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胜战要诀,让你游刃有余击败敌人 | 白话《虎钤经》04
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 均州参军等职。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库全书》等刊刻本。
北宋许洞是一位北宋前期军事理论家,生于976年,逝世于1015年。他字洞天,出生于吴郡(今江苏吴县),父亲是太子洗马许仲容。许洞从小就对弓矢击刺技艺很感兴趣,成长后努力学习,尤其精通《左氏传》。他在咸平三年考中进士,担任雄武军推官职务。后来,他回到吴中(今江苏苏州市)定居,并以酣饮为乐。有一次,他从民坊贳酒,写了一首名为《酒歌》的长诗,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看,并捐钱来支付酒费。此外,许洞还著有《虎钤经》二十卷,于景德二年献给官方。他还擅长写辞章,并以才华横溢而被人称赞。有一次,他与几位诗僧比赛创作,约定不能使用某个字,据说这个字涵盖了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等。所有的僧人都无法写作,而许洞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许洞的成就被广泛传颂,他的作品至今仍有一些传世之作。
十可击第二十四
敌人迷信多做祈祷的,必然心存疑惧,所以不能任用人才,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人只贪图天时对自己有利,而选择有利的地形,观察云气,不顾及地形的险峻或平坦,不弄清人心向背,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人只以占据有利地形为条件,而不能整顿军纪号令,严加戒备,使部伍保持整齐划一,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人结营布阵,如果经常变更调动,说明它心中多疑,有恐惧情绪,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人的军官和士兵言谈不能守住信用,不讲实事求是,做的事情多出于利己的目的,下面的官兵怨声载道,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方将帅和官兵狂妄自大、傲慢无礼、目空一切、轻率浮躁,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方奖赏和惩罚混乱无章,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方将帅对部下漠不关心,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方部署的四个要地,四面之间都有通行的山道而没有防备,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敌方主将驾驭部下的方法没有礼数、不讲章法,这种情形下可以攻击。
五不可击第二十五
两军相距只有数里,发现敌人军力不济,斗志不坚,号令不严,大家都认为敌人可以攻击,但我们还不知道敌人所据的地形如何,有的地方是洼地、水沟;有的地方是曲曲弯弯的道路,使地势的高低、凹凸和树林草丛相互影响。我军应当考虑到敌军为求我军注意其表面而隐蔽其精锐部队的情况,或者以小部队隐蔽其战斗力强的部队,而其战斗力弱的部队暴露于明处;或者以小部队隐蔽其战斗力强的部队,而其战斗力弱的部队暴露于明处;或者以小部队隐蔽其精锐部队,而将战斗力弱的部队暴露于明处。如果敌人长久不退,必然有阴谋,这就不能攻击;刚一交战,敌人就放弃其鼓、旗、武器、车马急速逃走,不要去追击它,必定有埋伏;我方被俘士兵被敌人释放回来,或捕获敌方被俘士兵,他们都向我方泄露了敌方的情况,就不能相信他们的话而攻击;敌人借我方被俘士兵向我方泄露敌方情况来诱我方出击的,就不能攻击;敌人借我方被俘士兵向我方泄露敌方情况来诱我方出击的,就不能攻击;敌人向我发起进攻时,是依靠天时和有利地形向我施加压力,因而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这时与其交战必对我不利;敌人逼近我方死绝之地而摆开阵势准备与我方决战的,就不能攻击。
