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后感】书的名字叫《大脑使用指南:其实你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

2022-06-27 20:05 作者:Tronos_xyz  | 我要投稿

关于“脑袋”

脑包括端脑(大脑)、间脑、小脑、脑干(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其中分布着很多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的神经核或神经中枢,并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通过,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在形态上和机能上把中枢神经各部分联系为一个整体。脑各部内的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

低等脊椎动物的脑较简单。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发达。

 

关于“五感”

眼睛(视觉)、耳朵(听觉)、鼻子(嗅觉)、舌头(味觉)、皮肤(触觉),感官采集数据、通过神经信号输送到脑袋里对应的区域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了我们能够认知到的各种感觉。

 

关于“思考”

当身体采集的数据最后形成了感受,如何处理这些感受?所以,出现了思考。人依靠强大的“思考”能力可以改造地球、支配其他生物。

那脑海里说话的声音本身是不是“思考”?不是。听到的那个声音,只是思考的一种展现形式。还没学会语言的婴儿会思考;天生耳聋、又不会手语或是任何一种口语的成年人类,也是会思考的;动物们也会思考。

 

关于“睡眠”

无论睡眠、醒着、发呆,脑袋都在工作。

睡眠时,脑袋处理数据,把需要记住的数据自动梳理放入记忆仓库,把没用的数据扔进垃圾桶。

睡眠时间没有固定时长要求、不同情况不同人差异很多;人体器官自我清洁、排毒时间节点不是固定的,不同情况不同人差异很多;作息规律,对保持健康有帮助;

 

关于“读心术”

可以通过一门科学技术,扫描出脑电图,实现“读心”。原理:“感受1”对应“脑电图1”,举个例子,“我生气了”对应“脑电图2”,那么当我用机器监控你的脑袋,发现你的脑袋变得和“脑电图2”一样,我就知道你此时很生气,说不定还会出现各种脏话、侮辱性质的话语。

 

关于“人的共同点”

即使是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人类群体中的表情也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最基础的情感为六个:高兴、悲伤、惊讶、愤怒、厌恶、恐惧。

 

关于“生命”

通过身体获取感受,通过脑袋获得“认知”、“意识”、“思考”。“不想死”是精神大厦的最底层的那块基石,归属于精神的一切是建立在“不想死”这个本能之上的。

 

 

 

总结:我们总说客观、真实、事实,可是我们的一切原来都是脑袋模拟出来的,所以,我们无法做到真正的客观、真实、事实。那么,对于这种无法逃避的“主观”、“虚假”,我们如何正确的对待和使用呢?我的回答是:就算我们知道世界建立在虚假(主观)之上,我们仍旧需要相信“正义”、“公平”、“美好”,我们相信这些不是因为这些东西真的真实存在,是因为我们需要这些东西、是因为我们喜欢这些东西,当相信这些东西的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的数字,那这些虚假的东西就是真实存在的。很多东西虽然我们知道永远不可能实现、永远是虚假的,但是,我们需要相信、我们需要主观认为这样值得。


【读后感】书的名字叫《大脑使用指南:其实你活在大脑创造的虚拟世界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