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三国志·周瑜传 译文(其五)

2022-03-03 10:14 作者:国风炫漫  | 我要投稿



原文: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徒庐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於乌林,走曹仁於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於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於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归诉,乞匄馀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会胤病死。
      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適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译文:

       周瑜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许配给了孙权的太子孙登。长子周循娶公主(孙鲁班)为妻,官拜骑都尉,有周瑜的气节风度,年纪很轻便去世了。周循的弟弟周胤,初任兴业都尉,娶孙氏宗室女为妻,领兵一千人,驻守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周胤被封为都乡侯,后来因犯罪而被迁徙到庐陵郡。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诸葛瑾、步骘联名上书说:“已故将军周瑜的儿子周胤,昔日受到主上褒扬,被封为将军,他没有在享受优厚待遇的同时,考虑如何立功报效朝廷,以至于放纵自己的各种欲望,招来罪罚。臣等考虑到周瑜昔日深受陛下宠信,入朝时是心腹重臣,在外作战时则是得力良将,奉命出征,他总是亲自抵挡敌人进攻,竭尽全力不顾自己生命安危,视死如归,所以他能在乌林(位于今湖北省洪湖东南,与赤壁隔江)击败曹操,在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驱逐曹仁,他的这些功绩显扬了国家的威力和陛下的仁德,并且声震华夏,使得那些愚昧的荆蛮之徒,没有一个不归服的,即使是周朝的方叔(周宣王时期的贤臣,曾率领兵车三千辆南征荆楚,北伐玁狁(xiǎn yǔn),为周朝中兴的一大功臣),汉朝的韩信、英布,确实也没有能超过他的。能克服困难,御敌致胜的大臣,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敬重他们的,因此汉高祖的封爵誓词有言:‘即使黄河细如衣带,泰山平如磨刀石,你们的封国依旧会永远存续,还要把对你们的恩泽延及给后代。’高祖用丹砂书写誓词,举行隆重的盟誓仪式,还将誓词藏在宗庙之中,以便让其永远留存,这是要使功臣的后代们,世代相继,不只是子孙,还要传位至更久远的后裔,以此来报答和表彰臣下的功德,勤恳真诚,以至极点,其意在于劝戒后人,并让那些为国建功从而失去生命的臣子能够死而无悔。更何况周瑜现在去世还没多久,而他的儿子周胤就被降为平民了,这就更加令人哀伤了。我们认为陛下您敬肃明察,且善于以古为鉴,能使消绝的封爵重新兴继,所以我们为周胤求情,请求赦免他遗留下来的罪过,归还他的兵卒,恢复他的爵位,让误了报晓的公鸡,再给它打鸣的机会,使犯有罪过的臣子重新得到报效国家的机会,以观后效。”孙权回答说:“我的这些昔日的心腹功勋之臣中,能与我协力共事的,公瑾是其中之一,我确实忘不了他。昔日周胤年少时,起初并没有功劳,我平白无故就让他率领精兵,封赏给他侯爵并让其担任将领,就是追念公瑾的功绩从而恩及于周胤啊!然而周胤却倚仗我对他的恩宠,酗酒淫乐放纵自己,我前后多次警告劝喻他,他不曾有过悔改。我对公瑾的情义,同你们二位一样,期望周胤能有所成就的心意,岂会停止?迫于周胤犯了严重的罪,不宜立即还他官爵,而且我想让他受些苦,使他好自知痛改。如今你们二位诚恳地援引汉高祖的封爵誓词,我(孤)为此感到惭愧。虽然我德行不可与汉高祖相提并论,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向他看齐,这件事也是如此,所以不再遵循我原先的旨意。作为公瑾的儿子,加之你们二位从中说情,周胤他如果能改过自新的话,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诸葛瑾、步骘的表章刚呈上去,朱然和全琮也上奏替周胤说情,孙权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愿。此时恰逢周胤病死。

       周瑜兄长的儿子周峻,也因为周瑜的元勋之功而官至偏将军,统领兵士一千人。周峻死后,全琮上表请求任命周峻的儿子周护为将军。孙权说:“昔日之所以能赶走曹操,扩张得到荆州,都是公瑾的功劳,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初我听说周峻去世,也曾想启用周护,可我听说周护他本性不好且行为恶劣,任用他做官的话恰恰是在制造祸乱,所以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我(孤)对公瑾的思念之情,怎么会停止呢?”




三国志·周瑜传 译文(其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