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凯撒大帝
凯撒大帝本名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生于公元前100年7月13日,被刺死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末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49年,凯撒大帝发动了长达8年的高卢战争并取胜。公元前49年,他率军攻占首都罗马,打败了执政官庞培和元老院,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并实行独裁统治。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大帝被以布鲁图所为首的元老院成员刺杀身亡,终年56岁。
凯撒大帝为什么会被元老院成员刺死?这引起了笔者深入的研究,仔细研究凯撒大帝的一生就会发现,凯撒大帝的成功与失败,与晚他1869年之后的拿破仑一世的成功与失败,简直如出一辙!凯撒大帝依靠武力征服了欧洲大陆,改罗马共和国为罗马帝国,成为终身独裁者,后被刺杀身亡,终年56岁。拿破仑一世也依靠武力征服了欧洲大陆,改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成为终身独裁者,战败后被流亡,终年52岁。仔细研究《孙子兵法》后就会发现,和拿破仑一世一样,凯撒大帝的成功源于他遵守了《孙子兵法》,他的失败在于他违背了《孙子兵法》。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这在凯撒大帝指挥的比布拉克特战役得到验证。比布拉克特战役是让凯撒大帝威名震欧洲的关键战役,凯撒大帝率领2 万多罗马共和国的军队战胜了30 多万的高卢军队;也是长达8年的高卢战争之首战。战争中,凯撒大帝率领5 个罗马军团日夜兼程,不知疲倦地追击厄尔维几人,很快就追上了他们。厄尔维几人万万没料到凯撒会带兵追赶,正当他们横渡阿拉河并已渡过三分之一时,凯撒大帝率军赶到。“乘其半渡而击之”,凯撒大帝的攻击,使约四分之一未及时渡河的厄尔维几人,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攻击。之后凯撒乘胜继续追击厄尔维几人,当追到离毕拉克德镇仅18 英里时,罗马军队遭到了厄尔维几人的突然袭击。凯撒大帝面对危险镇定自若,他让卫兵把战马牵到面前,对罗马士兵们发表演说:“当我在这次战役中获胜的时候,我将骑着这匹马去追击敌人;但在此时,让我们徒步去和敌人作战吧”!罗马士兵们在凯撒的鼓舞下,斗志高昂地投入到残酷的博杀之中,并终获全胜。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这就是凯撒大帝被刺身亡的根源所在。罗马共和国实行的是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元老院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一年选举两名,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男性平民和男性贵族构成。凯撒宣布成为终身独裁官之后,即在公元前44年3月15日,一群元老们恳请凯撒大帝到元老院去读一份陈情书,陈情书希望凯撒把权力交回元老院。元老之一的卡斯卡趁凯撒把外套脱下之时,突然拔刀刺向凯撒的脖子。凯撒惊觉并反击,卡斯卡转向其他元老们求助,布鲁图斯等元老们一齐用刀刺向凯撒。凯撒想要脱跑却摔倒在地,最后被刺身亡,终年56岁。
早于凯撒大帝445年的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已经告诉世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凯撒大帝近乎耻辱性地死于内讧,证明了他在“智、信、仁”上的不足,他和拿破仑一世一起被称赞为西方世界“四大军事统帅”是言过其实,他们较之乔治·华盛顿将军的丰功伟绩更是差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