五异第二十六
姜太公说:智慧与众相同的人,不能当老师;技艺与众相同的人,不是一国的技术工匠。没有比不期而动的举动更神妙的了,没有比无意识无准备而破敌更大的胜利了。孙子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他所持的部队和对方都不同。用兵打仗所不同的地方,是使部队不同的指挥号令,主要有下列五种情况:一是险阻地形,二是部队轻装,三是部队处于危机,四是部队愚顽,五是部队畏怯。处在死路和深谷、残破的营寨和山林幽暗处、民众或死亡线上和两旁有险阻而又无人防守的地带,以及陷于死地的败将士卒所在的地方等,是众人视为险恶的地方,而我要在这种地方安置我方精锐部队固守阵地,而表面看来却显得散乱不整的样子,以此诱惑敌人;而在内部,却要修整部队的行列,作出一定的准备,使敌人产生惧怕的心理。敌人既已看出我方处在险恶的地形和显露出不整齐的队形,就用出其不意的行动来冲击他;用突击部队进行骚扰,这样就可以取得险恶地形的效益了。
当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而从正面进行抵抗,必然会精疲力尽,粮食也会断绝,虽然有险阻的地形可以利用,但在我方已经没有取胜的可能了。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激励全军将士,严明纪律并实行厚赏,命令他们不怕牺牲、奋勇作战;另外再用少数的兵力去牵制敌人正面主力部队,使其不能分兵去侧翼攻击我方;然后我方主力就可以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就是所谓轻兵的用法。当处于穷山恶水、出路被堵死、地形极其险要、直冲其要害而又难以割舍的地区时,处于反攻的态势时;就要用出奇制胜的战法,从敌人没有预料到的方向进行突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就要用快速勇猛的行动去决战它。这就是所谓使用处于危险地形的部队的方法。
当敌人用间谍来侦察我方情况时,我就装作不知道而按兵不动;当敌人用试探性的进攻来侦察我方情况时,我就装作没有准备而暗中设伏以待。使敌人认为我方软弱无能、毫无准备;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这就是所谓使用愚顽部队的方法。当敌人派出侦察部队到我方来时,就装出退缩守壁的样子;当敌人派出使者到我方来谈判时,就用谦卑的言辞、低姿态来取得他的好感。敌人就会认为我方畏怯软弱;就要利用这个时机以利引诱他;用卑微的态度去取信他;使他麻痹骄傲起来。这就是所谓使用畏怯部队的方法。
这五种方法就是与众不同的反常的做法。当敌人认为我方是处在险恶地形时,我就利用他对这种地形有利的情况去攻击他;当敌人认为我方轻装部队战斗力弱时,我就利用决战的有利时机去攻击他;当敌人认为我方处于危急状态时,我就利用安定的情况去攻击他;当敌人认为我方愚钝无能时,我就利用他的错觉去攻击他;当敌人认为我方畏怯软弱时.我就利用他的麻痹心理去攻击他。所以姜太公说:不能随意改变作战计划和策略,否则就不能取得奇妙的战果了。
五机第二十七
第一是地机,指的是在布置营寨和阵法时,要选择关键的地方,如要害之地,这样可以使得敌人处于不利的位置。如果敌人试图逆动,我方则顺势而为,利用地形的优势。
第二是事机,指的是仔细研究敌情,根据敌人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以适应敌人的情况。同时,要欺骗敌人,让敌人不知道我方已经察觉到他们的行动。
第三是势机,指的是鼓舞士气,让少数的士兵能够发挥出多数的战斗力。这种势机可以产生如雷电般迅猛的威力和名望,使敌人无法阻挡。
第四是利机,指的是在粮草和马匹等物资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来打击敌人。同时,还要占据敌人境内的粮道等要地,以此来控制敌人的行动。
第五是神机,指的是通过伪装和欺骗让敌人无法了解我方的真实情况。这种神机可以让敌人失去对我方的了解和控制,从而取得胜利。
