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非洲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共和国

2023-12-11 18:30 作者:永磁-老鼠  | 我要投稿

南苏丹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简称“南苏丹”(South Sudan),是东非的一个内陆国家,全国分为10个行政州和3个行政区。国土总面积619745平方公里,人口约1459万(2022年)[29],系多部族国家,有丁卡、努维尔、希鲁克、巴里等64个部族。南苏丹东与埃塞俄比亚接壤,西与中非共和国为邻,南与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和乌干达毗连,北部邻近苏丹。首都为朱巴(南苏丹总统基尔于2011年9月发布命令,决定把拉姆塞尔定为该国新首都,并计划在5至8年内完成迁都)。 南苏丹原是英埃共管苏丹的一部分,1956年后成为苏丹的一部分,属苏丹南部10州。第一次苏丹内战后,苏丹南方于1972年至1983年得到自治。第二次苏丹内战随即于1983年爆发,2005年苏丹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定》,并成立苏丹南方自治政府。2011年,南苏丹独立公投通过,南苏丹共和国遂于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独立,成为非洲大陆第54个国家。 南苏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其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国际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南苏丹提供了大量援助。2020年,南苏丹GDP为44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7%,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313美元。 19世纪以前,南苏丹没有成文历史。一般认为,属于尼罗特族群的丁卡族、努维尔族和希鲁克族于10世纪左右进入南苏丹。16至18世纪,阿赞德人与阿凡加拉人相继在该地区建立统治。18世纪初开始,欧洲人在阿拉伯人协助下,在包括南苏丹在内的非洲大陆猎奴。 19世纪初,埃及与苏丹侵入南苏丹地区。1899年英国与埃及共管苏丹(包括苏丹和南苏丹),并于1902年将南北作为两个实体分而治之。 1955年苏丹独立前夕,因反对与苏丹北方组成独立国家,苏丹南方黑人军官约瑟夫·阿古领导黑人部队发动兵变,第一次苏丹内战爆发。1972年,约瑟夫·阿古与苏丹政府在肯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签署《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给予了苏丹南部有限的自治权,第一次苏丹内战结束。 1983年,时任苏丹总统尼迈里(Jaafar Nimeiry)宣布在全国实施伊斯兰律法(Sharia法)。因对尼迈里政府在全国推行伊斯兰法不满,南方黑人军官约翰·加朗成立了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解放军(苏人解)(SPLM/A),对抗中央政府,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 1989年苏丹巴希尔政府上台后,重视解决南方问题。但是,以加朗为代表的南方势力坚持要在南部实行民族自决,建立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 1994年苏丹政府和苏人解开始和谈。1994年,在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的倡导下,苏丹政府同苏人解展开政治谈判,并在美国直接介入下取得突破。 2005年1月,苏丹政府同苏人解在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结束了长达22年的第二次内战。根据协议,苏丹将组建由北南方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政府;此后,苏丹将进入为期6年的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南方居民通过公决决定自己的未来。同年9月,北南双方根据协议组建了民族团结政府。 2007年10月11日,因阿卜耶伊地区的归属、双方军队重新部署等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苏人解宣布停止参与中央政府的工作,苏丹北南和平进程遭遇危机。为化解这场危机,双方通过协商最终就南部油田非军事化以及双方军队重新部署等问题达成一致,苏人解也于当年底恢复了在民族团结政府中任职。 2011年1月9日,南部苏丹就其未来的地位问题举行公投。公投结果显示,98.83%的选民支持苏丹南部地区从苏丹分离,公投结果t也为苏丹政府和国际社会所接受和承认。 南苏丹当地时间2011年7月9日凌晨0时,北京时间2011年7月9日凌晨5时,南苏丹宣布独立,定国名为南苏丹共和国(Republic of South Sudan)。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国旗升起后,原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南方政府主席萨尔瓦·基尔签署了《南苏丹共和国过渡期宪法》,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 2013年12月,时任总统基尔突然将时任副总统马沙尔撤职,导致双方的支持者——南苏丹两个最大的部族丁卡族和努尔族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南苏丹内战爆发。2015年8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了《解决南苏丹冲突协议》。2016年4月,南苏丹组建民族团结过渡政府。 2016年4月15日,南苏丹正式加入东非共同体,成为该组织第六个成员国。 2016年4月15日,南苏丹正式加入东非共同体,成为该组织第六个成员国。 南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北纬4-10度线之间,系内陆国。南苏丹国土面积64.4万平方公里。东邻埃塞俄比亚,南接肯尼亚、乌干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邻中非共和国,北接苏丹。陆地边境线总长5413公里(与中非共和国边境线989公里,与刚果民主共和国639公里,与埃塞俄比亚934公里,与肯尼亚232公里,与苏丹2184公里,与乌干达435公里)。 南苏丹地形呈槽型,东部、南部、西部边境地区为丘陵与山地。地形平坦开阔,多为粘土质平原,中部有大片草原、湿地。全境最高峰为南部边境的基涅提山(KINYETI),海拔3187米。南苏丹为内陆国,无海岸线及出海口。 