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
没有一个时代比如今更需要保持学习,终生学习应该是每个人永恒的追求
什么是学习呢?
学习,即“学”和“习”,“学以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能很多人觉得是废话,仔细想想,能做到的人真不多。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呢?为什么要学习?如何学习才是正确的,它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将用我自己的思考给你们(同时也是我自己)一点点启发。
学习不应该以学习为目的,不能为学而学。听上去好像有点绕,什么是为学而学,打个比方,为了考试得高分而死记硬背,这种学习就没有任何意义,书本一丢,你这辈子都不会再想起它。当然学习的目的因人而异。我这里说的学习,具体来说,是一种广义上的学习。这就将引出我下面的结论,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学习的本质是锻炼思维力
在认知神经学科领域,我们的大脑被认为是无数个神经元组成的不同脑区的集合体。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连接节点越多,大脑越发达。而触发多个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趋势,就是学习。学习有很多种形式,不论是读书、听讲座、观看视频,这些行为都会加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学习越频繁,连接越复杂,脑子更聪明。聪明在我这不仅仅代表能对问题提出正解的能力。我认为是一种对复杂信息抽丝剥茧,对开放性问题能探究其本质,对任何事物都有高度的抽象、类比、推理的能力。
如果你认为学习仅仅只是学习知识,那就大错特错了。万事万物都可以称作学习:小孩子牙牙学语,盲人通过指尖触感学习盲文,红酒品鉴大师通过舌尖学习酒的酿造文化,木匠通过锯子学习不同木材的纹理。这些行为刺激不同的脑区,建立不同的神经元连接,都可称为学习。
但是我们普通人一辈子并没有那么多机会通过体验各种生活方式来学习,老子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已有涯随无涯,殆矣。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认为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健身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加选美比赛,所以阅读的目的也不应该是应付考试。健身是锻炼身体的肌肉,阅读是锻炼大脑的肌肉。
上面这句话是我自己的感悟,你可以随意引用。正如我说的那样,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大脑肌肉的发达,培养思辨能力,激发创造力。就像很多健身爱好者,每天铁打不动的去健身房撸铁,几年下来,就能练就一副钢铁般的身材,他们的目的都不是参加比赛,纯粹是爱好,以此来保证每天的精力和良好的身材比例。我曾经在健身房遇到过一位60多岁的大叔,初次与他相遇时,完全看不出他已经坚持锻炼30多年了,不论从心态上还是身体上,哪怕是肤质,和他的实际年龄起码相差10岁以上。说回到阅读这件事,其实和锻炼一样的,神经元在脑内一次又一次匹配合适的突触(神经元之间连接的介质),最终织成一张庞大的“思维网络”,这过程非常缓慢。但正如健身给人身体上带来的效果一样,阅读同样能给大脑带来本质的改变。就好像现在这篇文章,我从一个没有逻辑思维的人,到能够输出一篇结构清晰,旁征博引的文章,源于我坚持读书2个月。可想而知,如果我能继续坚持10年甚至20年,这效果将是多么惊人啊。所以建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读书或者健身的习惯,当然两个都有最好。
阅读仍然是这个时代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为什么我会坚持阅读而不是看视频,听讲座,学习在线课程呢?虽然互联网技术普及度很高了,人人都可以通过一部手机享受世界上很多免费的知识。但我依旧认为这些知识(尤其是视频)是最容易让人忘掉阅读给人带来的效果的。
快节奏时代,一切以效率为先。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资本激励着创作者生产容易让人上瘾的内容,制造知识焦虑,尤其是“三分钟读完一本书”“10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这种内容正中了很多没有时间学习但仍然希望保持学习的上班族的下怀,包括“倍速播放”功能。好像这个时代所有都东西都必须快,“快餐文化”随之而起,甚至连作家一辈子心血写的作品都想通过3分钟快速吸收。但是很多人恰恰并没有学到东西,反而让自己变得越来越无知,越来越麻木。
我非常喜欢表演,我曾经拿过上海国际喜剧节表演赛冠军,我表演的节目是一个话剧。我上台表演话剧已经有6年的经验了,都是工作之外自己抽时间排练的。

为什么要说这个事情呢,这就要说到表演中的节奏感了。我们在舞台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停顿,每个音乐的快慢都是有根据的,它必须以那个节点、速度、情绪出现在那里,或早或晚都会对整个作品都有影响。我再举个例子,生活中,同样一句话,说的快或慢,早或晚,声音大或小,对结果都是有不一样的影响的。比如说,你的家人刚从病床上醒来,你要说:你怎么样了,还好吗?你可以演练一下,这句话用低声慢速和高声快速两种方式表达,对于整个语境以及对方心理感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稍等10秒,你自行感受一下)我想你已经大概知道答案了,表达方式不同,结果也完全不同。我们再说回到“快餐文化”这个主题,不论是拆书,还是“倍速播放”,其实都是对原作品的浓缩,本意上是希望快速吸纳,但是对作品本身,也丧失了很多情感和内涵,而恰恰是这些东西,才是任何书籍、电影、作品的点睛之笔。有些人说,你讲的不对,你这个情况只适用于文学类作品,对实用类、哲理类、逻辑推理类作品不适用。那你就又错了!在这类作品中,别人帮你归纳好的信息虽然是重点,但是少去了很多推理过程,你并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没有学到思维方式,就算记得结论,也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没有变通能力。
以上就是我说的,为什么一定要阅读,而且必须是亲自阅读。自己阅读的才是一手信息,别人归纳好的二手信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就好像叫了一个外卖,和自己下厨比起来,虽然最后都吃进去被身体吸收,但是只有你自己亲手做过,才知道用了哪些食材,放了哪些调料,需要做多久。
保持正确的学习心态,万事万物皆可学习
学习并不仅仅是学生时代应该做的事,学校也不是学习的主要场所,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学习越来越成为每一个高素质有梦想的青年人应该遵循的基本日常。保持开放的心态,生活中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对象。比如学习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客户谈判,如何培育植物,如何做饭,如何游泳,如何培养一个好习惯……你会发现,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上文所说的阅读这件事,也不单单事书本,可以是人,环境,趋势等等。如果带着这样的思维去看待世界,我们会逐渐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去一探究竟,而且学的越多,也会更加自信,生活也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