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至少不是她选择与我们见面的方式⌋——写在《知足》之后
我不理解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幼稚地认为⌈接受采访=接受采访视频被成千上万3u4u5u围观评论⌋,这完全是两码事。
请设想你公开的微博里的内容被转发到亲人群里,无论你对自己发布的内容多么自信,是否也会感到有些别扭呢?一来我们都明白给陌生人看的东西和给了解你的人看的东西常常是完全不一样的,否则怎么会有许多人在朋友圈屏蔽父母呢?二来我们都明白即使开放查阅的互联网内容也并非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可及的,否则怎么会有塔照的说法呢?怎么会有代找各种电子资源的有偿服务呢?
再请你设想一下她接受采访时的情景,大概会是这位年轻女性采访者十分礼貌又甜甜地拦住她说:美女你好,请问能问你一个问题吗?那么依据你心里对她的想象,她是不是会想到这段不到20秒没几句话的视频会被迅速发现,传播开来呢?如果采访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给她看了账号后台,她看到这个不到8000粉作品平均获赞几十个的小号,会不会想到又将掀起一阵风波呢?
那么我将回到我的标题,你认为这是她选择的与我们相见的方式吗?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早发现,希望不要流传。但绝大多数人知道时木已成舟了,就抱着真诚的心回应她吧,至少我们的爱仍然能成为她的甲胄。不要忘了,不管是wyyq音还是微博,她的自拍都不见了。其他平台,也是删的手麻了摆烂了的结果(当然她在一些照片下给我们看的碎碎念还是很可爱)。
至于说她对那些恶意已经习惯了的,姐妹们咱就是说真的是无语子了。
顺便我想回应一下@量子啵比-薇古丝 在CV17747561提出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偶像的退行性,或他所称的偶像的可逆性。而可逆这个词总暗示着一种对称性,显然,任何身份的产生与消失的过程都不是对称的。
薇古丝所言的似乎是一种偶像方面主动的选择,而非简单的明星过气、粉丝退坑。而如我此前所说,这种一对多关系既包含着情感结构,又内生着权力结构,人不仅对依附于情感结构有需要,而且对依附于权力结构有需要。那么偶像主动的退化,就可以抽象为对现有情感与权力结构是否有替代物的衡量。换言之,我不认为偶像退化有机制上的障碍,即她并不必须与粉丝互动。当她决定抛弃偶像身份时,对粉丝的责任将自动解除。
当然,社会身份的解除往往是十分模糊的。从粉丝的角度看,他们可以继续在偶像的遗迹下活动,用身份认同增强凝聚力。从偶像的角度看,她不可能彻底抛弃一切,正如曾经宣布暂停活动、侧重家庭的古早偶像哥哥姐姐们也有可能重新披挂上阵,死灰复燃。
不过单就⌈偶像的退化⌋这个问题本身而言,仍然有足够多的细节可供推敲,是个足够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