南苏丹基本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每年5-10月为雨季,气温20-40℃,11月-次年4月为旱季,气温30-50℃。根据气候、植被和土壤,全国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地理区域: 【北方雨水地区】该地区涵盖了上尼罗地区大部分。平均年降雨量为400-600毫米,该地区最南部一年中有超过4个月的显著降雨期。土壤大部分为粘土基覆盖的沙土。该地区有一些灌溉系统和商业化的农作物种植业。 【冲积平原区】冲积平原区,包含上尼罗地区其余部分、加扎勒河地区的东部和北部以及赤道地区的东北部,土地肥沃。该地区降雨充沛,年降雨量为750-1000毫米。每年有6-7个月的雨季。该地区由于土壤质地稠密、缺乏排水系统和用水管理的基础设施,雨季期间常遭受洪涝灾害。 【赤道地区】赤道地区包括西赤道州全境和东赤道州高地地区,年降雨量在1200-2200毫米;东赤道州的低地地区,年降雨量为700-1300毫米。东赤道州的东南部突出部分年降雨量为700毫米。 南苏丹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石油、铁、铜、锌、铬、钨、云母、金、银等,水利资源也很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大规模农林牧业发展。2007年南苏丹探明石油储量约47亿桶,可采储量为22.6亿桶,2018年剩余已探明可采储量约7.77亿桶。尼罗河是南苏丹最主要的地理标志,该河纵贯南苏丹,是重要的水源以及内河航运线路。由于南苏丹尚未进行大规模地质勘查,各种资源储量未探明,暂时没有发现有位于世界前列的自然资源。 南苏丹独立时,全国共划分为北加扎勒河、西加扎勒河、瓦拉卜、湖泊、团结、上尼罗河、琼格莱、东赤道、中赤道和西赤道10州。2015年10月,基尔总统颁布总统令,撤销原有10州,设立28州。南苏丹反对派指责总统令违宪及违反和平协议精神。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联合国安理会等均呼吁南苏丹暂停实施有争议的28州方案。2017年1月,基尔总统颁布总统令,再次调整行政区划,共设32州。2020年2月,南政府公布新的行政州划设方案,共设立10个行政州和3个行政区。 行政区名 人口(单位:人) 面积(平方千米) 首府 中赤道州 1103557 43033.00 朱巴 东赤道州 906161 73472.01 卡波埃塔 西赤道州 619029 79342.66 延比奥 上尼罗州 964353 77283.42 马拉卡勒 琼莱州 1358602 122580.83 博尔 团结州 585801 37836.69 本提乌 湖泊州 695730 43595.08 伦拜克 北加扎勒河州 720898 30543.30 乌韦勒 西加扎勒河州 333431 91075.95 瓦乌 瓦拉卜州 972928 45567.24 瓦拉布 中赤道州首府朱巴(Juba)为南苏丹首都,人口约50万。 2011年9月,南苏丹政府决定将湖泊州中部城市拉姆塞尔定为新首都,计划在未来5至8年内完成迁都。 国家象征 国名 南苏丹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outh Sudan),原是苏丹的南方部分,2011年7月9日0时宣告独立,简称为南苏丹。 国旗 南苏丹国旗是在第二次苏丹内战结束、签署停火协议以后采用的,在2011年南苏丹独立以后正式成为国旗。国旗由黑、白、红、绿、蓝、黄6种颜色组成,其中黑、红、绿三种颜色呈平行横条排列。红色象征被解放的斗争烈士流下的血液;白色象征经过多年的解放斗争取得和平;蓝色象征尼罗河水域,为国家的生活来源;绿色代表着农业和土地;黑色象征非洲黑人的皮肤,代表着南苏丹国家的人民;黄星象征指导国家及其公民,使国家的十个州团结一致。 国徽 南苏丹国徽是在2011年南苏丹独立以后所采用,中央为一只非洲鱼鹰,饰带以英文书有国名———“南苏丹共和国”和南苏丹国家格言“正义,自由,繁荣”。 国歌 《南苏丹万岁!》 歌词大意: 天啊,我们赞美和颂扬你,为了您的恩典南苏丹,伟大的天府之国坚持我们的和平与和谐的统一。哦祖国,我们上涨提高标志和指路明灯,而且唱的自由歌与喜悦,为了正义,自由与繁荣,应当永远地统治。哦,伟大的爱国主义,让我们站起来,在沉默和尊重,,敬礼先烈的血,巩固我们国家的基础,我们发誓要保护我们的国家。哦,上帝保佑南苏丹。 国鸟 吼海雕是南苏丹国鸟。吼海雕为隼形目鹰科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雌性比雄性大。雄性的翼展一般长约2米,而雌性的翼展一般长逾2.4米。它们的外型独特全身大多呈棕色,强有力的翅膀则呈黑色。它们的头部、胸部和尾部呈雪白色,喙呈黄色,尖端有一黑斑驳。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扇翅及翱翔飞行,扇翅节奏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约等于胫部长度。 南苏丹总人口约1459万(2022年)。其中城镇人口占比19.3%,农村人口占比80.7%。全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人,但各州分布差异较大。人口最多的琼格莱州为135.8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其次是中赤道州和瓦拉卜州。 南苏丹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不同语言和地域文化的部族多达60多个,其中分为尼罗特族、尼罗哈姆族、班图族和努巴族四大族群,主要部族有丁卡族(35.8%)、努尔族(15.6%)、希鲁克族(8%)、阿赞德族、巴里族(5%)等。 努尔族是南苏丹第二大部落,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5.6%。多数努尔人以畜牧为业,饲养牛羊,过着季节性迁徙生活,少数人以耕种和渔猎为业,主要分布在上尼罗河地区。由于大部分努尔人居住地不曾遭受过殖民,因此努尔人保留着古老的社会结构和传统风俗,被称为“非洲人文的活化石”。努尔族在南苏丹政治、社会和军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南苏丹现第一副总统、反对派领导人瑞克·马夏尔来自努尔族。 希鲁克族是南苏丹第三大部落,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左右,为定居部族。主要从事农业耕种,善于捕鱼和畜牧。希鲁克族拥有自己的国王,采用世袭制。主要分布在上尼罗州地区和琼格莱州,主要城镇有马拉卡勒(Malakal)、科多克(Kodhok)、通加(Tonga)、阿肯(Akon)等。 巴里族是南苏丹第四大部落,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左右。巴里族受贩奴运动和两次苏丹内战的影响最深,人口大幅下降。主要分布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市的周围地区。南苏丹原议长、现任副总统詹姆斯·瓦尼来自巴里族。 南苏丹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体制,中央、州两级政权享有立法权。2013年12月,南苏丹总统基尔与前副总统马夏尔为首的反对派之间爆发武装冲突。