在战争中,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这五机,就可以攻城略地,取得胜利。
被围第二十八
首先,如果存在以下三种情况,那么就应当坚守:外有援兵。如果外部存在可以支援的军队,那么就可以坚守。士气高昂且粮草充足。如果有士气高昂的士兵,且粮草等物资储备充足,那么也可以坚守。城池完好且人民富裕。如果城池坚固完好,而且人民富裕,那么坚守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如果存在以下三种情况,则应当决战:外无援兵。如果没有外部的支援,那么就应当选择决战。兵强马壮且武器装备精良。如果有战斗力强大的士兵和马匹,以及精良的武器装备,那么就可以进行决战。城池残破且军民疲惫。如果城池破损不堪,而且士兵和民众都已经疲惫不堪,那么决战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对于坚守的情况,许洞提出了两种策略:
尽全力防守。如果无法获得外部的支援,那么就应当等待敌人的松懈,然后出奇制胜进行战斗。
被围攻时就立即战斗。如果已经被敌人包围,那么应该立即进行战斗,因为包围过久会使得自己更加疲惫。
对于即战的情况,许洞提出了三种敌人可能的行为和自己的应对策略:
敌无故开围一角者,有伏也;这时应该谨慎备战,小心敌人的伏击。
退围数里者,谋也;这时应该小心敌人的计谋,不可轻易追击。
示以老弱者,诱也;这时应该小心敌人的诱饵,不可被敌人轻易诱骗。
可以急备者二:敌攻其西,谨备其东一面皆如之;当敌人攻击我方一侧时,应该迅速备战,防止敌人从另一侧进攻。
敌示以闲暇者此必缓我而欲求懈,阴将冲突也。如果敌人表现出轻松自在的样子,可能是想要放松我方的警惕性,然后再进行突袭。这时应该高度警惕,做好防备工作。
围寇第二十九
在城隍垒堡中与敌寇交战并被他们围困,这样过了数旬没有变化,这不是打败敌人的正确战术。如果包围圈内的士兵马匹精壮、兵器锐利、粮草充足,并且有外面的援军可以等待,那么应当堆起土山、挖深渠道、修筑工事,在离围困圈百里左右的宽阔道路上,修筑道路和准备渡河工具。人数不一定要多,根据当地条件大小而使用。要派遣轻装的部队,分头来回提举,一遇到紧急情况就进行援救。如果围困圈内的敌寇陷于困境,担心已被守卫就不能再生出其它计谋,那就在我的部队驻扎的地方埋伏精兵,等待敌人(所说的敌路,是说敌人的要塞及归路)。我方本来的围困一定要三面包围,兵士要严格警戒,打开一个缺口,让敌人觉得有逃生的路。如果敌人不逃走那么就开战(在围困中的敌人一心死守,出来后则人心散乱各自寻求生路);敌人如果逃走那么就埋伏的部队出动追击,这样战斗就会使敌人的斗志散乱,这样我方才可能取得胜利。所以围困敌人的战术,不应当只坚守等待。《易经》上说:处于困境时要变通,变通了才能通达。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
防敌第三十
深入敌方境内,发现没有人迹,这时不能轻易行动,因为这可能有埋伏。此时应该仔细观察四个方向的云气,秣马厉兵,披甲待命,寻找结营之地。在营地周围几里之内,安排精兵强将手持强弩利盾,多陈列战鼓。一旦贼人突然袭击,就以击鼓为号进行反击。如果贼人攻击卫兵,则中军派轻兵增援。如果贼人攻击中军,则从四面围攻。中军要坚守阵型,等待变化。如果贼人退却,我军就随之退却,不要逼迫他们。
中军要随着贼人的行动而前进。在敌境驻军,有空闲就要喂饱马匹,不定时,以防备不测的敌人。所经过的地方如果遇到平川大泽,就要分五个方向派兵,左右前后的人数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但大军的中心不能离中军太远。大将军处于中军,随军的粮草也处于中军,赏赐的物资也处于中军。如果地形是山川险狭,则左右两军的前后部署可以保持不变。与贼人相遇时,不能仓促之间就惊慌失措,应当保持警惕并严格戒备,让士兵们像面对大祭祀一样庄严。听到鼓声就前进,听到鸣金就停止。
不闻鼓声和鸣金声,就要像水一样平静。即使让士兵们奔冲驰突,也不能妄自行动。为什么呢?因为深入敌方境内作战,与普通的战斗不同,地形我不仔细研究它的逆顺情况,丛林我不清楚它的厚薄。而且要在阵中坚固大阵,多次派出奇兵,左右掩袭驱逐,有利的就前进,不利则立即停止,掠夺敌人物资,杀伤敌军人员而已。这些都是深入敌境作战的方法。如果不事先做好准备等待敌人,就一定会受到惊扰、阻挠和抢劫的困扰。这怎么能不谨慎呢!
