还是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因为他把一种普遍的思想带给了欧洲。革命不断兴起,沉寂,又诞生新的革命。这种剧烈的动荡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都处在这么一种动荡当中,剧烈变化。当然,这种动荡是和启蒙思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法国革命就是由法国启蒙思想运动所酝酿出来的。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也波及到了当时的德意志。法国革命之后,拿破仑通过战争将一种启蒙精神带到了那些封建落后的国家,所以当时会有一种矛盾,就是侵略本身带来的民族屈辱和对法国革命带来的新的思想的欢迎同时出现。它用一种新的法权思想,规章制度,政治体制代替了腐朽的东西。所以虽然最后拿破仑失败了,但是这种精神留下来了,对欧洲有一种促进。

       所以德国自然而然的受到了剧烈的震动。我们知道,德国在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不断的连年战争、分裂,德意志当时以及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即使是在康德的时代,德意志的统一依然还是一个问题,德意志分裂成大大小小的300多个公国,各种各样的小城邦,所以只能统称为德意志。各个公国之间连年战争,所以当时整个德意志,就像一个瘫痪了的巨人,虽然很大,德意志有它的传统,甚至自命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代表,但是呢,他们的民族却无以凝聚。经济上也是处于非常落后的封建农奴制。他们很羡慕英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且越走越好,法国大革命后的复辟王朝也很注重发展资本主义,法国,英国,荷兰都走到前面去了,所以他们那个时候就要搞改革,而且改革的呼声特别强烈,要废除旧的体制。所以普鲁士的国王,费德烈·威廉二世一上来就把农奴全部解放了,旧的传统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自上而下,德意志当时充斥着强烈的改革思潮。这与我们现在的社会也有相似之处,中国人的思想方式,观念模式太需要变革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几千年以来用惯了的那一套思维模式,但是你读一读康德,费希特,黑格尔,你会发现里面有一种全新的东西。至于现代的和后现代的东西,我们现在往往还用不上,但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东西,你拿来,说不定还有用。我们缺少一种近代启蒙的理性精神。怎样叫启蒙?怎样叫理性精神?我们在康德几位德国古典哲学家那里,就可以读得出来。你不去读,理性精神只能是一个名词,一个口号,现在我们现在盛行反理性精神,觉得理性精神太狭隘了,后现代要抛弃理性精神,但这是后话了,如果连理性精神都不知道是什么,你又怎么批判理性精神?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这个。

        德意志当时也是这样,当时,德意志的政治和经济都非常落后,但它的思想非常活跃。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了德国人,比如莱布尼兹和沃尔夫,就常年在法国做学问。但是他有自己的发展,有德国人的特点,德国人的思想是非常超前的,所以后来马克思,恩格斯都说,德意志民族在经济上那么落后,在哲学上却可以领衔欧洲世界,这是很奇特的一种现象,为什么?因为别人在那里闹革命,搞改革的时候,德意志在一个僻静的角落里,观察这些东西,在看,在思索,你想到的东西,你暴露出来的问题,他们都在想。所以德意志民族的思想有一种超前性,启蒙思想是法国带来的,但是在德国里,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老师,不是说法国荷兰没有好的哲学家,而是德国那个时期的哲学家想得更深、更远,世界上公认是一流的。但是另一方面,他们行动上是庸人,行动上畏畏缩缩,在不想明白后面一步之前,不会踏出任何一步,这也是德国人的特点。

        这种严谨性传承了下来,从很多地方都有体现,德国足球打的很没有意思,因为他们就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很没有观赏性,和巴西的踢球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他们总是能赢,但你觉得赢的很没有意思,他就是一种纯粹的理性。德语也是如此,德语非常的有逻辑,它的一句话就几乎没有产生歧义的可能,它所指的,就是它想要表示的那个意思。

         而非理性在康德之前也有一些人,所以德意志民主性里面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神秘主义倾向,一种是极端理性主义倾向。康德就可以看成是极端理性主义,而后面的费希特,谢林包括黑格尔,都有一些神秘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从宗教改革300年间,他们才逐渐发展起来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且由于他们那时的时代背景已经和英法那时的不同,所以德意志发展起来的速度比它的先驱者要快。我们中国现在也是,我们现在的国际条件下,发展的速度肯定比资本主义国家,发达国家要快,我们现在国民经济增长是很惊人的,但这是不奇怪的。德意志当时也比其他国家发展都快,但是发展快很快引起了大动荡,思想上的大动荡,发展太快了,思想上,意识形态上还跟不上,于是就形成一系列的冲击,如今的中国也是如此。

     那个时候,一方面近代资本主义要发展,另一方面,残余的封建思想又在拖住前进的步伐,这种斗争在哲学当中的体现就是,德国短期内不断的爆发式的发展,马克思称它为“凯旋行进”。这就是这个时代政治经济形式方面的特点。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前提)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