2015年8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协议》。2016年4月,南苏丹组建民族团结过渡政府。7月,南苏丹政府军再度与反对派爆发武装冲突。2018年8月5日,南苏丹冲突各派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达成共识,基尔将继续担任总统,马夏尔担任第一副总统。9月12日,南苏丹主要派别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重振协议》(简称《重振协议》),就政治权利分配、政治过渡进程、安全安排等达成一致。根据该协议,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为政治过渡预备期,之后开始为期三年的政治过渡期并建立全国过渡预备期委员会、国家修宪委员会、联合防务委员会等政治过渡期机制。2019年5月,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通过决议,同意南苏丹各派将政治过渡预备期延长半年至11月。11月,经苏丹、乌干达斡旋,南苏丹各派将政治过渡预备期再次延长100天。2020年2月,南苏丹成立联合过渡政府。3月,南苏丹过渡政府任命内阁部长、副部长。此后,南苏丹有关各派就行政州分配达成一致。2021年1月,南苏丹国内各派达成共识,确定政治过渡期延续至2023年2月。2022年8月,南苏丹主要派别签署协议,将政治过渡期自2023年2月起延长24个月至2025年2月,并于2024年12月举行大选。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当日,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基尔签署南苏丹过渡期宪法,宣誓就任南苏丹共和国首任总统。过渡期宪法共16部分201条,分为总章、公民基本权利、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机构、军队、州及地方政府和土地所有制与自然资源管理等内容。2015年8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解决南苏丹冲突协议》,根据协议要求成立国家修宪委员会,将协议内容纳入宪法。2018年9月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的《重振协议》亦要求成立国家修宪委员会,在过渡期开始24个月内完成永久宪法制定工作。2021年5月,南启动永久宪法制定。 南苏丹议会实行两院制,包括国民议会(下院)和州委员会(上院)。2021年上半年,南苏丹完成两院重组并于8月宣誓就职。新当选的国民议会议长为杰玛·努努·昆巴(Jemma Nunu Kumba,女),州委员会议长为邓·邓·阿孔(Deng Deng Akon)。 南苏丹现政府于2020年2月成立,由南苏丹总统直接主持,不设政府总理职务。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第一副总统瑞克·马夏尔(Riek Machar),副总统詹姆斯·瓦尼·伊加(James Wani Igga),副总统侯赛因·阿卜杜勒巴吉(Hussein Abdelbagi),副总统塔班·邓·盖(Taban Deng Gai),副总统丽贝卡(Rebecca Nyandeng De Mabior)。主要部门及部长:总统事务部,部长巴拿巴·马瑞尔·本杰明(Barnaba Marial Benjamin),内阁事务部,部长马丁·埃利亚·罗姆洛(Martin Elia Lomuro),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詹姆斯·皮蒂亚·摩根(James Pitia Morgan),国防与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绰尔·通·巴洛克(Chol Thon Balok),内政部,部长安吉丽娜·简妮·特尼(Angelina Jany Teny),国家安全部,部长奥布图·马穆尔·麦特(Obutu Mamur Mete),新闻、通讯技术与邮政服务部部长迈克尔·马奎·鲁埃斯(Michael Makuei Lueth),财政与计划部,部长迪尔·东·恩戈尔(Dier Tong Ngor),石油部,部长普奥特·康·绰尔(Puot Kang Chol)。 苏丹的司法系统由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其他法院等共同构成。过渡期宪法规定,各级行政和立法机构应尊重并保护司法机构的独立性。最高法院由首席法官、副首席法官和不少于9名其他法官组成,皆由总统提名、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现任首席法官为钱·瑞克·马杜特(Chan Reec Madut) 执政党为苏丹人民解放运动(SPLM),其他主要政治派别包括: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反对派(SPLM-IO)、南苏丹反对派联盟(SSOA)、其他政党(OPP)等。 苏丹人民解放运动:1983年由苏丹政府军军官约翰·加朗在埃塞俄比亚成立。2011年南苏丹独立建国后,成为执政党。目前,南苏丹总统基尔和副总统瓦尼分别任党主席和第一副主席。 总统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Salva Kiir Mayardit),1951年生,丁卡族人。20世纪60年代加入南方反政府的“阿尼亚尼亚”运动。1972年和平协议签署后加入政府军。1983年与加朗共同创立苏丹人民解放军(SPLA)。1986年出任SPLA副总参谋长。2005年7月担任南方自治政府副主席。2005年8月出任苏丹民族团结政府第一副总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2010年4月连任。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后出任首任总统。 南苏丹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道路、水电、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严重缺失,商品基本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国际社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向南苏丹提供了大量援助。2011年7月,南苏丹央行发行新货币南苏丹镑(SSP)。 南苏丹经济严重依赖石油资源,主要有1/2/4区、3/7区、5区等开发项目。石油收入约占政府财政收入的98%。2012年初,由于与苏丹就石油利益分配问题矛盾不断升级,南苏丹全面关井停产。2013年4月,经过国际社会斡旋和两苏艰苦谈判,南苏丹恢复石油生产。2013年底和2016年7月,南苏丹国内两次爆发冲突,石油生产受到严重影响。2023年4月以来,苏丹国内冲突对南苏丹石油出口造成潜在威胁。目前,南苏丹石油日产量约为16.91万桶。 2020年,南苏丹GDP为44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7%。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为313美元。 