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doxAAR#19】马库里亚-库施王国复辟
在本期战报中,我们将使用马库里亚开局,达成成就“库施王国复辟”。

库施王国是努比亚人在尼罗河上游(今苏丹)地区建立的国家。其在约公元前950年脱离埃及独立,定都纳帕塔。公元前750年,在国王卡什塔、皮安基父子的统治下,王国曾先后夺取底比斯及孟斐斯,几乎控制整个埃及尼罗河流域,国力达到极盛。但在约公元前661年,王国不敌亚述人的入侵,统治范围被迫退回纳帕塔;公元前590年,由于埃及第26王朝(后被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所灭)的入侵,王国首都被迁至麦罗埃(今苏丹凯布希耶北)。此后库施王国以此为中心,继续对苏丹地区进行了近千年的统治。直至公元350年,阿克苏姆国王埃扎纳率兵沿阿特巴拉河而下,毁麦罗埃城,库施王国灭亡。
库施王国灭亡后,苏丹努比亚人在其原址上建立起了新的国家。其中马库里亚(和游戏中的无关)、诺巴西亚及阿洛迪亚等国的统治者在公元6世纪皈依了基督教,而马库里亚及诺巴西亚在之后合并为统一的马库里亚王国,且因合并后定都栋古拉,故又称栋古拉王国(同样和游戏中的无关)。而马库里亚王国及阿洛迪亚王国也于8-12世纪步入兴盛。但在公元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埃及地区的伊斯兰化,二者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宗教冲突之中,其中位于北部的马库里亚王国受其影响更为严重。公元13世纪,苏丹北部被阿拉伯人征服,伊斯兰教得以在苏丹迅速传播。受此影响马库里亚王国日渐式微,并终因不敌马穆鲁克王朝的入侵,于公元1323年瓦解。游戏中的马库里亚、栋古拉等开局位于努比亚地区的小国代表的就是公元14世纪从马库里亚王国分裂出的众多国家(贝扎除外,其代表的应为贝扎人在此建立的六个王国)。而与马库里亚王国类似,阿洛迪亚王国也因宗教冲突等因素步入衰落,最终在公元16世纪被新兴的芬吉王国悉数吞并,并在1821年随芬吉王国一道被埃及所兼并。
虽然二者间并无继承关系,但通过成立努比亚王国所需的潜在条件(非芬吉、努比亚文化、基督教宗教组)及省份要求,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其是设定中库施王国的正统继承者:

可以看出成立努比亚要求马库里亚、栋古拉及贝扎的全部省份及阿洛迪亚的大部分省份。正如上文所述,这四个国家中马库里亚、栋古拉及阿洛迪亚三国均来自于覆灭的库施王国;而贝扎诸国亦是在库施王国覆灭后才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政权。由是观之,我们更有理由认定“努比亚王国”是设定中库施王国的继承者;而非简单的古马库里亚和阿洛迪亚两国的加和。
既然如此,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努比亚的理念:

可以看出努比亚理念在维稳、军事、经济等方面均有所涉及,其中-2全国叛乱度,+2%传教强度及+2正统信仰容忍等对努比亚的维稳能力有不错的提升。+5%训练度、+10%陆军火力伤害等对后期的陆军质量的提升也较为明显。总体来这套理念在无扩张加成的国家理念中并不算差。
但也正如上文所述,努比亚理念有着两个致命问题:无扩张加成和前期过于乏力。先说前者,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扩张的国家,省份战争分数花费、核心化花费、附庸吞并花费及行政效率这四项加成都是最为重要的;而努比亚的理念一个都没涉及到,扩张体验可谓非常差。再说后者,作为一个强敌环伺,缺钱少兵的小国,其最困难的时期便是开局,结果传统两项:-10%稳定花费修正,+1敌方陆军损耗,不能说无所作为,只能说根本没用;到后面几项理念开出来,想必玩家早已解决了这些难题(或者被这些难题解决),甚至都已经能够成立拥有更强理念的国家了,而这些理念的作用也会随之大打折扣。
总体来看努比亚的理念中规中矩,且发力点较为靠后;虽然本局游戏为了所谓的情怀我并不打算成立其它国家,但个人推荐读者们在游玩时转文化成立其它国家以获取更为强力的理念;而将成立努比亚当作一个一次使用的清除全局分离主义的机会。
那么我们进入游戏详细了解:

开局可以完成“库施王国复辟”成就的国家有三个:马库里亚、栋古拉及阿洛迪亚。其中马库里亚和栋古拉由于境内逊尼派省份占比较多,开局便可以通过决议迅速改宗逊尼派,进而通过共享/盗取地图的方式发现位于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奥斯曼并与之结盟。如此可以非常轻松地击败马穆鲁克,达成成就;但这局游戏也会变得非常简单且毫无意义,因此下文所展示的战报是在保持正统信仰为科普特正教的前提下完成的。
我们开局位于马穆鲁克、贝扎及栋古拉的包围之中,南方的阿洛迪亚、埃塞俄比亚等也对我们抱有敌意(因为我们占据了圣地伊布里姆堡)。其中马穆鲁克占据了我们达成成就所需的几乎全部省份,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向马穆鲁克发起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本局游戏我们将先向南方的非洲之角(亚丁湾)乃至桑给巴尔等地区扩张,待实力充足后再向马穆鲁克发起进攻。
本局游戏我们大概率是打不到专制主义时代了,因此三点数、三影响力及王冠的霸权特权直接给上;此外再赋予阶层“扩大征兵”及“城市扩张特权”两项特权以加快人力回复、减少高发展度省份行政容量占用。

作为科普特正教国家,每当阿克苏姆、伊布里姆堡、亚历山大、安条克及埃里温五座圣地中有一座被任意科普特正教国家所控制且省份宗教被转化为科普特正教,全体科普特正教国家都能从五项神赐中选择一项获取永久加成。

游戏开局时仅有阿克苏姆符合条件, 即开局只能在神赐中五选一。这边的-10%核心化花费看起来很诱人,但鉴于接下来我们要经历的战争密度,还是+10%人力恢复速度更适合些——总之我们作为马库里亚,伊布里姆堡很快也能符合条件了,届时再选择-10%核心化花费也不迟。

开局时贝扎占据着我们的核心省份努比亚沙漠,那么我们在准备得当后直接向其宣战,同时伪造栋古拉及阿洛迪亚的宣称以尽快向其扩张。

吞并贝扎之后,我们便可接纳封建制度思潮。

待省份造核完成后,我们便可成立努比亚。

成立努比亚之后,埃塞俄比亚便成为了我们最主要的敌人,那么我们与埃塞俄比亚的宿敌阿达尔结盟以求在将来进攻埃塞俄比亚时有所帮助。

宣称伪造完成后,我们便可向埃塞俄比亚宣战。

虽然埃塞俄比亚没有太多盟友,但得益于其数量众多的附庸,本场战争我们处于数量劣势,且在1.35.x更新后AI盟友的智商也比较感人。因此在战争中我们先不着急夺取战争目标,更不能去围攻堡垒跟对面换家,而应选择找准机会歼灭敌军非主力部队以求尽力缩小数量差距。
当然没活不必硬整,15世纪也没有打火机。如果不能保证能够全歼敌军的话,那还是先集中兵力换家,慢慢寻找机会。

虽然战争分数还没拉满,以我们现在的金钱和人力储备(没有负债,没有归零),再打下去也不成问题。但以我们现在的陆军上限和阿达尔的离谱操作,打到签订100战争分数的合约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此我们见好就收,夺取圣地阿克苏姆、贸易中心德姆比亚及阿索萨,打开向喀法等国扩张的道路。
同时分给阿达尔一些省份,避免违反给予土地的承诺(未获得足够土地导致信任度降低-10以上)导致之后的战争拉不到盟友;即使阿达尔就是我们下一个敌人。