候敌第三十一
两军尚未交战,先要预先察明敌情,这样,对敌军的将领和才能便可以预先了解。敌人如有勇猛而轻死的,就可以用伏击来引诱它;敌人如有明智而迟缓的,就可以用急促的战法攻击它;敌人如有擅长速决而兵法不精的,就可以用计谋分散它的兵力;敌人如有缓慢而精明的,就可以抗击它;敌人如有自大自夸的,就可以用离间的方法;敌人如有诚实可靠的,就可以用欺诈的方法;敌人如有怀疑多虑的,就可以用离间的方法;敌人如有仁爱讲信义的,就可以用挑衅的方法;敌人如有贪婪卑鄙的,就可以用贿赂的方法;敌人如有粗疏轻敌的,就可以用夺取的方法;敌人如有廉洁好名的,就可以用污辱的方法;敌人如有害怕鬼神的,就可以用惊吓的方法;敌人如有性格懦弱而善于用人的,就可以用欺诈的方法。对于上述十五种情况,都能明察并利用的话,打败敌人就没有疑问了。
士卒使用不定时,可以出击;马匹没有定时喂食的,可以出击;营地没有出入方便的,可以出击;营栅内传令混乱喧哗不止的,可以出击;大营没有水源溪涧的,可以出击。对于这五种情况,能够明察而加以利用的话,战胜敌人就没有疑问了。孙子说:预先察明敌情而掌握其动静之理的,就是指这些方面。如果不能预先察明敌情,轻率同敌人交战的,就等于拿全军去冒险。
追敌第三十二
敌人既然已经失败了,可以追击的有五种情况,不可以追击的有六种情况。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解释为:敌人如果还有锐气,可以追击的,是第一种;敌人如果步兵和骑兵队形混乱,奔走的多有跌倒,不能保持队形的,是第二种;敌人如果奔向自己的家乡,逃向自己的城邑,是第三种;敌人如果丢失了装载的军用物资,兵器收拢不起来的,是第四种;敌人的主将已经战死,是第五种。同时如果敌人虽然失败了,但锐气并没有减少,这就不可以追击;敌人经过的地方山水深险,忽然断绝,这是担心我们追击;如果敌人败走时行列不乱,队伍不散,这恐怕是另有图谋,千万不可去追;如果敌人奔走跌跌撞撞,行走困难,这一定是饥饿难忍了;如果敌人逃走的道路上两旁有山陵和草木,敌人在里面奔走如故,这可判断他们已经没有退路而一心寻死了;如果敌人逃走时走入绝路,困兽犹斗,必然殊死战斗。因此对于这些可追击的情况,应当急速追击;对于不可以追击的情况,应当按兵不动,坚壁自守,静观其变。这样一定能从有利与不利的形势变化中得到好处。
诡敌第三十三
战争,是诡诈的行为。军队行动如同卷轴一样变化无常,即使是天地鬼神也无法推测出其行动的规律。所以,同敌人作战的方法,其中的策略有两个:当敌人使者到来时,我用权臣私下送礼来试探他,以丰富的宝物和公开露面的货物来诱惑他,以结交使者的办法来迷惑他。在他已经相信我不再怀疑他的情况下,我用愤怒来迷惑他,又用国家机密的事情泄露给他,这样,一旦机密泄露以后,我就反过来构造敌人的间谍,估计他不会怀疑我是在欺骗他,于是我就同敌人内部的人取得联系,把进攻的时间和地点都告诉他们,作为内应。等待约定的时间到来时,我就用精锐的士卒出其不意地进攻他的空虚之处,从外部进行策应。这是第一种策略。招募勇敢的人作为间谍,一旦发现敌人有弱点就装作愤怒的样子鞭打他,使他出血,然后暗中让他逃走并流亡到敌方。同时又把他的妻子和孩子抓起来,让他明白并因而产生怨恨。我用机密的事情告诉他,使他传到敌人那里,诈称在某时将向某处加紧用兵。我方则在暗中做好准备,按照间谍传出去的消息按时出兵袭击敌人。这是第二种策略。这些都是用奇袭取胜的方法,是军队作战的重要要领,对此不能不仔细研究。
困敌第三十四
敌人如有谋略之臣,就要离间他;敌人如有积蓄的物资,就要设法焚毁;敌人如有种植的庄稼,就要拔掉;敌人如有百姓,就要强行俘获他们。暗中贿赂敌方官兵,让他们推荐美女迷惑敌方官兵,献上良犬骏马以动摇敌方官兵的心。用各种办法使敌方官兵疲劳,使他们内外受困。这样,敌方国家就会懈怠,然后就可以举兵进攻,就可以不劳而获,建功立业。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总是策划使敌方穷于应付,以逸待劳。如果敌方穷于应付,我方就从容不迫;我方以从容不迫的军队打击穷于应付的敌军,还有不能战胜的吗?