南苏丹可耕地面积约为2500万公顷。适合耕种的作物种类很多,特别是一些热带和亚热带作物。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高粱、小米、麦、阿拉伯胶、甘蔗、木薯、芒果、木瓜、香蕉、马铃薯、芝麻等。森林覆盖率超过36%。 几乎没有规模化工业生产,工业产品及日用品完全依赖进口。[26]南苏丹经济严重依赖石油资源,生产的石油全部出口,占全国出口额的90%以上,石油出口收入占政府财政收入的80%以上,最高年份达到98%。探明石油储量约47亿桶,可采储量为22.6亿桶,剩余可采储量9.3亿桶。主要石油区块为3/7区、1/2/4区和5区。据南苏丹政府年度预算报告,2020/21财年预计石油总收入为18亿美元。 南苏丹的国家银行是南苏丹银行(Bank of South Sudan),是宪法规定发行南苏丹镑的唯一机构,是外汇政策的制定者和汇率的发布者。 南苏丹共有近30家商业银行。其中,本土银行包括象牙银行(Ivory Bank)、尼罗河商业银行(Nile Commercial Bank)、水牛银行(Buffalo Commercial Bank);外资银行包括肯尼亚商业银行(KenyaCommercial Bank)、正义银行(Equity Bank)、标准银行(Stanbic Bank)、埃塞俄比亚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of Ethiopia)等。 南苏丹没有全面的进出口统计数据。有限的贸易数据显示,南苏丹从乌干达和肯尼亚进口的商品中60%为农产品。南苏丹国家统计局估计,在2012年石油停产前,石油出口额占GDP的60%以及出口总额的98%。南苏丹主要的贸易伙伴为乌干达、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我国是南苏丹最大的石油输出目的地。 乌干达是南苏丹的主要贸易伙伴。南苏丹和乌干达间的贸易模式极其不对称,南苏丹在南乌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乌干达向南苏丹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咖啡、水泥、车辆、钢铁产品、棕榈油、矿泉水、香皂、啤酒、大豆、植物油、肉、饼干、小麦面粉、碎米、工业用糖、摩托车、高粱和玉米。2015年,乌干达对南苏丹出口额约2.34亿美元,南苏丹对乌干达出口额仅为78.9万美元。 肯尼亚向南苏丹出口的主要商品为茶、雪茄和香烟、棕榈油、帐篷、装饰品、矿泉水、药品、汽油、植物油、水泥、啤酒、甜菜糖或蔗糖。 苏丹和南苏丹间的贸易商品主要是农产品。苏丹对南苏丹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面粉、玉米粉、玉米淀粉、蔗糖和花生。 南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主要通过甘贝拉边境口岸开展贸易。2015年,南苏丹对埃塞俄比亚出口额约29.5万美元。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1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0年南苏丹吸收外资流量为1800万美元。 南苏丹接受援助的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机构、世界银行等;二是地区组织;三是双边合作国家。主要是人道主义援助。据美国USAID公布,自2011年以来至2021年,11年间美国共向南苏丹提供援助76亿多美元,年均6.9亿美元。美国、英国、欧盟三个援助方提供了60%以上的人道主义援助。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2021年11月报告,2021年,南苏丹境内共有830万人需要救援。联合国在2021年10月向南苏丹人道主义基金提供了960万美元,以支持14个优先县的洪水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宣布向南苏丹提供1310万美元支持南苏丹卫生事业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欧盟承诺向南苏丹提供650万欧元资金支持;英国拟向南拨款350万英镑,主要用于提供洗手用水和肥皂;法国拟向南捐赠500万欧元,将在朱巴和瓦乌建2所现代化P4实验室;德国拟向南苏丹捐赠250万欧元;挪威对南苏丹难民营难民等开展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宣传教育;世界银行拟向南苏丹拨款760万美元;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南苏丹代表处拟向南苏丹提供可供4000000人食用的粮食援助。 南苏丹官方语言为英语,阿拉伯语为通用语,当地居民大多使用当地部落语言,如丁卡语、努尔语、赞德语、巴里语和希鲁克语等。由于历史原因,19世纪末英国占领苏丹南部地区(即现在的南苏丹),开始了其殖民化进程,受英国统治的影响,当时南苏丹的官方语言为英语。随着英国将南苏丹交给苏丹代管,南苏丹官方语言改为阿拉伯语,阿语随后逐渐成为各部落的通用语言。2011年独立后,南苏丹官方语言改回英语。 南苏丹约1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约17%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而大多数人信奉原始部落宗教。 南苏丹人的宗教可以追溯到1956年。而上一次人口普查时,最多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次是南苏丹的宗教包括传统土著宗教,其中多数遵循传统信仰。苏丹南部的大部分土著保持传统的信仰(有时称为作为万物有灵论)。美国联邦研究部根据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在20世纪90年代初可能不超过10%的南苏丹人口是基督徒,而苏丹的官方记录宣称,包括南苏丹人口,25%的人按照传统宗教和5%是基督徒。在2005年,一些新闻报道声称大多数的基督徒,是苏丹圣公会,有200万信徒。同样,根据世界基督教百科全书,自1995年以来天主教会是在苏丹最大的单一基督教,主集中在南苏丹的有270万教徒。 前南苏丹总统基尔是罗马天主教教徒,他在朱巴发言时指出,南苏丹将是一个尊重宗教自由的国家。其中基督徒大部分信仰天主教和安利甘宗(英国国教),虽然其他教派也很活跃,但万物有灵的信仰往往与基督教信仰混合。 南苏丹人一般都生活在半独立的家园形成了近和扩展的亲戚居住的村庄。他们的社会是建构在由国王或首领,这取决于种族社会管理的亲缘关系,部落和村庄。 南苏丹实践基督教、伊斯兰教和本土宗教。一些区还相信精神的力量。因此,占卜、呼风唤雨、算命先生和矛高手都在这些区。 南苏丹一般吃在一起,按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差异化群体。根据他们的区,南苏丹享受各种各样的食物。他们的一些主食包括牛奶,牛肉,谷子,高粱,蜂蜜,鱼,羊肉,传统草药和蔬菜,花生,豆类,野味,芝麻,手指小米和山药。 传统上,有劳根据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的明确分工。