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时尚业的应届毕业生该如何权衡现实与理想?

初入时尚业的应届毕业生该如何权衡现实与理想?
参与:冷芸时尚4群群友
时间:2021年8月21日
庄主:Yohanna-广州-学生
▼ 以下的冷芸时尚圈讨论是就行业问题的讨论及总结。这些分享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并不代表冷芸个人观点)。希望通过此种方式能让更多行业人士受益!
对于想进时尚圈的朋友来说,可能你的专业并不是设计、营销,你的身边根本没有与时尚圈相关的人物。进入社会后,虽然对时尚满怀热情,但是苦于没有相应技能,只能闭着眼睛摸着石头过河。作为应届毕业生,毕业后不知道怎么进入时尚圈?不知是否要为了理想放弃原本的规划,还是按照自己原本设定好的路和专业继续走下去?跨专业和跨行业付出的成本值得吗?
|一|
如何跨专业学习时尚?
1.为何跨专业学习时尚?如何学习?
庄主:
首先我解释一下我为何跨专业学习时尚以及当时是如何学习的?我本科学的是碳金融,但是这个专业不是我的兴趣所在。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对于我这个每天穿校服的人来说,时尚界有巨大的吸引力。虽然想进入这个行业的源头挺俗的,但是我还是义无反顾通过读研进入这个行业。去英国读研对我的影响巨大,这也是我曲线救国的一个方法。我跨专业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出国读研踏入这个门槛。
芸友艺航:
我认为你可以试着从一些对专业要求不那么高的切入口开始。比如新媒体,现在也是个庞大行业,但是新媒体又具有灵活性,各个行业都有需求。我临近毕业时对于我该怎么选工作也是有点迷茫,但我机缘巧合地参加了一场时装秀,鼓起勇气主动“搭讪”了当时的主办方,于是这也就成了第一份工作的“同事”。虽然当时我的工作是偏销售类,但是也是真正踏入时尚行业的开端。
庄主:
对,所以我有两份实习都跟新媒体有关。在大三至大四期间,我还疯狂找实习和志愿者工作。我主动找了一家时尚商业公众号的作者,每天找她聊她写的文章。她人也很好,之后有一次聊天知道我想找实习,把我直接推荐过去了。虽然我不爱读金融,但是之后为这个公众号写文章要分析时尚品牌的财报时用上了我的专业技能。
另外,出国前我觉得自己没有设计、绘画基础。当时对这个行业了解不深的我就觉得时尚管理专业挺好的,去了作品集培训机构做作品集。这里我想说的是,一定要在去之前自己做好调研,并对自己有个了解,了解得越多,方向越清晰,不要听信机构的人片面的话。之后我在机构做的作品集其实根本没用上,是通过我自己根据学校的要求写论文、面试通过的。这是我走的弯路之一,其实自己提前了解就知道,有的学校的时尚管理专业申请不用作品集。另外,想学时尚开始就要多看,积累很重要。当时零基础的我在网上搜寻了很多初学者必读的书、秀场分析视频。
2.我在英国一年硕士到底学到了什么?
庄主:
光在公众号写文章就想进入这个行业立足,我认为这远远不够,没有实践也没有接受过系统学习,所以我就想到去英国留学的路子。当时我先去读了9周语言班,我们学校是通过后现代哲学来教授学生语言的。虽然我只学了皮毛,当时学得还很痛苦,但是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视野。
芸友李佳奇:
你认为出去学习给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或者说是给你打开了哪部分视野?
庄主:
我与当时介绍我进公众号的作者也聊了一下,她写的文章我一直感觉与其他人与众不同,原来她也是学了后现代理论的。我的二元论思想特别严重,可能其他人没有,但是我的思想是有点非黑即白的,这让我理解起设计、艺术很难。通过学习之后,我感觉更好理解一些设计了,我之前对于设计的理解是非常朴素的。对于这个设计有用没有,好看不好看也不会深度思考。所以我永远写不出像介绍我工作的人那样深入分析的文章。
她的想法不是简单地搬运,内容非常全面也很好读,我的文章就是生硬的数字,理科论文式风格。而且在英国读书还有一点就是我的年龄焦虑没那么严重,像我这样刚本科毕业就去读研的在英国很少。比如我的商业合作伙伴当时开始化学老师,工作也很好,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来英国读时尚,后来在 Selfridges 工作。
这就说到另一个我在英国的收获:学校提供创业签的支持。学校可以帮你向政府申请创业签证,留在英国创业。于是我和我的合作伙伴就一起申请了签证。我们一起想到了古着高级定制的想法,写了商业计划,面试之后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不过在最终向政府申请的时候我没有通过,我的合作伙伴通过了,这也是一个遗憾吧。我们想利用我合作伙伴在 Selfridges 多年个人买手积累的人脉与经验,首先日常做形象顾问的业务(这是她之前也有在做的,她很受客户欢迎,就是当时收钱太少,赚不到钱),其次就是最大的古着高定。我和她去看过两次巴黎时装周,一次是高定时装周,这样我们也有机会与高定屋的人合作。
芸友暖浠:
庄主在英国留学会看一些服装设计师或者时装屋的原著吗?古着高定在英国的市场情况需求大吗?
