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种田文】如若阮籍行济世 第四十一章

2021-08-19 23:58 作者:馥存song  | 我要投稿

阮籍又灌了一大碗醒酒汤,药效直接冲了脑子,一阵痛不欲生之后方头脑清醒如常了。

“怎么!我太尉府管的不过是些个郡王的私兵,都是些老弱病残,你来做事也不过是销个户籍,派个调令,有什么难的。你是那种险中求富贵的人吗?在我这做闲职不好?”太尉蒋济颇有些脾气的骂道。

阮籍刚刚疼过去,听了蒋济的话,也不客气的回道:“前次不也是说的好好的,怎么我转眼就被征调去任尚书郎了!我在太尉府任职,尚书省一纸调令下来还由得了你我?”

蒋济鼻子里哼了一声嘴快道:“到时候……”,又及时停住。

“……到时候再说,”蒋济道:“先说说你去关中的事!”

“我去关中怎么了?”阮籍立即怼上。

“……你们阮家的人都调在冀,兖,豫这样的太平地界,你一个人不往热络的自家地盘上跑,偏偏要往一个姻亲故旧都没有的雍州去是做什么?……还关中怎么了?你就这么一无所知的去?”蒋济说起来就火大。

我又不想和那些个太守将领打交道……,阮籍心想。

“夏侯玄可在雍州呢。”蒋济阴阳怪气的说。

夏侯玄?阮籍沉默了一下。夏侯玄最爱结交名士,傅嘏还是黄门侍郎的时候夏侯玄就热络的去结交,谁知傅嘏根本不领情,他自己倒是碰了一鼻子灰……

自己去关中会被他天天拉着相交?恐怕他没那个时间吧!

蒋济见着阮籍不说话,心想这孩子真是不操心的,一时不知道是气是叹,于是没好气的道:“你想从那条路走?”

阮籍听了这问话才利索的答道:“出函谷关,由新安经弘农,走潼关到关中。”

这也是最常走的路了。蒋济点点头,又斜着眼睛打量了阮籍两眼,道:“你既然要去屯田,那必然是要去上邽了。”

“是。”

“上邽在天水郡,现如今天水郡的太守是王颀。”蒋济道。

王颀?这大名叫qi的人太多了,阮籍一时不知道说的是谁。

蒋济看到阮籍一脸迷茫的样子就知道,他平日里对关中的形势根本没有了解。这便火气又上了一层,瞪了阮籍一眼道:“前两年这位王颀在辽东做郡守,和毌丘俭一起讨伐了高句丽!立了军功,又有对敌经验,因为雍州常被汉军骚扰,最近又只有蜀汉不消停,所以去年才将他调任为天水郡太守。”

哦!原来是他!阮籍点点头,当时毌丘俭的捷报传来可是全城同庆!这位王颀大人所在的玄菟郡正好和高句丽接壤,在辽东时常年和高句丽打交道。后来毌丘俭能够千里追击高句丽王,也都靠王颀在后方镇守才能无后顾之忧。这位太守能文能武,调兵遣将也是一把好手。

没想到竟然调去了天水郡。

不过王颀身为高级将领,而自己去关中只想当普通兵卒,两相差距太大,估计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

“……上邽离祁山很近,是雍州之中除了陇西郡之外第二个蜀汉严打的地方,身为雍州的粮仓之一,可没那么好过。”

诸葛亮六出祁山可太有名了。虽然真正从祁山出的只有两次。

“诸葛亮两出祁山,两占上邽。”粮仓是必争之地。

阮籍听到蒋济所说这才回忆起诸葛丞相和司马懿的关中对峙。六出祁山,两次从祁山出,一次从散关出,攻的是右扶风的陈仓;一次出兵武都和阴平,得两郡;一次在荆州魏兴郡两相对峙;最后一次从斜谷出,攻的还是右扶风,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攻打天水郡是三分之一的概率。

后来汉将姜维三次出兵,都是直攻陇西,与天水郡一点关系都没有。

九分之二,概率很低了。

自己若是再往北退,那去边疆的本意不就没有了?还行吧,上邽。

阮籍这边在自我安慰,蒋济这儿见到阮籍脸上毫无惧色,心里终于好受了点,清了清嗓子,继续给阮籍说道:“陇西郡太守牵弘,是牵招之子。”

只说这一句,阮籍就已经知道了朝中派遣牵弘为陇西太守的用意。

其父牵招,从前是袁绍的属下,后又跟随其子袁尚,袁尚奔辽东被杀后,从此归了武帝,在那以后牵招就常奔走在北方边界,打交道的都是鲜卑,乌丸,对异族十分了解,而牵弘从小也跟随父亲在外颠沛流离共同进退,听闻是牵招子嗣里最像父亲的儿子。而陇西郡正好也是异族群聚的地方,所以调来牵弘,算是才得其用。

“牵弘肖父,杀伐果断,谋略进退都能合宜。”蒋济说,不过说完心里突然不是滋味,这当然不是因为牵弘,而是因为毕轨,牵招曾经和当时身为并州刺史的毕轨共事,牵招定下计谋对付鲜卑柯比能,谁知等到牵招病逝,毕轨不等圣旨就擅自出兵,败了两支兵马,全军覆没!此战涨了柯比能的势使得柯比能不断扰边,让明帝不得不再派出秦朗击退柯比能等。之后蒋济按惯例弹劾了毕轨让他丢了官,这下梁子就结下了,如今正成了毕轨向他使绊的理由。

蒋济心里暗骂了一声,心情陡然的降了下去。

阮籍这边却很满意陇西和天水两郡的太守设置,于是点了点头。

“那南安太守是哪位将官?”