男人一般照顾和维护家庭而女性则操持家务。 所有区都有某种形式的启动仪式到成年。去除下颌牙齿,面部标志,穿的特珠和男性割礼(班图人群体之间的)一些被南苏丹人民实行共同启动仪式。 婚姻是其中南苏丹的主要里程碑之一,往往涉及的直接和大家庭的所有成员,包括一些区母系亲属。通常情况下,年轻人不从事直接婚姻安排;他们的父母商量,推动和组织婚姻子女。各区在婚姻执行各种仪式。然而,家庭之间的礼物交换是常见的。 聘礼是婚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创建涉及的家庭之间深刻的债券,使得离婚是不可能的,除非涉及严肃的问题在哪里。万一离婚,整个嫁妆或部分返回到该男子和他的家人。 分娩也被看作是特殊的,有根据孩子的社会和性别正在执行特定的仪式。根据季节和事件或亲戚后,孩子们通常命名。由于牛在大多数区高架状况,子女也可用家庭牛的颜色而得名。男孩用走牛的颜色,而女孩采取的奶牛。 葬礼的仪式是非常复杂的。其中丁卡族男人死后要与妻子合葬在一起。继承妻子也被实践在南苏丹各州,表面上是为了使死者丈夫的亲属继续他的血统和保护他的家庭。一般情况下,一个寡妇是由近亲属继承,但在一些区,她可以自由选择继承她的人。 南苏丹的法定节假日时间和名称如下:元旦节,公历1月1日;和平日,公历1月9日;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周日;国家祈祷日,公历3月10日;劳动节,公历5月1日;建军节,公历5月16日;国庆节(独立日),公历7月9日;烈士日,公历7月30日;开斋节,伊历10月1日;宰牲节,伊历12月10日;世界艾滋病日,公历12月1日;宪法日,公历12月5日;圣诞节,公历12月24-26日。南苏丹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每周六、周日是公休日,但是当地企业实际实行周六半天工作制。 南苏丹武装力量前身为“苏丹人民解放军”(简称SPLA),独立后改编为南苏丹共和国武装部队。南苏丹武装部队的使命是捍卫南苏丹宪法,维护领土完整,保卫人民安全。 南苏丹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是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总参谋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关”。 南苏丹共和国武装部队总兵力约8万人,共编成3个军区9个师,每个师编制6000-10000人。部队以陆军为主,独立后不久成立了空军和水上部队,成员多为南方地区土著黑人。部队武器装备落后,多为南北内战时期从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等地走私进口的武器,以美制、前苏联制、德制和以色列制为主,其中轻型武器居多,重型武器相对较少 南苏丹主要的安全威胁来自时常爆发部落间武装冲突和乌干达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圣灵抵抗军。2009年,两者导致2500人丧生、35万人流离失所。部落冲突较为严重的地区包括琼格莱州、湖泊州、瓦拉卜州、上尼罗河州、团结州、中赤道州和东赤道州。乌干达上帝军在西赤道州和西加扎勒河州活动猖獗。南苏丹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强军队、警察等执法力量、解除部落武装、调解敌对部落矛盾等。 联合国安理会2011年7月8日通过决议,决定于9日建立联合国南苏丹共和国特派团,特派团将最多有7000名军事人员和900名文职警察人员,初步任期为一年,并视需要予以延长。这一草案还给予维和部队授权,以“巩固和平与安全,协助创造发展条件……以增强南苏丹共和国政府能力为目的,使政府高效、民主执政,与邻国建立良好。”另外,草案特别授权维和部队在政治过渡期给予南苏丹政府支持,就推进宪法进程,举行选举和促进媒体独立等方面提供建议。 2015年10月8日,在南苏丹任务区执行长途武装巡逻任务的我维和步兵营长巡分队在其建立的临时行动基地周围多次遭遇激烈武装冲突。维和步兵营官兵们还要在临时行动基地及周边继续执行任务,完成对当地冲突情况和难民保护情况的调查工作。 2022年12月13日,朱巴消息:中国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13日在首都朱巴联合国特派团中国营地举行指挥权交接仪式。这标志着中国第八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圆满完成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第九批维和步兵营正式走上战位,开始履行维和使命。 南苏丹全国的物资和人员流动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主要城市间有道路连接,国家公路网处于雏形(规划干线约7000公里)。除南苏丹和乌干达边境城市Nimule至朱巴、朱巴市政和石油产区拥有一定里程的柏油公路外,其它境内公路全部为土路。 南苏丹与其邻国乌干达和苏丹分别互通柏油公路。此外,和其他邻国(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中非、刚果(金)等)均有土路相通。目前,货物主要由肯尼亚经乌干达边境口岸Nimule进入南苏丹。 南苏丹原有248公里(154英里)窄轨(1067mm宽)铁路,从苏丹边境抵达瓦乌市,自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该铁路处于关闭状态。其它地区和城市没有铁路交通。 朱巴机场是南苏丹唯一的国际机场。朱巴是南苏丹的航空枢纽,有多条飞往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去往各州一般需经朱巴转机。目前开通有瓦乌、马拉卡勒、伦拜克和波尔等地航班。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飞往全国任务区的航班,均从朱巴国际机场出发。目前,朱巴机场国际航线主要有飞往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苏丹、埃及、卢旺达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国际航班。除朱巴国际机场外,各州府城市及Paloich等油区主要城镇建有20多个小型或简易机场。其中,瓦乌、Paloich具备起降波音737及以下机型民用飞机的能力。 尼罗河是南苏丹境内最主要的河流,纵贯南北。南苏丹只有为数不多的简易码头,及少数几家正规运营的船队,船只吨位在400吨左右,运输能力低。南苏丹独立之前,内河运输连接苏丹南北,通过水路运输路线可从首都朱巴通往上尼罗河州的Malakal市和Melut。自南苏丹“12.15冲突”爆发后,该航道无法全线通航。 南苏丹不实行义务教育,实行“8+4+4”学制,即小8年、中学4年及大学4年。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主。全国大中小学学生注册人数分别为2.5万、4.4万和138万,教师约8000名。 南苏丹的高等学校有朱巴大学、上尼罗大学、伦拜克大学、加朗大学、加扎勒大学等。南苏丹教育水平落后,教学设施匮乏。南苏丹没有自己的课程体系,主要采用乌干达、肯尼亚和喀土穆的课程体系。