庄主:
古着高定就是一单价格高,但是很久才会有一单的生意。有人认为英国一年硕士含金量不高,但我觉得具体要看怎么利用。我在英国一年,后半年因为疫情,什么事都干不成。每天上网课加写论文,但是前面我觉得就我个人的水平来说,我已经努力过了。
芸友艺航:
Vera Wang 也是从职业滑冰到设计师,不过人脉和圈层确实帮助不少,但最关键还是要有勇气,以及配得上这份勇气的才华和热情。

|二|
毕业后应届生如何进入时尚圈工作
1.时尚知识学习时间不长的应届生如何进入时尚圈工作?
庄主:
第二部分我来聊聊我毕业后的事情。关于毕业后找工作我还是以能否学习为主。我觉得应届生,特别是转专业的应届生需要这样的工作。毕业后我还是觉得自己实践不够,毕竟在英国还是以读书理论为主。
芸友艺航:
时尚知识学习时间不长的应届生如何进入时尚圈工作?关于这个点,庄主是怎么找到撬动点的呢?是新媒体运营还是?
芸友noon:
文科生也可以学习金融吗?会看不懂数字什么吗?
庄主:
之前实习的公众号,一个是理科论文式的风格并不是我追求的,另外我觉得自己眼界慢慢又狭窄了,因为长期下来我看的就只是时尚商业的东西。回国后我就没有再在那家公众号,而是去了国内某大型快时尚公司做舆情公关。我当时的想法是,公关肯定能碰到不同的人,与不同部门合作,而且公司那么大,对履历也有帮助。但是我进去之后发现跟期望的完全不同。我们的工作就像机器人一样每天在社交媒体上回复别人的评论,公司有话术给你,其实是一份特别轻松的工作,但是我待了一个多月就觉得受不了了,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然后看到上海这边的一个我早就关注的潮流媒体市场部在招新媒体运营。
这里我想说一下,我找工作的想法还是偏理想的,我只找自己想干的,对自己职业发展有用的。我不太在乎工资高低,是否加班。不过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正好HR也是这样想的。现在这边的工作我能够参加线下活动的执行和运营,与同事一起应对线下的各种状况。
(冷芸点评:庄主的经历与想法代表了普遍性职场新人,但其实所有的岗位都是从看似琐碎、浪费时间的杂事开始的。这个其实恰恰是企业淘汰新人的过程: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又如何指望TA做更重要的工作。互动与回复评论看似非常简单,但也很考验一个人对营销环境的理解,以及文字表达的严谨度,与对本公司业务的理解。公司的话术也不是100%适用所有场景。是否能从琐碎工作中发现工作的价值所在,恰恰是考验一个职场新人是否有自我成长潜力的机会。)
芸友罗小白:
理想不等于工作,工作只是为了挣钱。
(冷芸点评:这也确实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现状。因为工作上的不顺利就接受了所谓的现实:工作就是为了赚钱,理想是另外一件事。带着这样态度工作的人,基本不太会在职场上太如意与快乐。因为将工作纯粹当作了赚钱的工具,所以不会设法去从中挖掘自己在其中的价值,找到能让自己投入热情的动力。但事实上,很多抱着这样想法的人最终也没赚到自己想要的钱。这里给年轻的朋友另外一个建议:如果你确实没做到自己想做的工作,不妨从现有的工作中去挖掘可能让你感受到快乐与价值感的部分。人生道路大部分的时候并不会按个人意愿发展,但这不代表你就不该享受这个过程。)
芸友暖浠:
这种想法也是很多HR鼓励年轻人刚出来就业时的学习型发展型思维。
2.就职时尚行业,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看工资还是看发展前景?还有别的因素吗?
庄主:
在大公司,一个从0开始的应届生可以做技术门槛不高的工作。但是相应的,大公司福利制度都非常健全。我进去的时候进行了一个月非常健全的培训。
芸友Becky:
大公司的培训体系也是很健全的,刚开始在大公司工作也是可以积累一定的职业习惯,学习一些优秀的职场人素养,不过之后的确会容易固化。
芸友卡夫卡:
庄主现在的新媒体运营是做些什么呢?工作中有哪些挑战和机会呢?
庄主:
现在的工作我被分到的任务是维护微博和小红书,部门拍视频做宣传、线下活动执行策划都要参与。而在大公司不需要你有什么想法,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来就行。现在我们公司人也不多,比较扁平化管理,也会有创始人直接来找你聊关于产品方面的问题。
芸友卡夫卡:
小红书是如何维护和推广呢?是根据贵司开会讨论的方向,还是说你有很大的自主决定权?
庄主:
平时来说,微博和小红书我都有很大的自主权,只有特别活动之类的时候,领导会与我开会商讨。做活动对风格是不是跟公司相符很重要,取决于你之前的积累。不过现在的工作就是很直观得让你跟粉丝互动。我最近一个很深的感悟是领导也是我选择公司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现在的领导其实年龄不大,但是他是从我这个位置一步步做上来的。这样他分配任务、讲工作的时候,逻辑非常清晰。
3.从时尚编辑到新媒体,为何选择换工作类型?
