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下谚联》清 王有光 (三)

2023-08-12 14:26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世间无难事 这句谚语有两个意思:一是说“世间无难事,止要有心人。”另一是说“世间无难事,止要老面皮。”有心人因为钻研而得以进步,老脸皮是脸皮老得钻子都钻不进去。 孔夫子不赖学 这句谚语有四个意思: 一,说“圣如天行至健,一无间断,大贤以下不能及也,惟夫子方是不赖学。”(大意是说:天运行刚强至健,没有间断,大贤人以下的人根本无法刚强至健,只有夫子刚强至健,依然不厌倦地在学习。) 二,说“圣无不通,尚不赖学,何况常人而可怠忽乎哉?”(大意说:圣人已经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他尚且还在不厌倦地学习,我们这些平常凡夫可以怠忽学习吗?) 三,是说“夫子虽圣人,亦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故须不赖学。”(大意是说:夫子虽然已经是圣人了,但还是有他所不知道的事,也有他所不能办到的事,所以必须不厌倦地学习。) 四,是说“赖,藉而夫子生而知,安而行,故无藉于学。”(大意是说:依赖、借夫子的教授人们因此而有学识,依此学识而行仁道,所以任何事没有不借助于学习而了知的。) 张天师被鬼迷 这句谚语也说四个意思: 一,是说“天下尽多意外事,天师亦有鬼迷时。是以君子常防小人不逊”(大意是说:这世间所发生的事经常让人意外,捉鬼的天师也会被鬼捉。因而,君子应该时常提防小人使坏。) 二,是说“天师猝然嗣位,法力未必精深,故鬼得而迷之。”(大意说:这位捉鬼的天师被逼上去捉鬼,其实他的法力一般,所以一上去就被鬼捉了。) 三,是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故天师被鬼迷之,无足怪者。”(大意说:魔鬼比道士的法力高十倍,所以捉鬼的天师被鬼捉,有什么好奇怪的。) 四,是说“鬼物最善迷人,适会天师,乘其不备,从而迷之,退而夸于众,谓我能迷天师真人也,何况余子。”(大意说:鬼、妖怪最会迷惑人了,他们遇到来捉它们的天师,会乘其不备,上前把天师捉了,然后在众鬼、众妖怪前吹牛,看看我捉住了天师,其他人更不在话下。) 出卖风云雷雨 世间有人卖风、云、雷、雨,这四样是天地之气,人怎么可能得到并拿出来售卖。 《素史氏》说“这是欺骗吓诈。起大风的时候,比较坚劲的草木,不会随之而动,只有那些稍微柔弱的草木,才会偃仆,这是欺相。所谓的云,是灵巧可玩的东西,它千态万状,让人爱慕怡悦,这是骗相。雷声能震惊世人,它从半空中急速击发,人人震怖,不知如何才好,这是吓相。诈读榨音,通过重压紧催,酒便出浆,菜能出卤,雨相是这样,诈也是如此相。” 不知天地人和 或许有人会说天地人和,有不知道的吗? 《素史氏》说“我就不知道,你来给我说道说道。” 那人说“六六为天,ㄠㄠ为地,四四为人,ㄠ三为和。” 《素史氏》又问“和是什么东西?”那人说不出来了。 按照这个“和”字,其实是“我”字,后来被传讹了。天地,指天高、地厚。人我,是指对待的人我,大自然的化育,多以天地人我为根基,怎么能那么容易就知晓啊!如果是说词牌名,知晓不知晓不重要。 猪也糊木也糊 明季时,有一位知州,每天喝酒做乐,不管民间诉讼案牍,他将这些事让手下吏目去办。而吏目也不明白怎么审查办案,一味的敷衍了事。 当时有人为此编了二句说“知也糊,目也糊。”官方知道后,四处抓捕念诵的人,有回衙役听到有二人念诵,便拘捕了他们。 其中一人说自己在买猪,不知因为猪牙被赚去了多少钱;另一个说自己是买木头,不知因为木疙瘩被赚去了多少;所以二人是念叨“猪也糊,木也糊。”,这是为了脱罪编出来的遁辞,一直流传到现在,竟然成为市井口头语。 你叽呱我叽呱 曾经有回我经过毘陵,一路上听到人说叽呱。问别人,别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去向江阴巩生请教,他说“泰伯到吴地之后,深受当地人爱戴,泰伯一饮一食不敢忘。凡是对自己的称谓,必定涉及国姓,因此说‘你姬家我姬家。’字音相混,一直沿袭到如今。” 白狗赶羊騊里 羊吃草,狗吃屎,岂可入騊? 那是因为有一只白狗,与羊很容易混杂在一起,说“狗虽然是狗,幸而是白狗,便被赶入騊里。” 羊说“白虽然是白,毕竟你是狗,为何趁便赶入騊来。” 狗挨进羊,起初可能是慕羊而跑入羊群中,渐渐它就会开始咬羊,最后败群。在《易·系》里有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目下一言为定 古时候人们称奴仆为嬖,后人隐去嬖为鼻,说久便耳熟,又将鼻用眼下代替,越要避讳越显露。 以前有位执政的高官,一切正言谠论都不听。