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ir Max 还能持续进化?迎合增高潮流,漫步云端 | XKiX

2022-09-23 14:14 作者:XKiX型库  | 我要投稿


相信很多人对于球鞋最初的认知里都离不开这样一个词汇,气垫。


从鞋底的小开窗开始,可见气垫就成为缓震的代表作,是通向云端的期待。1987年,Tinker Hatfield首次将Nike Air气垫展示了出来,推出了Nike Air Max 1。一次小小的创新,将Air Tailwind中的微型气囊展现给大众,虽然缓震的效果并没有太多的提升,但是设计上的创造力最终推动了Air气垫的发展。35年前设计过开窗的Tinker应该也不会想到可视化气垫会走这么远,在今天依旧不断的进化。

增高球鞋是近几年的一种趋势,Nike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迎合了这次的潮流,并且又一次用Air Max缓震结构突破了人们的想象。首次看到这双球鞋的时候,会质疑这双球鞋的真假,这双Air Max Scorpion用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充气量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气垫的认知,这一次真的有踩在空气上,漂浮起来的感觉。


从建筑上获得灵感的Air Max延续着结构设计的传统,35年来尽可能的不断突破,加入颠覆性,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对这种略显浮夸的创新产生关注。在这个方向上,Nike至今来没是失败过。历史上,每一款旗舰鞋款都尽量做到变革,一个是体积的突破,比如Air Max 93上巨大的后掌气垫单元,Air Max 97的首次出现的全掌气垫,或者是融合创新科技的调整设计,1998年Air Max Plus实现了这个目标。

但是过了千禧年之后,Nike将注意力转移到Shox和Zoom等创新产品的打造。Air Max系列也走上了一条每年升级,但是仅仅只是微调的保守路线。2008年之后,Nike更是不断的研发Lunar等可持续的发泡材质,为后续的材料缓震打下基础。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Air Max受到关注的更多是复刻产品线,复古开始流行,人们对曾经的历史更感兴趣,比起现代Air Max的运动风,Air Max 1和Air Max 90等产品更适合日常搭配。一度看起来食之无味的年货Air Max在2017年开始革新,用VaporMax给所有竞争对手一次有力的反击。

当人们已经遗忘了踩在云端和将空气装入鞋底的梦想,认为Air Max已经进入暮年,无力和现代球鞋缓震相媲美的时候,VaporMax适时的出现了。通过释放气垫的框架,营造一种在空中跑步的概念,半透明的气垫单元看起来就像是在漂浮。


全掌气垫的设计在千禧年已经进入到瓶颈期,Nike的研发部门用了七年的时间最终带来了VaporMax,这对于Air Max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转折点。


Nike并没有放弃对于Air Max系列的研发,如果说VaporMax考量了设计和性能,那么全新的Air Max Scorpion可以说是将经历完全运用在设计上,超大的尺寸比起曾经的VaporMax更有漂浮感。同时,我们可以在谁上找到一些来自VaporMax的线索,就是去框架的设计方式。虽然都是无框架的设计,但是与VaporMax的连接方式不同,Scorpion以复杂的几何形态取代传统的单管结构,同时将脚掌和气垫之间的接触点进行点对点的设计,实现类似活塞的能量传导,提升舒适感。

抬高的气垫单元在容量和造型上都达到了全所未有的激进,可以保证穿着上舒适的脚感和出街的吸引力。与此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球鞋偏向日常使用,不要对性能有过高的要求。

Nike Air Max Scorpion的鞋面看上去和之前的VaporMax很相似,却是崭新的Chenille Flyknit鞋面科技,为了配合全新的气垫系统而做,由两条扭曲的横向主纺线和垂直的短纤维组成,让整个袜套式的鞋面更加的贴合,带来裸足的感受。

Air Max是图腾一样的存在,不断变化设计,增高,装入更多的空气也许就是人们所期待的样子。我们无法知晓,在如此疯狂和夸张的设计之后,Air Max是否还有进化的空间。也许有一天Air Max带给你的并不仅仅是柔软,而是可以摆脱一部分地心引力的漂浮感。






Air Max 还能持续进化?迎合增高潮流,漫步云端 | XKiX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