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仅得一枚金牌,印度奥运会成绩为何这么菜?

印度的开国总理尼赫鲁,在他的著作《印度的发现》一书中曾说,“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彻底变成三流国家,中间地位对我毫无吸引力。”

我是不清楚印度在其他方面做得咋样,但是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可以百分之百的确认,印度确实做到了,而且是超额完成开国总理的遗愿,成功让印度这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成为在奥运赛场上一个完全可以忽略的角色。

是的,我用的是“完全”这个词,不是“几乎”啊。因为以印度的人口与所取得的成绩,确实配得上这个词。

在自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到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这32年间,印度仅仅只拿了一枚金牌。而且更离谱的是,在洛杉矶、汉城、巴塞罗那这三届奥运会上,印度连一个铜牌都没有,每次都是大零蛋。你能想象,这是一个人口快要超过中国,天天跟中国较劲的大国吗?

而且印度这32年间,唯一拿到的那枚金牌,还是在我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拿的。是一枚十米气步枪的金牌,由印度的射击选手阿比纳夫·宾德拉摘得。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时亚军是谁?

没错,是从我们中国选手朱启楠手里拿走的,当时可是把我给气坏了。不过当时想想,毕竟咱们是东道主嘛,还是金牌榜的第一名,所有也就不生气了嘿嘿。

而那位印度的奥运冠军阿比纳夫·宾德拉,他在印度是什么地位呢?差不多相当于,许海峰在我们中国奥运史上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聊点俗的,我们先看看这枚奥运金牌,带给他多少现金奖励吧。来来来,拿出你们的小算盘,拨起来。

首先是印度的信托基金21万美金,印度中央政府7万美金,哈里亚纳邦政府3.5万美金,印度板球委员会3.5万美金,就连印度钢铁部,都给了2.1万美金,还有比哈尔邦政府1.5万美金,卡纳塔克邦政府1.4万美金,奥里萨邦政府7000美金,泰米尔纳德邦政府7000美金,恰蒂斯加尔邦政府1400美金,中央邦政府1400美金,喀拉拉邦政府还给了一枚纯金的金牌。

好家伙,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本那兔拿了一枚金牌,不但中央政府给我钱,北至东三省,南到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东至广东江苏浙江,都得给我钱。

这还没完,印度铁路部还提供了终身免费的头等舱铁路通票。不过有这些钱了,好像也没必要去坐印度的火车了吧。一家国际健身房的老板,也给了他1.4万美金。印度的一家市政公司,也拿出2.1万美金。所以最后的现金总额,一共是43.92万美金,相当于307万人民币。

而2008年北京的平均房价是12479元。也就是说,宾德拉当时仅仅拿到的现金奖励,就可以在北京买两套125平米的房子。这要是住到现在,每套房子升值至少5倍!

哎呀,我今天真是掉到钱眼里去了,太庸俗了,见笑了啊各位。
那么为什么印度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就挑不出几个能拿奥运金牌的人呢?

如果你对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这些人口过亿的发展中国家有所了解,就会明白,奥运冠军的数量,跟一个国家人口数量,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过印度连上面这些国家都不如,确实是自己太菜。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才是其中最大的奇葩呢。

天天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结果一个不小心,办了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还拿了最多的奥运金牌。大家都在江湖上混的,都是要面子的兄弟。而且明年咱还要办冬奥会。你说说咱办的这事儿,让人家一个地处热带,几乎没有冬奥项目,还天天跟咱较劲的印度怎么活呀。而且咱这个邻居,还特爱面子,鬼知道它以后又要发什么疯呢。

印度在体育上这么菜,与其社会发展、教育、饮食、民族性格、宗教文化等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一一做一下分析。

首先,印度这些年的经济,确实有了不小的发展。但其在医疗、教育、公共卫生等方面,发展都极度的不平衡。印度儿童的营养不良率,也是高的吓人。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不了,谁还有力气去做体育锻炼啊。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体育锻炼,还真是吃饱了撑的人做的事儿。

可能有人会说,印度社会毕竟还有上千万人口的中产及以上阶层,这部分的人口规模,大小也能抵得上一个欧洲体育强国的水平了,那怎么也培养不出体育人才呢?这就要说到印度的饮食和宗教文化了。