“南安太守?是邓艾。”蒋济声音低沉的简短的说道。

阮籍抬眼看了蒋济一眼,不明白怎么突然情绪就落了下去,不过这时候这件事不是最重要的,南安太守的信息才是。

邓艾?在洛阳流传的关于邓艾最广的消息就是:邓艾口吃。

这是拿着别人的缺点恶意嘲弄了。

邓艾?阮籍在脑中思索着关于邓艾的消息。

哦!想起来了!邓艾是太傅大人征辟的官员,之前在朝中也是任过尚书郎的!

正始前几年太傅大人在荆扬兴修水利,广布屯田就是出自邓艾在淮南淮北的仔细调查上书提议的手笔。

据说这邓艾年轻时也是读书识字的文人,不过是家道中落只能依靠屯田过活,到现在也没有军功,不过听到有不嘲笑邓艾口吃的人有说到,邓艾颇有武帝时李典的风范。想来心思缜密善于观察地势的人,必定军法也颇为熟悉,只是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

阮籍默默记下此人,然后又问起右扶风的情况:“那扶风郡的太守是谁?”

“哦?说起这个扶风太守,说不定会和你有些投契。”蒋济听到这儿,突然来了些兴致,转头对阮籍说道。

“这怎么说来?”

“这扶风郡太守名叫李伟,是文帝时卫尉李义的儿子,他的哥哥,就是现在被嘲笑为如流光的李丰。可是这个李伟和他哥哥十分不同,好酒!在扶风郡里也不理政务,整日的喝酒享乐,全靠下属支撑郡务……,你若是什么时候想喝酒了,可以去找他,他一定能让你尽兴而归!”

这?这是你蒋大人和他投契吧!我阮籍哪里就要和侵淫于儒道的纯粹的酒徒相交好了?阮籍心中暗道。再不济也要像刘伶那样洒脱不羁才行。

不过……,右扶风,骆谷,斜谷,散关所在,却配了一个不理事的酒徒做郡守,这样就不怕汉军突然袭击?若是应对不及可怎么办?

“右扶风这般,恐怕不妥吧!”阮籍忧虑道。

“没事,抚夷护军所在正在右扶风北面,况且散关斜谷也都有重兵把守,不碍事。”

阮籍皱起眉头沉吟不语。

在战事最前沿的三个郡,陇右,天水,右扶风,可是干系重大,这样分配就行吗?因为右扶风的郡府所在槐里和长安离得近,所以才容忍了这样一个郡守?

“冯翊郡太守是……是束龛。束龛之名不显,不过其父束混你应该听过。”

束混?束混好像是之前明帝时的陇西太守……。阮籍隐约有一些印象。

“两代都在关中,束龛也算是在关中熟门熟路的人,此人博学多闻,不好名利,遇到郡守举宴,多是沉默不语的。具体如何我也不知,你自己去看吧!”

阮籍点点头。

“京兆尹……,京兆尹是江夏李氏的李庄,是武帝时安阳都尉李通的亲族,通晓兵法,但是为人太重名教,有些迂腐。”蒋济一脸的嫌弃表情,说过了这句就不想再提了。

阮籍却想着,李通的儿子李续是驻扎在樊城的,还得了平虏中郎将的官职,这江夏李氏也是魏朝有名的将门。不过李庄实在没听说过,竟然还是京兆尹。

“再来是……,还有那几个郡?”蒋济掰着指头数了数接着道:“哦,安定郡和广魏郡。”

蒋济想了想说:“安定郡好像是董经在管,广魏郡……是王秘。董经此人是济阴董氏,我说起董昭你就知道了。而王秘,是北地人,不显山不露水的,只知道之前跟着郭淮,其他的都不知道了。”

董昭可是武帝手下有名的谋士,这样看来董经应该是董昭的族人,不过也是默默无闻的。董家一直是书香世家,估计这董经是通晓儒家经典的,就是不知道通不通兵法作战了。而王秘……,连蒋大人都不知道的,阮籍就更不知道了。

“还有一个北地太守索湛,没什么名气,你自己去看吧!”蒋济一挥手,就这样算是说完了。

阮籍无奈的笑了一声,这是有多敷衍!看来和军事不沾边的郡就是得不到众人的目光的,说起太守来,什么也不知道。

“哎?州泰不是在雍州吗?怎么不闻州泰?”阮籍突然问。

“州泰?是在雍州,但是,在服衰。”蒋济摆着个臭脸道。

啊!想起来了!州泰他要服九年的衰,如今才服了七年……

亲人相继离世可真是……

太惨了……


【种田文】如若阮籍行济世 第四十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