此外,南苏丹整体识字率约为27%(其中:男性为40%,女性为16%),城市识字率超过一半。在南苏丹,72%的学龄前儿童(6-18岁)辍学(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6年统计报告)。南苏丹中学入学率为1.6%(男生1.8%,女生1.3%)。15岁以上成年人文盲率为77%(男性73%,女性84%)。 2016年2月3日,我国和南苏丹签署《中南教育项目技术合作换文》,主要在科目设计、师资培训、编印教材、设立教师培训中心等领域加强合作。2018年11月22日,两国教育技术合作项目一期实施完毕。2021年6月,两国教育技术合作项目二期开始实施。 南苏丹医疗水平较低,没有符合现代标准的大型医院,私人医院只有基本的医疗器械,重症患者往往需要去邻国就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南苏丹全国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2.5%,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经常性医疗卫生支出71.2美元。 2017年,南苏丹人均寿命为57.3岁,成人艾滋病感染率为2.4%。疟疾是导致南苏丹公民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死亡总人数的25%。2018年3月,南苏丹东赤道地区伊玛通州(ImatongState)发现脑膜炎疫情。2018年,南苏丹邻国刚果(金)爆发埃博拉疫情,对南苏丹造成一定威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传入南苏丹,并在南流行。 1971年至1985年,中国向原苏丹南方派出了15批次、344名医护人员,在现南苏丹的朱巴、瓦乌和马拉卡勒等地开展医疗救治。2005年以来,中国参加联合国在南苏丹的维和行动,派出了一支军事医疗队,驻扎在瓦乌。南苏丹独立后,中国援南苏丹医疗队始派于2012年12月,由安徽省承派,目前为第九批,分妇产科、普外科、内科、儿科、骨科、皮肤科、中医科、麻醉科、耳鼻喉科等共15名队员。[ 南苏丹首都朱巴设有邮政局,但只能将邮件发往其国内主要城市,国际快递公司DHL(敦豪国际航空快运)、Aramex(中东快递公司)及TNT国际快运在南苏丹有代表处,可提供国际快递服务。南苏丹没有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主要运营商有MTN、Zain,国际端口通过卫星传输,国内传输通过微波实现。互联网设施落后,无光纤网络,需要通过卫星上网,带宽小、网速慢、价格高。 2015年3月,由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建的南苏丹国家宽带(光纤骨干网)项目在朱巴举行隆重的开工仪式。此次开工的从朱巴(Juba)至Terekeka的60公里光缆子项目属于Juba-Rumbek段400多公里光缆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含骨干光缆铺设,以及两端的光通信设备部署等。 南苏丹的电视台有:南苏丹电视台(SSTV)和南苏丹公民电视台(CTV)。其余有BBC英语台(FM88.20)、城市电台(FM88.40)、自由电台(FM88.70)、首都电台(FM89.00)、BBC阿拉伯语台(FM90.00)、新电台(FM90.60)、经典电台(FM92.30)、救赎电台(FM94.00)、人民之声(FM97.00)、南苏丹视野电台(FM98.60)、Eye Radio等。 英文报纸主要有《今日报》《朱巴观察报》(Juba Monitor)、《黎明报》(The Dawn)、《第一公民报》(No 1 Citizen)、《城市评论报》(City Review)等;阿拉伯文报纸主要有《南苏丹政治报》和《南苏丹体育新闻报》和《命运报》等。 网络媒体有苏丹论坛(www.sudantribune.com)、南苏丹国家网(www.southsudannation.com)、朱巴评论(talkofjuba.com)、古通网(www. gurtong.net/)。 南苏丹电力供应紧张,没有国家电网,无法满足工业和商业用户的用电需求。个别大城市拥有独立电网,但多数年久失修。全国仅有1%的人口能够用上电,市政供电只有17000个用户。绝大多数机构、家庭和商户自行发电。朱巴、Wau和Malakal分别装有17MW、8MW和5MW的柴油发电机组,总运营能力低于20MW。 南苏丹政府计划与乌干达政府就乌干达卡鲁玛(KARUMA)水电站(在建)经南苏丹和乌干达边境尼姆利(NIMULE)向南苏丹输送电力输变电线路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目前,南苏丹电网尚未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与埃塞俄比亚、苏丹、乌干达互联互通的规划尚处于概念阶段。 2023年9月2日,在2023男篮世界杯17-32名排位赛中,南苏丹锁定M组第一,南苏丹国家足球队成为非洲区唯一一支获得巴黎奥运会门票的球队,将在2024年参加巴黎奥运会。这是南苏丹史上首次参加国际男篮世界杯。 南苏丹建国后,已同包括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011年7月14日,南成为联合国第193个成员国,此后相继被接纳为非盟、伊加特、七十七国集团等组织成员。外交上,南苏丹坚持睦邻友好,尊重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不干涉内政,积极促进非洲国家团结和地区一体化合作,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就派医疗队、农业专家到苏丹南方,向当地人民提供帮助。苏丹南方自治政府成立后,中国与苏丹南方各层次友好交往不断加强,双方合作日益增多。2007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苏丹期间,在喀土穆会见时任苏丹第一副总统、南方自治政府主席基尔。基尔曾于2005年3月、2007年7月两次访华。2008年9月2日,我国驻朱巴总领事馆开馆。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成立,我国与南苏丹签署建交公报。同日,我国驻南苏丹大使馆开馆。2012年4月23日至28日,应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南苏丹总统基尔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南苏丹独立建国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顺利。2011年11月,双方签订两国贸易、经济和技术协定,并成立双边经贸联委会。2011年8月,中石油在南苏丹设立项目公司。2012年1月,南苏丹政府与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合作伙伴签署石油合作《过渡协议》。目前中石油在南苏丹作业油田正常开展生产。 我国积极参与南苏丹经济社会建设,援建了医院、学校、打井、提供医疗设备、抗疟药品和紧急人道主义物资、人力资源培训等项目,得到当地民众好评。 在南苏丹独立前,我国就已开始向苏丹南方提供文化援助和杂技培训。