周备第三十五
在一个地区、一个边界之内、一个城市之间,分派军队把守。在战略要地则集中优势兵力实施防卫,根据人数多少,分别布置步兵和骑兵。中军主将所驻扎的地方,外面都环绕排列着营阵,所防备的地方不得空虚。如果敌人来袭击,四面都进行救援。情况紧急时,就引领中军主将的兵力前往支援,内外呼应互相救援。考虑到敌人攻击我方某一处,就在左、右布置营阵以保护防卫。
远近第三十六
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要使虚变为实,就要以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诱导敌人;要使远变为近,就以各种假象来欺骗敌人;因此,无论是远是近,其具体方法可归纳为六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会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或虚张声势,或暗中行动,或故作疑兵,或正面进攻;用小利引诱敌人,暗中设计,或者扰乱其阵脚,或者离间其军民;以逸待劳,然后集中兵力出其不意地进攻;采用这些办法使敌人的兵力空虚,而后乘机攻打。这是第一种方法。
如果所面临的敌军据守在深山大河、森林茂密、地势险要之处,难以在短期内攻破,这时就应先驻扎下来修筑工事,再利用山林中丰富的木材造船、修桥,同时把水路也拓宽。这样做就会给敌人造成我军一定要从这里进攻的假象,敌人自然会在此处严密防备。但是一旦无法完成这些工作而立即放弃进攻的打算,这样便可让敌人放松戒备,我方却可乘机而入。这是第二种方法。
在决定进攻的地点时,要设法断绝敌人的增援道路。当敌军得知我军要进攻某一方向时,必然会从这一方向增派兵力进行防守。这时我方就应秘密派遣精锐部队绕到敌军没有防备的地方进行袭击。这是第三种方法。
如果敌军占据了险要地形并截断了我们的去路,这时就要用假象来欺骗敌人,使敌人误以为我方将发起进攻,因而疏于戒备。等到我方大部队一到,立即乘机发起进攻。这是第四种方法。
如果敌方兵力不足、地形不利,就应立即将其围困并迅速加以消灭;如果敌方兵力强大、地形有利,则应暂时撤退并设法分散其兵力。这是第五种方法。
如果敌人没有做好准备而我方已经做好了准备,就应该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如果敌人已经做好准备而我方没有做好准备,就应该设法避免与敌正面交锋。这是第六种方法。
再令轻装精锐的部队从小路使用绳索以助渡,出其不意地进攻,我即令大军从正面迎击。这是第二种方法。两军对阵,敌人鸣鼓挑战,我军不应,待敌久而怠,这时我则慢慢后撤,待敌人来逼迫我方阵形,就迅速派出骁勇善战的将士冲击敌军心脏,后面的部队则扩大两翼从侧面进行配合。这是第四种方法。战斗正处在胶着状态时,暗中派出奇兵分左右两翼,从后面突然袭击,使敌军外线崩溃而内部震惊。这是第五种方法。在敌军作战的时候,我军则在后面以精兵埋伏,不竖旗帜、不敲战鼓,只以强弩、剑盾、戈矛藏伏在隐蔽的地方。等前线作战命令下达后,伏兵突然出动,以强弩射击敌人后便立即麾旗指挥,前线部队则向两面夹击敌人,装作失败诱敌来追,待伏兵齐发就攻击敌人。这是第六种方法。这六种战术都是以表面上的佯攻行动来迷惑敌人,而实际上是想从远处取得胜利。像这样的战术才是奇正结合的谋略。孙子说:军队用正面的兵力来牵制敌人,用奇袭的兵力来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