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这些经史子集读了到底有没有用?

2022-11-04 02:28 作者:昭文说  | 我要投稿


国学学渣视角看现代人如何读经史子集

先说结论,有用吗?真心没什么用,

现代多数人只是用单一思维,来理解古人智者的四维的感知。

为什么看经史子集没太大用?

古人用的是什么文字?

甲骨文欸,

暂且别说现在用的简体字,繁体字和甲骨文金文的意思都差得多。

所以用现代人的理解方式去看,

很多内容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比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现在人翻译是朋友,而最早的"朋"是指钱财单位,后来有"比较"和"利益党羽"的意思。

孔子游学穷困潦倒,自然是有人送钱来最好。

那真的没用么?

很尴尬,

又不完全是没用的,顶多50%不能再多了。

毕竟中国人骨子里刻着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这个是民族的烙印没法完全消灭。

在中国历史5000的长河中,

毫无疑问的流传了许多祖先的智慧,

宋朝时期,中国的国学文化事业可以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稍微有点条件的孩子都要去上"小学",

抱歉啊,不是今天的小学。

小什么学?

那时候的小学专门是识字学做人的,

当然不是现在这种识字,

了解的是从古至今传下来的汉字中的规律。

从造字伊始,老祖宗就把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融入到了汉字里。

这种表现的结果就是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最初用来记录与占卜,流传在王公贵族之间。

所以那时候王公贵族是最聪明的,

所谓掌握了天下规律便掌握了天下。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信息差~

咱们学的是真正的汉字么?

与拼音文字完全不同,

汉字最具有智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象形作用。

里面蕴含了天地之间所有的事物规律,一个汉字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拼音文字主要是为了实现高效的交流与记录。

开个玩笑,

比如一个人叫"隔壁老王"他就只能叫"老王",

"老王"就不能再叫成"狗蛋"或者"旺财",

而他的行为也会被影响的越来越"老王",

并且你能很快心领神会这个意思;

你觉得一个人"沙雕",

一直用这个词吐槽一个人,

这个词就让你能明显的感知到这个人的行为状态;

一个物体叫"车"它就不能是"船"或者"炮",

不然就是……炮车?(皮一下很开心)

拼音文字不同,

今天这个人可以叫Jerry,

明天就可以叫Petter;

今天形容一个人silly,明天也可以说他happy;

车现在叫car,明天可以叫aircraft;

所以拼音文字没有意义和事物规律,只有记录和交流的用途。


甲骨文就比简体好?

现在的语文系统,其实是日本人按照西方思维,给中国人设定的语法结构,

主谓宾定状补这些东西,在古时候是完全没有的。

经史子集的读法全靠个人对汉字的理解进行感悟,

所以咱们学的内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字。

但是……现在的简体字语法就没有用吗?

这种事要二分来看,

不能说了解甲骨文的伟大就不要简体。

现在的语文系统因为制定了标准化格式的关系,

让整个社会交流的效率速度上升了很多。

只是从思维的理解来看,因为社会趋同了,

所以思想个性化的理解就会相对降低许多。

也就是为什么近百年来,中国很少出现伟大的思想家的原因。

有趣的现代大师们

很有趣的是现在的"大师"当道,

拿着简体字跟你说汉字和经史子集,

误导群众不亦乐乎。

著名"金融学大师"吴晓波告诉你,

"债"字表示负债是一个人的责任?要敢于负债?

听了这话古人的棺材板都快按不住了,

"债"是古字"责"与责通用,

表示的是一个人因为还不起钱,爬在钱上被另一个人拿着荆条抽打。

表示的是一个人不守信用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老祖宗强调的可是无债一身轻。

而某大师告诉你,"佛"是人+美元符号$...

佛祖那时候还有美元了?

这种"有趣"的现代现象实在太多。

而真正了解汉字后再去读这些晦涩难懂的经史子集,

将会发现才是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否则你读鬼谷子读孙子兵法,没到人家的思想领悟水平,又有什么用呢?

了解汉字,才能逐渐了解老祖宗的智慧精华,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情一生死,一念一乾坤。

(完)


“道德经、论语、大学、中庸”,这些经史子集读了到底有没有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