他有一个奴仆,高官对这位奴仆的话很重视,他提出的意见全部接受。当时人们编一句话说“目下一言为定。”目下,就是眼下的意思。 拳拳在壁角里 张开手指叫掌,卷屈手指叫拳。握拳曲手,这个姿势是用来打人的;握拳曲身,是用来躲避他人的打击。 但是有些人不会打架,往往四面受敌,最好的办法是靠墙壁角,这样就能三面保护住自身,可以对着一面施威,有三招数:一,叫坐马势,如孟之反抽矢,一边退步一面抵挡对方,称为圣人式。 二,叫螳螂势,握拳头曲在二腕,挥动手臂成圆圈状,称为霸主式。 三,叫撒屙势,如蹲站在厕位,这源自黄忠遗矢的典故。 坐马势有气势,螳螂势让人害怕,撒屙势让人厌恶,但都可以抵挡住他人的攻击,此三式已经并入拳经。 还还家门前过 还家,应该是指还他所欠债的人家。但应该还债却不能还,会绕道避开债主的家门,一不小心被债主遇到,便会脸红耳赤。 说“此时我虽然不能还您的债,但我的心没忘记要还债。”回来后想方设法还债,终有一天能还上。 那些无可奈何的人,会每天在债主家门前晃来晃去,债主见了会问“来还钱吗?” 此人说“还”。 债主问“什么时候?” 他会说“我不是每天在你门前。” 主人说“既然来了,进来详聊。” 他说“我只是路过,不必进去了。” 后来再也不会见他经过。 但还是有些人依然天天经过债主家门,债主对他说“每天经过我家门却不进来还钱,还一幅我不在乎的样子,你还像个人吗?” 做此官行此礼 人遵守的礼,其实是为克制自己而礼,不只是遵循礼仪而已。 宰相之礼,在于按照君王的意思,领导百官;要是宰相庸懦而不堪任事,属于非礼。 封疆之礼,在于奖励服从朝廷的人,铲除贪婪冒犯朝廷的人;要是随波上下,属于非礼。 台谏之礼,是忠直敢言;如果像个闷葫芦,属于非礼。 将帅之礼,是为国家不顾个人利益;要是爱惜自己的生命,属于非礼。 詹翰之礼,是恭谨;要是不能润色王道,属于非礼。 守令之礼,是教养一方人民;不能兴民气,属于非礼。 小船傍大船边 指有了倚靠便有恃无恐,而一切祸患生于这个“恃”。 嘉庆二年,松郡蠲漕,各县以为青邑没有潮水涨落,便将空船骈集青邑城外。 到六月中旬,刮起台风,一些小渔船,插泊在漕船的夹道,大风一起,漕船脱锚移动,小渔船被轧,渔妇落水溺死。 有话便长无话短 这句是弹词过接语,是参考《史记》的写作方法,比如管、晏合传,前后有四十年,说起来很长,年份较短的,里面对话多的写长一些;要是说的事中间经过百年,便可一笔带过,中间对话少的写短一些。 卫青、李广分传,中间另作匈奴一传,读者惊叹这富丽的一段,其实他们不知道这其实是卫青、李广的过文,因为二人都是征讨匈奴的人。就如写女娲氏补天,用了很多词语描述彩石,无话撰出有话便长。 《滑稽列传》第一位淳于氏,本是战国人,落句说“后百余年楚有优孟之事。”孟是春秋时人,史迁颠倒为文,将年代中间的无数便佞,概括入饼馅,就如费长房的缩地术,尽收摄入壸中,开史家无数法门。 为人容易做人难 天道利用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人和禽兽都是天所化生的产物。天管理好万物生长,其实也不容易。做禽兽的只需要做为禽为兽这一事就可以,不需要做更多别的事;做人如果也只是做人一事,那与禽兽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做人难的地方。 有人说“我什么都做就是不做人,有什么好难的?”好,你不做人,想作禽兽吗?可禽兽能做到的,你人决不能做到,这做人之所以难就难在这,禽兽都做不成。 有人说“做人难啊,做禽兽有什么好难的,为什么禽兽都做不成呢?” 《素史氏》说“人家禽兽只是禽兽,奈何你就是个人。这就是你现在的状况:成为人容易,做个人难啊。” 上有横梁下有槛 这句是憎恨人的约束语,说某人不知遵守规矩法度。 人的一生从小孩到老人,都是前有所尊敬的人,后有所尊重的长辈,上面有君主、父亲,下有老师、朋友,外面有人议论你,内有夸耀、贬低,这些都是人一生吃的药。 即便后生小子,自己的儿子、弟弟、侄儿,都可能是你的老师,这讲的是有梁有槛。要是上空下洞,好像住在洞穴,跟禽兽有什么不一样。 前无宿店后无村 这是赶路的人在路途上遇到的处境,假设前面有客店,后有村庄,那么继续前进有客店投宿,后退有村庄可以栖身,要是到了前无宿店后无村庄的两难处境,该怎么办? 说“应该悔于始,惩于后,警惕现在。”悔于始,是讲之前不问继续前进哪儿有客店哪儿有村庄,为何冒昧到这个地步。惩于后,上路之后必须观察哪儿有客店哪儿有村庄,现在前无客店后无村庄,怎么又冒昧到这个地步。 这个谨于现在要特别重视:一,要记住东西南北,不要再迷了路;二,要走康庄大路,不能去走那些歧途曲径,这会落入犯法作乱的坏人的算计中。三,要保护好行装衣被,这些东西能御风露。到这个地步也只能如此了。要是不小心出了意外,就听天由命吧。

《吴下谚联》清 王有光 (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