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富豪换血试验失败!人能否“长生”?马斯克说得对:不应该
同历史上的很多人物一样,硅谷富豪布莱恩·约翰逊(Bryan Johnson)也很热衷于实现“长生不老”。
为此,他聚集了一个由几十名专家组成的团队,根据他的情况制定了严格的养生方案,他作息规律,每天都要锻炼身体,上午11点后就不再吃饭,另外每天还要服用100多种补品……
布莱恩·约翰逊表示,这些努力让他拥有了37岁年龄的心脏、28岁年龄的皮肤、18岁年龄的肺脏和健康。
为了更好的效果,他还进行了一次三代人之间的换血试验:将17岁儿子的血浆注入自己的血管中,再把自己的血浆提供给他70岁的父亲。
在进行了6次(每次1升)的血浆置换后,经过仔细检测,布莱恩·约翰逊并没有发现这种做法对自己有什么作用,“我没有检测到这种疗法对我(来说)有任何的好处”。

人能否“长生”?
不管从前还是现在,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无数的人们渴望生命不死,获得一种“长生不老药”。
从古代的炼丹术到现代的各种养生方法,以及各种医疗手段,都在以尽可能地延长人的寿命为追求。
秦始皇曾以举国之力来求永生之法,最后也只能落得个“天命不可违”。海外某富豪曾耗费数亿来求长寿,结果也是难以如愿。
美国的科技和医疗非常发达,据我所知,其中某些技术和方案可谓脑洞大开,让人叹为观止。而且你还不能称其为“无稽之谈”,他们很多方法都是既有理论基础又符合科学逻辑的。
但总体而言,人的自然寿命可以延长一些,但也不至于很夸张,“长生不老”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死亡是历史的必然规律,没有人可以永生不死。

对于寿命问题,马斯克的三观很正!
马斯克曾数次谈及人的寿命问题,他认为人的的寿命由基因代码控制,不管你是天天吃水果,还是每天练瑜伽和吃各种补品,都像那些小动物一样受限于既定的寿命。
对于人寿命的长短,人的种种努力不是绝对没有效果,而是效果非常有限。可以说,一个天天注重营养健康的有钱人,跟一个不知养生为何物的农民,他们各自的健康和寿命情况没有太大差别。
相比医疗、饮食营养、锻炼等,我倒认为人的性情可能更重要,比如巴菲特和芒格这样的人,他们基本不锻炼,饮食也简单,平常就是汉堡加可乐,但他们照样是健康长寿。
另外,马斯克还指出,“长生不老”不是可不可能的问题,而是应不应该的问题,他表示,死亡很有必要,如果一代人活的时间太长,那社会就会变得僵化起来,造成“社会的窒息”。
乔布斯也有过类似的意见,他说死亡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陈旧的事物必须给新的事物让路,世界只有保持新陈代谢才能持续进步。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人生自古谁无死,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每个人都是一辈子几十年,大家都在一个航班上,坐头等舱和普通舱的人都会同一时间抵达终点。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你我都是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在这个世界上,人力有时而穷,大家不过是各有过程,开始和终点都是一样的。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死亡这个事,每个有权势的人都想要“再活五百年”,那对其他人来说,岂不是绝望到底?
要知道每个被历史所淘汰的人都未必是自愿的,实际上,大家都执着于留在舞台上,除了死亡,谁也不能把他们赶下去。这就意味着旧的思维和秩序一直存在,最终就是一潭死水,世界也会停滞不前。所以,世界需要通过死亡来吐故纳新,为世界注入生机、活力和希望。

生命的厚度、广度和质量大于生命的长度!
单纯的活时间长,有什么意义?我见过很多老人到了七八十岁的时候就心甘情愿“要走”,为什么?
因为他们觉得活着是别人的负担,没有尊严和生活质量的话,真的是生不如死。
所以,我们这辈子就是要奋斗、经历、体验和创造,人生本没有意义,我们活着就是要创造出一种意义来,不是为了生命延长岁月,而是为岁月赋予生命。
乔布斯的寿命不长,如果按照平均三万天来算,他比别人要少活一万多天。可这又如何,多少人一辈子就像烛火一样暗淡,而乔布斯就像划过宇宙的一道光,照耀了无数人。
人生的价值不是按照长短来计算的。

为啥说“长生不老”是灾难?
假如有“长生不老药”,那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肯定会是只有少数人占有这种资源,其他多数人都是毫无希望。
历史证明,没有干预的话,人群自然就会拉开差距,不平等会快速走向最大化。
而对个人来说,“长生不老”也未必是好事。生命固然是渴望永生,可我们想一想,如果真的拥有无尽的时间,那人生会怎么样?
我觉得很可怕,活一千年,活一万年,而且想死都死不了……这很可能是意味着无尽的疲惫、厌倦、寂寞、孤独和痛苦。
李商隐有句诗很好: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事实上,生老病死是完整的人生体验和修行,超越生死是最大的自我超越,有些东西是比生命更重要、更高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