可以看到在成立努比亚之后,我们选择了在亚历山大港及埃塞俄比亚两节点分别获取贸易收入(成立努比亚会迁都到索巴,进而导致贸易本埠的转移)。这看起来像是贸易鬼才,然而此时我们的贸易本埠位于埃塞俄比亚节点,而其余省份所处的亚历山大港及亚丁湾两节点皆是埃塞俄比亚节点的下游节点,我们无法将这些节点的贸易价值逆向导流至埃塞俄比亚节点。且显而易见的,这两个节点也没有太高的贸易价值,而我们在此处的贸易竞争力更是少的可怜,将贸易本埠往此处迁移纯属浪费外交点数。因此在此我们暂时先双点收钱,待扩张到桑给巴尔节点后再迁移贸易本埠,节省点数节省钱。
说回正题,击败埃塞俄比亚之后,我们直接吞并梅德利巴赫里,夺取红海出海口,进而打开向阿拉伯半岛扩张的道路。

向伊那瑞亚及喀法扩张。
将喀法完全吞并,其境内的金矿将是我们在控制桑给巴尔节点前最为重要的收入来源。

这边埃塞俄比亚也向伊那瑞亚发起了进攻,那么我们直接附庸伊那瑞亚,开始对埃塞俄比亚的防守反击战争。

经过上一场战争,埃塞俄比亚的军事实力已大不如前,因此我们选择先全歼其全部部队在分散围城。

完全吞并埃塞俄比亚,同时继承其附庸哈迪亚。

这边我们在伊布里姆堡的传教工作业已完成。第二项神赐选择-10%核心化花费以降低因造核带来的行政点数消耗。

同时将卵用没有的“入赘系统”政府改革变更为“部落独裁制”以进一步降低核心化花费。

再首发行政理念以进一步降低造核花费至-45%。

因为我们堵住了阿达尔的西扩,其在极端愤怒之下将我们设置为宿敌,

那么我们直接一个滑铲……和其宿敌亚丁结盟,虽然在之后的游戏中它并没有帮到帮到我们什么。

虽然我们已经击败了埃塞俄比亚,但是我们现在仍有阿达尔、基尔瓦乃至将来的马穆鲁克等强敌尚未击败。因此二发政府改革选择“军事社会”以进一步加快人力恢复速度。

待停战期结束后,我们向阿达尔及其盟友也门扩张,将战争分数悉数用于夺取省份。

击败也门之后,我们趁热打铁,将拉希德完全吞并。

吞并也门及拉希德之后,也门三国中仅剩的亚丁便在极端愤怒之下与我们断盟,使得针对我们的包围网开始形成。为使包围网解散,一方面我们改善包围网内对我们关系高于-75的国家的关系(赠送礼物+25,改善关系+100,只有高于-75才有机会拉到+50使其主动退出包围网)。

另一方面我们尝试与包括黑羊等大国在内的其它对我们表示友善的国家建立同盟关系以将包围网中冥顽不化的成员吓退。

本局游戏中黑羊与奥斯曼互为宿敌,因此在与黑羊结盟后要不间断地观察奥斯曼的动向,当其准备向黑羊发动进攻时,我们需要及时断绝同黑羊的同盟关系以避免无谓的战争。
吞并马雷汉,提高我们在亚丁湾节点的贸易竞争力,同时打开向桑给巴尔节点扩张的道路。

地理大发现时代第一项时代能力选择“正当化扩张”以减轻应对包围网的压力。

同时再喀法金矿提升基础生产及基础人力以接纳文艺复兴思潮,同时提升金矿收入。

接纳文艺复兴思潮之后,我们便成功晋位列强,应对包围网的压力进一步降低。

吞并瓦尔桑盖利、格勒迪及亚丁等国家以进一步控制亚丁湾节点的省份。

宣称“信仰守护者”的头衔以获取一个额外传教士,总之现在就我们一个科普特正教国家,也谈不上要守护谁。

二发外交理念以减少省份战争分数花费。

吞并按住蓝及马林迪以控制亚丁湾节点的所有贸易中心省份,同时打开向桑给巴尔节点扩张的道路。

随后向桑给巴尔扩张,由于伊马通、俄戈玛的阻挡,基尔瓦的军队没什么机会跟我们换家(除非其取道刚果、几内亚、西非,但这样就太慢了),我们只需要安心围城即可。
在和约中尽可能多地夺取位于桑给巴尔节点的贸易中心省份。

