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译练习】《剧终如期而至(思い通りにエンドマーク)》 30
斎藤肇 著
30
霎时间,宇城双目圆睁,一脸想要弄清眼前那圆圆的东西究竟为何物的表情。
短暂的迟疑后,他似乎留意到了我的存在。
“没事。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可认识你。宇城救。你在电视台的案件报道上露过一次面,对吧。”
不过学长全然没有要察言观色的意思,继续开口道。
“噢对,忘了自报家门,我名叫阵内龙二郎,干的是侦探的行当。”
突然间装腔作势了起来。可他的嗓音却有些颤抖。
这番话让宇城脸上的表情转为惊讶。理当如此。毕竟谁能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洋司,这是……”
眼前是颗浑圆的球体。宇城将目光从被撑得面目全非的赤富士上挪开,看向了我。
我对学长将宇城视为凶手一事早有察觉,可这种场面却是我始料未及的,眼珠子止不住地发颤。
“哈哈哈,想跟我装蒜是吧?是啊,这才是凶手该有的反应吧。只可惜,你骗不过我的眼睛。证据已经确凿无疑。”
总之他应该是打算把自己想说的台词全都说上一遍。神情略显羞臊,就像在奋力饰演心目当中的名侦探。
“麻烦你适可而止,我不会陪你演这出闹剧的。”
“很好……”
学长完全是在自说自话。
“什么意思?洋司,这是怎么回事啊?”
“你的反应非常正确,全都是一个凶手该有的样子。我说的好,就好在这点上,你还不明白吗?”
我突然感受到了从学长的背后释放出气场与压迫感。尽管行事荒唐,但他似乎对自己在做的事有着相当程度的自信。不,这并非寻常的自信,而是不容置疑的确信。
也许,可能是真的呢……我终究无法像他那样笃定,可身旁弥漫起的空气却让我也萌生出了同样的猜测。
“对不住了,你就稍微配合一下吧。”
我对宇城说道。
我分明看见了宇城瞳孔里燃起的怒火。可是,万一被学长说中了呢……
“老实说连我都忍不住要多夸上你几句了。亏你能琢磨出如此精妙的作案手法。要不是有我,这案子搞不好就真成了完美犯罪。”
宇城一言不发。
“哎呀呀,真是前无古人的奇案啊。能碰上这等案件,我简直是撞上大运了。
我说,这起案子全部都是由你一手策划的吧。”
学长那矮小的身材仿佛突然间变得伟岸了起来。圆润程度倒是没什么改变。
“你想说什么?”
宇城的声音在颤抖。
阵内学长淡然一笑。
“我说得够直白了吧?全部。关于这起案件的全部。就连让这位糊涂的大垣侦探破案也在你的计划之中。”
宇城瞬间脸色大变。我一时无法领会学长话中的含义,因此也未能理解宇城愀然色变的理由。
可就在下一秒,我将惊叫声咽在了喉底。惊愕。这句话语中蕴藏着足以颠覆我一切想法的冲击力。
我陷入茫然。
“让我破案也在计划之中”。话语背后的含义太过重大,剥夺了我的思考能力。
“如何……”
阵内学长像是稳操胜券般得意道。
“为什么。”
宇城似乎是竭尽全力,才挤出这么一句话。不过光是看他的表现,就明白学长的话显然击中了要害。
我终于意识到,原来学长是刻意采用了这样的手段。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毫无征兆地冲到面前,戳穿了自己的痛处,任谁恐怕都没有办法无动于衷。所以他才会选择突然袭击式的战术。
阵内学长轻舒了一口气。他先是缓缓抬头望了望天空,随后眯起双眼看向宇城。
“简直是绝妙的创意啊。导演案件,展示谜题,策动侦探解谜,诱导他得出错误结论。说是完美犯罪都不为过。
而且,你的计划成功了。
所谓的完美犯罪,类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最最普通的完美犯罪就像是一道绝对无法被解开的谜题。
但这类完美犯罪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因为谜题生来就注定要被破解。因为一道谜题既然能被人为创造出来,就一定会被解开。
而这就是你所构思的完美犯罪其独到之处所在。因为在你的计划中,谜题是会被解开的,案件是会被侦破的。
密室之谜。谜题一旦被解开,它便不再是密室。所有人都了解到密室是如何构建而成的,而不会去思考。
所以在案件一度被侦破的当下,它便成了完美犯罪。再也得不到进一步的解决,也抗拒被任何人解决。
每个人都知道凶手是角馆俊之先生,知道他为什么是凶手。所以,不会再有人去琢磨这起案子吧。毕竟看见这小子的精彩表现,大家都心服口服了。
谁也无法破解的罪案即为完美犯罪。而谁都无意去破解的罪案,又何尝不是一种完美犯罪呢?”
