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德经》(第2讲)创造人生财富,使之从无到有;珍惜父母大爱 ,以免追悔莫及 。

2023-04-28 11:10 作者:老子学堂  | 我要投稿

第一章  道可道也(2

第一步【朗读】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第二步【解读】原文: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两句话阐明了无与有的辩证关系,阐明了道的普遍性规律:世间万物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名,万物之始也:没有名称,是万物开始的状态(万物是从“无“开始的)名:万物之母也:有了名称,是万物生发之道的母体(万物是从“有“开始发展的,“有是有的那个个体之道的母体与本源)例1:一块准备用来种水稻的水田,在插秧之前什么也没有,但我们已经开始前期耕地了,这是水稻的开始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这块水田里没有水稻这个名称。但当我们插上秧苗后,地里有了水稻,“有秧苗”的那一刻,是水稻生发之道的母体,因为从有那一刻起,水稻就有了遵循期自身的生长发展规律,开始生长。例2:我们每一个人,在我们还没有形成胚胎之前,那是一个“无”的状态,但我们的父母亲已经在加强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准备生养一个孩子了,所以说,这个“无”的状态也是“有”的开始。当我们在父母的肚子里形成胚胎的那一刻,是”有”的状态。“有”的状态的那个胚胎,是人的生长发展之道的母体,因为从胚胎形成的那一刻起,就有了遵循人的自身生长发展的规律。就有了专属于那个人的个体的生长发展之道,我们才会循着每个专属的个体生长发展规律开始生长发展。

图片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具体地解读了“无”是“有”的开始,“有”是道的母体这个概念。我们知道,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两句原文阐明了道的普遍性规律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无是万物的开始的状态,有是万物生发之道的母体。所以这是宇宙任何事物都具有的规律。就象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上本没有高楼大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便有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从这个普遍规律中可以生发出许多的社会现象与人生哲理。所以我们应该在认识道的普遍性规律的基础上,领悟出自己的智慧人生之道?

图片


第三步【领悟】创造人生财富,使之从无到有 珍惜父母大爱 ,以免追悔莫及我们每一个人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但只要我们有心去追求内心想拥有的“有”,无就是有的开始,因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实际上是靠自己从无到有的去建设,去创造。我们从没有知识,没有经验,我们要通过学习与实践可以获得知识与经验。没有朋友,我们需要自己去和社会联接,获得友谊。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诚信,获得亲人、朋友、团队、集体以及周围陌生人的诚信。没有工作,我们需要通过青少年的学习培养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来获得工作,没有家庭,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付出与责任以及爱来拥有和谐的家庭。没有财富,我们需要通过正当的渠道获得财富。没有成就,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喜好与天赋与努力使自己有所成就。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人生财富,当我们处在无的时候,不要怕,不要心急,遵循自然之道,做好有之前的充分的准备工作,为有创造有利的条件,根据每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去创造,让无变成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当我们每一个人光溜溜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与生俱来的都拥有父母的爱与亲情,对于父母的爱与亲情,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因为,我们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忽视了父母,但父母终会老去、兄弟姐妹终会远离,父母的叮咛、父母的牵挂,终有一天会让”有“会转化成”无“。所以在人生的路上,一定别忽视了最真实的父母之爱,一定要孝敬父母。这种爱与亲情是我们人生的源动力。只有珍惜父母孝顺父母的人能够真正成就丰盛的智慧人生。

图片






《道德经》(第2讲)创造人生财富,使之从无到有;珍惜父母大爱 ,以免追悔莫及 。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