待造核完成后,我们便可将贸易本埠迁移至桑给巴尔节点,获取大量贸易收入。

同时将首都迁移至位于中东次大陆的也门地区,

进而将原本位于非洲北部及非洲南部且已转化为正统信仰的贸易中心省份加入贸易公司。


在原先属于直属州的省份被加入到贸易公司之后,我们可以将主流文化从属于苏丹文化组的努比亚转变为属于黎凡特文化组的也门,使得在提升至帝国等级后能自动接纳埃及、叙利亚、马什里克及土耳其等高发展度文化,进而获取对该文化省份的核心化花费减成。

注意不要把所有位于非中东次大陆的省份均加入贸易公司,避免自治领地的高自治度对陆军上限的过分减成。
上述行动执行完毕后,我们向马达加斯加发起进攻,夺取桑给巴尔节点内剩余的贸易中心省份。

吞并迈赫拉以控制亚丁湾节点的全部省份,同时打开由霍尔木兹-俾路支斯坦向印度扩张的道路。

现在我们已经几近统一了整个东非,且伴随对东非地区贸易网络的建设,贸易收入也水涨船高。相信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击败马穆鲁克不成问题。

这边马穆鲁克并没有在红海建造舰队,我们可以将未执行贸易任务的舰队布置于此以监视马穆鲁克陆军的动向。

和之前进攻埃塞俄比亚同样的道理:不要指望坑货盟友,优先歼灭敌军再围城。

只不过对于马穆鲁克的广大战略纵深来讲,以我们目前的军事实力,在不被各个歼灭的情况下夺取能签订100分和约的战争分数仍然比较麻烦(能打,但浪费时间),因此还是在打的差不多之后就收手,待到之后我们获得外交理念及时代能力赋予的-45%省份战争分数花费后再夺取更多省份。

三发宗教理念以加快传教速度,同时获得针对非同一宗教国家的宣战借口。

在之前针对马穆鲁克的战争中,黑羊的表现实属坑的不行;这边奥斯曼对我们持友善态度,那么我们直接断盟黑羊再与奥斯曼结盟。

再次向基尔瓦(穆塔帕)扩张,夺取赞比西节点内的所有贸易中心省份。

在位于亚丁湾节点的贸易中心省份扎比德种出殖民主义思潮,同时加强我们在亚丁湾节点的贸易竞争力。

再次向马穆鲁克扩张,夺取包括亚历山大在内的埃及地区与外界相通的全部省份,避免其它国家(尤其是奥斯曼)在埃及地区获得省份,加大成就难度。

不难想象此战之后奥斯曼很有可能对我们持敌意态度,所幸此战之后奥斯曼召唤我们加入对黑羊的进攻战争(AI不会在战争状态时撕毁盟约),那么我们选择派出部分军队去占领省份,既保证自身人力不会折损太多,也能获得一些人情以提升信任度。

待亚历山大传教完成后,第三项神赐选择+1.5%传教强度以进一步加快传教速度。

吞并由事件出现的芬吉,打开向西非地区扩张的道路。
但通过贸易地图,我们不难发现西非的大部分省份的贸易价值并不能引导至桑给巴尔节点,因此我们并不着急在西非扩张。

此战之后我们便可将政府等级提升至帝国级以接纳黎凡特文化组的所有文化,降低在属于黎凡特文化组省份的核心化花费。

第四项政府改革选择“集权化”以进一步降低核心化花费。

吞并基尔瓦,加强对赞比西节点的控制。

随后向基塔拉扩张,夺取大湖地区贸易节点的所有贸易中心省份;同时夺取坦噶尼喀湖东部的所有省份以阻止刚果王国向大湖地区贸易节点扩张。

发现欧洲之后,我们与其中几个天主教强国结盟,以防奥斯曼撕毁盟约后我们孤立无援。

吞并代瓦西尔、霍尔木兹,减少从亚丁湾节点导向霍尔木兹节点的贸易价值,同时打开向古吉拉特节点乃至整个印度扩张的道路。

停战结束后再次向马穆鲁克扩张。

在和约中夺取埃及地区的全部省份后,我们便可达成成就“库施王国复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