南苏丹独立后,中南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2012年6月,南苏丹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奥夫豪来华出席首届中非文化部长论坛。2013年6月,南苏丹文化、青年和体育部长马杜塔来华出席中非文化产业论坛。 援苏丹南方医疗队始派于1971年,是当时中方向苏派遣医疗队的分队,曾在朱巴、瓦乌、马拉卡勒三地工作。2012年1月,中南两国签署中方向南苏丹派遣医疗队的谅解备忘录。12月,中方派出首批援南苏丹医疗队。目前在南苏丹工作的为第10批医疗队,共15名队员。 新冠疫情暴发后,我国政府、地方省市、民间机构及有关企业积极向南苏丹捐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医用N95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等抗疫物资。中南卫生专家多次举行视频会议,分享抗疫经验。2020年8月,我国政府向南苏丹派遣了抗疫医疗专家组,协助南苏丹抗击疫情。南苏丹独立后,我国每年向南苏丹提供若干政府奖学金名额和培训名额,迄今已为南苏丹培训各领域人才近四千名。 南苏丹曾与美国关系密切。1983—2005年苏丹内战期间,美国支持苏丹南方。2001年9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介入苏丹南北和平进程。“9·11”事件后,美国调整对苏丹政策,加速推动苏丹南北和平进程,并最终促成南北方于2005年1月签署《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苏丹长达22年的内战。苏丹南方自治政府成立以后,美国在南方首府朱巴设立总领馆,并在自治政府中派遣众多“志愿者”协助工作。2010年后,美国政府每年向南苏丹提供约3亿美元援助。南苏丹独立当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希拉里分别致贺,美方以互换照会方式同南苏丹正式建交。2013年底南苏丹内战爆发后,美国积极介入调解,同英国、挪威共同组建南北苏丹问题“三驾马车”。2016年7月南苏丹再度爆发内战后,美国开始对南施加制裁,于2018年上半年连续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两份对南苏丹制裁决议。2018年11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在阐述对非洲新战略时,公开批评南苏丹领导人,强调美国不会向南苏丹推进政治过渡提供资金支持。2019年12月,南苏丹政府谴责美对南政策阻碍南和平进程,召回南驻美国大使。2020年1月,美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纳吉访南。11月,美国南苏丹问题特使斯图亚特访南。2020年,美国向南苏丹提供2180万美元的抗疫援助。2021年初,美国承诺向南苏丹提供4.82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5月,美国两苏问题特使布斯访南。7月,美国总统拜登指责南苏丹政府犯了种族屠杀和战争罪。2022年,美国通过“三驾马车”多次发表声明,指责南政府对暴力冲突负有责任,敦促南领导人采取行动结束暴力,并追究肇事者责任。9月,美通过“三驾马车”发表声明,反对南延长政治过渡期,呼吁南领导人承担责任,切实落实全面和平协议。 19世纪末英国占领南苏丹。1899年,南苏丹成为英埃共管苏丹的一部分。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差异,英国原本希望统一南苏丹和乌干达,但是1947年的朱巴会议决定统一南、北苏丹。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的当日,英国政府即宣布承认南苏丹共和国为独立的主权国家,并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设立了大使馆。 作为前英国殖民地,南苏丹也在积极寻求加入英联邦。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独立建国,苏丹和平分裂。但由于双方在边界划分、石油利益分配、阿布耶伊地区归属等重大问题上分歧严重,有关谈判进展缓慢,两国龃龉不断,并曾爆发激烈的边境冲突。2012年9月,两苏元首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就双边合作以及边境安全、经济、公民地位等问题签署一系列协议。但双方在边界划分及阿布耶伊地区归属问题上仍存分歧。在非盟的积极斡旋下,2013年3月,两苏在亚的斯亚贝巴就执行边界安全协议和非盟提出的执行已达成协议的时间表达成一致。9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访问苏丹。10月,苏丹总统巴希尔访问南苏丹。2013年底南苏丹内战爆发后,苏丹积极参与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的斡旋行动。2016年以来,两苏关系进一步缓和、改善。2018年,经苏丹总统巴希尔大力斡旋,南苏丹国内主要派别于9月在苏丹首都喀土穆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开启政治过渡进程。2019年10月,苏丹和平谈判在南苏丹首都朱巴正式启动。2019年11月,经苏丹等国斡旋,南苏丹政治过渡预备期延长100天至2020年2月。2020年9月,南石油部长访问苏丹。10月,苏丹过渡政府同主要反对派武装在朱巴签署《朱巴和平协议》。2021年3月,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布尔汉访问南苏丹。8月,苏丹过渡政府总理哈姆杜克访问南苏丹。2022年3月,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布尔汉访问南苏丹。8月,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布尔汉出席南苏丹首批统一部队毕业典礼。2023年1月,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布尔汉访问南苏丹。2023年4月苏丹发生武装冲突后,南苏丹总统基尔、外交部分别发表声明,敦促苏有关方面立即停火,通过对话解决冲突。9月,苏丹主权委员会主席布尔汉访问南苏丹。 南苏丹与埃塞关系较为密切,南苏丹是埃塞重要的商品出口市场。1972年,在埃塞皇帝海尔塞拉西调解下,苏丹南北双方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协议》。埃塞的门格斯图政府是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最重要的外国援助者。2011年7月,埃塞同南苏丹建交。此后双方高层互访频繁,两国成立了部长级联合委员会,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交通、运输、贸易、通讯、教育、能力建设、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2013年底、2016年7月,南苏丹两度爆发内战,埃塞作为伊加特轮值主席国,积极发挥调解、斡旋作用,并于2017年底至2018年上半年在亚的斯亚贝巴倡议召开3次“重振南苏丹和平协议高级别论坛”会议。