在传统的印度种姓制度观念中,体力劳动是低种姓的人才干的事情,因此高种姓是非常鄙视体力劳动的。对他们来说,注重精神上的修行,才是高贵的生活方式。以食素、禁欲、苦行为荣,以食肉、休闲、体力劳动为耻。这才是印度高种姓的人追求的生活。

你看看印度总理莫迪,天天带着全国的人,在各种场合做瑜伽。所以如果瑜伽能进入奥运会,印度绝对能拿冠军。

这里我不得不再次鞭尸一下,以回形针为代表的这帮二五仔了。天天借科普的名义,明里暗里鼓动我们中国人不要吃肉蛋奶,说我们影响了巴西的热带雨林。更不能吃海鲜,因为那样太残忍了,真是一肚子坏水。求你了,快去印度做科普吧,印度可爱吃素了,那儿才是你理想的家呀。

我们中国人能吃饱饭才几天呀?从小就吃山东大馒头的我,以前一直觉得,人家西方人每餐,只吃一小盘的食物,能吃得饱吗?后来到了德国上学我才知道,人家那一盘食物,是整整一盘子的肉啊。

真的,在德国的那几年,就是我身体变强壮的开始。因为我每天每顿,都会吃很多的猪排牛排烤肠啥的,每天摄入大量的蛋白质。而且人家那烤肠里,是几乎没有淀粉的。我每吃一口,那都是带着咱们中华民族,几百年屈辱史的历史使命的,所以吃的特起劲儿。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在身体健康和钱包允许的前提下,能多吃一口肉,就绝不要少吃一口,另外加强锻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百年前毛主席说过的那样,“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这才是奥林匹克精神。

而印度呢,追求的却是精神上的修为。一个天天吃肉、整天在运动场挥汗如雨的婆罗门,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婆罗门。印度社会的主流阶层所追求的这些生活理念,就天生与现代体育的要求格格不入,那还谈什么奥林匹克精神。底层吃不饱,上层吃饱了就打坐,还想去奥运会拿冠军?开什么国际玩笑?

其实前面提到的印度的国民偶像,唯一的奥运冠军阿比纳夫·宾德拉,便是一个例子。他是十米气步枪的奥运冠军,这项运动可不是一般人就可以玩的。他的父亲,是全印度最大的射击用品销售商。自己从小家境富裕,在美国读的MBA,在德国学的射击。他的成功,说实话跟印度这个国家,没有太大的关系。说他是德国人培养出来的奥运冠军,好像也没啥问题。

也难怪他得冠后会说出:“赢了金牌当然很高兴,但金牌不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这样的话。因为人家本来在印度社会,就是人中翘楚,是含着金汤勺长大的人。

不过印度想要拿到奥运会冠军,我倒可以献上一计。那就是先举办奥运会,再把摩托车叠罗汉,列入奥运比赛项目。拿不了冠军,我提头来见。觉得我这主意靠谱的,请给up主一个长长的点赞吧。

什么?成绩这么差还举办奥运会?你也好意思提啊?你还别说,印度人不但想了,而且多次付诸行动。只不过每次申请,都被国际奥委会无情地驳回。

2018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访问印度。在联合记者会上,印度奥林匹克协会主席纳林德拉·巴特拉,当着巴赫的面宣布,印度将申办三项重要的国际体育赛事:2032年夏季奥运会,2026年青年奥运会和2030年亚运会。这哥们儿是喝了多少啊,但凡有盘花生米,也不至于说出这样的话呀。

要知道2010年,印度曾举办过一次英联邦运动会,当时可把那些英联邦国家的运动员给坑惨了。泳池的水被污染,大量运动员被病菌感染,患上了肠道疾病,吓得几名世界顶级的运动员,直接退赛不来了。这哪是去比赛啊,简直是去玩命。

不过这次的东京奥运会,好像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

此次东京奥运会,印度到底能不能再次创造历史,拿到一枚金牌呢?反正印度媒体的信心是挺大的,就让我们祝福他们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