芸友艺航:
从时尚编辑到新媒体,庄主为何选择换岗位呢?是因为看到发展趋势和前景吗?
庄主:
首先我的时尚编辑能力还不够,长期做下来,我深刻感受到自己要多实践,才能写出好文章。而且眼界要放宽,我当时满脑子都是那些财务报表、人事变动,对当初最感兴趣的秀场、服装反而渐渐远离了。现在我的工作岗位属于潮流生活媒体,青年文化、服装、音乐、美术,我们都要接触。当时我在英国也接触了一些青年文化,关于他们六、七十年代最疯狂的时代故事我很感兴趣。
芸友暖浠:
接触面广,思维面清晰全面活跃,这样的环境对自己的视野成长各方面都有好处的。
芸友李佳奇:
庄主对一个0基础、致力于从事时尚行业的人你有什么建议吗?
庄主:
首先就是要多看、多实践,从中积累人脉。其次实践很重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你也能看出来这个岗位适不适合你,从而明确方向。从准入门槛低的开始,面试时拿出你的诚意,即使你没有经验也能进。
芸友艺航: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买手店做“衣橱顾问”,帮夫人圈层或者有需求的白领圈层进行上门服装搭配。他们当时复盘来说,这个市场虽然看似小众,但是需求并不算小。因为很多人群很讲究台面,但是自己的一些时尚感不够,就需要专业的团队帮忙。
芸友卡夫卡:
庄主当时是在公众号写什么类的财务分析?受众群体是哪些呢?
庄主:
我写的是时尚品牌和集团的财务分析,包括销售额对比、未来品牌规划、商业路线。受众群体是想快速知道时尚行业商业层面变动消息的人。但时间做长了之后发现自己力不从心,我没有实践经验,对行业了解不深。所以我建议0基础的人可以去秀场做志愿者,积累履历,比如去买手店当店员。
芸友罗小白:
如果是打工,庄主理想的工作是怎样的?
庄主:
我理想的工作是有创造力的,能参与线下活动的工作。我想跟不同的人接触,不要待时间久了思维就僵化的那种。还有就是我觉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个人不太在意工资了,找到好的平台,不管公司规模大不大、工资高不高,我都觉得是个机会。所以总结下来我的工作选择还是以追求理想为主。
芸友艺航:
这也要看你当下的阶段要什么,收入、平台经验、技能学习和提升、圈内资源、人脉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因素。如果说回庄主现阶段的工作——新媒体运营,庄主觉得就时尚板块来说,各平台有些什么特色?比如大家都说【小红书】更像是带货平台起步,传播一种生活方式,受众更偏向年轻化人群。而且现在平台开始注重流量把控,已经关闭掉外部链接功能(比如天猫链接)。
庄主:
微博我们专注于发博频率,内容有咨询分享、互动话题和抽奖等。小红书我们以探店为主,小红书现在不能带上外部链接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都是我们比较注重的平台。
芸友艺航:
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话题互动性”更开放,导流更快。出钱买头条,买话题也是很多官博、明星的宣传手段。
庄主:
我发微博的时候也要实时跟进热点,与明星有关的博确实会带来更多流量。
芸友艺航:
新媒体运营现在有个趋势是短视频输出,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注于内容视频输出了,你们有这个方向或者项目吗?
庄主:
我们也有做短视频的人在抖音进行开箱,因为会有品牌寄公关包裹。也有跟其他做自媒体的人进行合作联动,一起出视频、做分享。

庄主总结
一、如何跨专业学习时尚
1.为何跨专业学习时尚?如何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看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机会多实践,并且主动找实习,在实习中学习。有能力的可以去国外开拓思维和视野,将时尚相关学历当做敲门砖。时尚与包括社会学、哲学在内的多个学科相关,视野要开阔,不要只看时尚相关知识。
2.我在英国一年到底学到了什么?时尚类一年硕士水不水?
在英国的学校和实践中都学到了很多,重要的是有没有主动接触,后现代哲学对我理解时尚有很大帮助。
二、毕业后应届生如何进入时尚圈工作
1.时尚知识学习时间不长的应届生如何进入时尚圈工作?
首先大量找实习,这个阶段不要太看重工资,这也是学习的路,对于无基础的人来说更是大好机会,可以找准入门槛低的岗位,销售、新媒体运营等。
2.就职时尚行业,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看工资还是看发展前景?还有别的因素吗?
大公司福利制度完善,培训制度健全,但是对于技术门槛不高的岗位创造力较低;小公司扁平化管理,给员工的自由度较高,但是有的公司福利制度不合理。工作初期可以多以发展前景为主,领导、同事氛围等因素都很重要。
3.从时尚编辑到新媒体,为何选择换工作类型?
早期的时尚编辑工作使眼界渐渐狭窄,没有实践机会,风格不对路。喜欢现在的公司风格和新媒体工作,自由度较大。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