学长朝我盯了一眼。
“为什么说你的创意是划时代的,理由几乎全都集中在这点上了。还要补充些什么的话,我想说你很高明,从一开始就想好了让谁来破这起案子。
起初你就决定让大垣来扮演侦探的角色,为此给他准备了量身定制的案件。
情景、状况和人员都是诱导他这个推理迷上钩的鱼饵。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了。
既然设计出这样的案子,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会不会出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做出一番让你始料未及的推理。另外,案件无法被侦破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千方百计才将某人推上凶手的位置,要是没人能发现,岂不是功亏一篑吗。
为了规避这种情况,你必须在封闭条件下作案。假如警方介入,在科学系统的刑侦手段下,你的计划可能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露出马脚。这是你无论如何都要避免的。
召集必要人员,再把他们孤立起来。呵,安排得井井有条啊。
不过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也成了最根本的理由,让我确定你是凶手。”
对啊,他从未向我解释过自己为什么能确定宇城是凶手。向作者发起挑战时,难道不需要说出指认凶手的原因吗?
还未从惊愕中缓过劲来的我如此思考道。
“这起案子里有几处不太自然的地方。当事人也许会被蒙在鼓里,可在我看来它们未免过于扎眼,想要不注意到都难。所有的不自然之处,都揭示出了你的凶手身份。
为何案件要等到这小子出现后才发生呢——其中最奇怪的非这点莫属。
他本人似乎也有过怀疑,却还是无意间疏忽掉了。很正常,毕竟在推理小说里,侦探去哪儿,案子就跟到哪儿嘛。也许他是被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给影响到了。
不过据实考虑一下就会发现,这起案子是角馆家内部的事,有必要特意选在你、这小子,还有那个姓明智的一帮外人在场时发生吗?完全没有。
然而案件偏偏就在此时发生了,如同掐算准时机一样。
着实是太不自然了吧。
可以是他,又凭什么不能是我呢?可案件就是趁这小子在场时发生了。
为什么?——因为他是案件的必要人员。
可问题是,为什么有这个必要呢?除开干了些名侦探的工作外,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就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也就是说,在凶手的设想中,需要他来担负起名侦探的职责,为此才要把他牵扯进案子里。只能这么解释。
那么还用多想吗,凶手只可能是带他来这儿的人。——你,宇城先生。
也只有你才知道他是个推理迷,能期待他发挥出名侦探的作用。综上所述,凶手就是你。”
非常简单的道理,却有着相当的说服力。这就是他为什么说,如果我还是我就无法解开谜题,为什么说纵览过案件的全过程就无法解开谜题。
“这么一想,我就明白其他那些不自然的地方该作何解释了。一切都和诡计关联在了一起。
是啊。不揭穿诡计,光凭一张嘴说你是凶手也毫无意义吧。”
学长情不自禁地呼了口气,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顺利将推理说出口之后的坦然。虽然讲起话来盛气凌人,但我看得出他其实颇为紧张。
当然,这世上本就没有谁能习以为常、泰然自若地坐上名侦探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