埃塞还同苏丹、乌干达等国密切配合,促成南苏丹国内主要派别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埃塞在南苏丹派有1200余人的维和部队。2020年5月,埃塞外长格杜访南。2021年8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访问埃塞。2023年3月,埃塞总理阿比访南。2023年8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访问埃塞。 肯尼亚是南苏丹重要邻国,双方有200多公里共同边界,长期保持友好关系。肯尼亚积极参与苏丹南北和平进程,南北双方2005年1月达成的《全面和平协议》就是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签署的。肯尼亚积极帮助南苏丹发展经济,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援助。2013年底南苏丹内战爆发后,肯尼亚作为伊加特成员国,在南苏丹问题上发挥积极调解作用,并与其他方一道,促成南苏丹冲突各方签署多份和平协议。2021年7月底,南苏丹同肯尼亚决定实施两国公民签证互免。2022年5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赴肯尼亚出席肯前总统齐贝吉的葬礼。9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赴肯尼亚出席肯新任总统鲁托的就职仪式。12月,肯尼亚总统鲁托访问南苏丹。2023年8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访问肯尼亚。 乌干达是南苏丹重要邻国。2011年7月,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访问朱巴,参加南苏丹独立庆典。同日,乌干达发表声明承认南苏丹。同月,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签署协议,成立部级委员会,共同支持南苏丹发展。2013年底南苏丹爆发冲突后,乌干达出兵协助南苏丹政府打击反对派武装。2015年,乌干达宣布从南苏丹撤军。2016年7月南苏丹再度爆发内战后,乌干达再度出兵帮助南苏丹维护社会稳定。2018年,乌干达积极参与促成南苏丹国内主要派别签署全面和平协议。2019年底,乌干达参与斡旋,促成南苏丹政治过渡预备期技术性延长。2022年6月,南苏丹国民议会议长昆巴访问乌干达。7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访问乌干达。2023年9月,南苏丹总统基尔访问乌干达。 埃及是非洲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南苏丹未独立前,埃及就与苏丹南方自治政府往来密切。1999年12月以来,埃及积极调停苏丹南北双方的关系以及达尔富尔问题,并派遣维和部队参加非盟在达尔富尔地区的维和行动。2011年3月,埃及总理埃萨姆·谢拉夫在访问苏丹期间到访了苏丹南方自治政府首府朱巴,成为南苏丹独立之前第一位到访的外国政府首脑。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共和国成立,埃及政府宣布承认南苏丹共和国,并将埃及驻朱巴总领馆更名为埃及驻南苏丹大使馆,埃及外长纳比勒·阿拉比率团出席了南苏丹共和国成立庆典。 2011年7月14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接纳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8月15日正式加入非盟,成为该组织的第54个成员国。2011年12月,“非洲大湖地区国际会议”首脑会议正式接纳南苏丹为该地区组织第12个成员国。 2012年4月18日,南苏丹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成为这两大国际组织的最新成员国。该国当日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第188个成员国;当日加入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五大机构,成为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的第188个成员国、国际金融公司(IFC)的第184个成员国、国际开发协会(IDA)的第172个成员国、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的第148个成员国、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第176个成员国。同时,它又成为了英联邦的成员国。 赴南苏丹旅行的中国公民应办理南苏丹签证或入境许可(Entry Permit),南苏丹不接受落地签。 签证可前往南苏丹驻外使领馆办理;没有南苏丹使领馆的国家和地区,可以让朋友和同事,在南苏丹办理入境许可。如果没有签证和入境许可,将被拒绝登机;或者在抵达南苏丹朱巴国际机场后被遣返。 例如:由于南苏丹在中国有大使馆,所以如果旅行者从我国前往南苏丹,必须前往南苏丹驻华大使馆办理签证,不得也不能办理入境许可。 又如,由于南苏丹在阿联酋没有大使馆,如果旅行者从迪拜前往南苏丹,可以让朋友或同事,在南苏丹办理好入境许可;旅行者拿着南苏丹的入境许可,可以在抵达机场后,办理入境签证。 南苏丹各驻外使馆办理的签证类型,大多是一次性签证,费用50美元,期限为3个月;也有南苏丹驻部分国家大使馆可以办理3个月的多次往返签证,费用约100美元。 赴南苏丹旅游,主要的去处为当地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南苏丹境内共有野生动物保护区7个,总面积175万公顷。气候属热带气候,局部有雨林气候。 森林资源121处,总面积120.5万公顷,有资料称森林覆盖率超过50%,南苏丹盛产热带硬木,其中柚木人工种植面积居非洲第一位。 朱巴是南苏丹航空枢纽,去往各州一般需经朱巴转机。朱巴仅有飞苏丹首都喀土穆、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阿联酋城市迪拜和卢旺达首都基加利的往返国际航班。 1、朱巴-内罗毕航线 有三家航空公司,分别是Jetlink(工作日每天两班、周末每天一班)、East African(每天一班)和ALS(每天一班)。 2、朱巴-亚的斯亚贝巴航线 该航线由埃塞俄比亚航空的客机执飞,每周两趟(埃航有从北京到亚的斯亚贝巴的直航)。 3、朱巴-喀土穆航线 有三家航空公司,分别苏丹航空、太阳航空和Marsland,均每天一班。 4、朱巴-坎帕拉航线 有一家航空公司,为乌干达航空,每天一班。 朱巴的宾馆设施均比较简陋,多为活动板房或帐篷旅馆,条件相差不大,价格较高;朱巴市政供电紧缺,各单位一般自备发电机,当地电压220V,电插头制式为英式三相插头,中资宾馆安装有国内制式的电源插座,可直接使用国内电器。南苏丹基督教徒众多,饮食禁忌较少,可饮酒食用猪肉。星期六、日为周末。

非洲最年轻的国家:南苏丹共和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