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人才战略吸引3.18万应届生加入,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
由于毕业生数量增加和全球经济的影响,2023年应届生就业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挑战,但随着经济复苏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都在积极扩大招聘规模,而今年备受瞩目和热情的行业非新能源汽车行业莫属了。
得益于新能源发展的新型趋势,新能源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这几年毕业生就业方向的首选,许多车企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吸引和储备新势力人才,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车企领军品牌,自然也不例外。

根据比亚迪官方消息透露,2023年比亚迪校招总人数达到了3.18万人,凭借着在中国车企的龙头地位,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的投递和向往,其中硕士和博主占据了总体校招的61.3%,所有人才遍布全国各地37个城市,招聘专业超过50个类别,比亚迪在今年的应届生的找工作大军中收获满满,不仅如此,在这三万多人中,比亚迪计划将80.8%的人员全部投入到研发工作中,为我国新能源领域作出贡献。
比亚迪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高材生青睐,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比亚迪一直坚持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功的企业想要更大更强,积蓄优秀的人才是必定的,而比亚迪企业文化中就一直在坚持“人才长期主义”的人才培养机制,对于刚毕业的学生们来说,能遇到这样的企业非常难得。

而另一方面,人才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像深圳这种中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遥遥领先的一线城市,每年都是积聚人才的核心位置,无论是在对科技还是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深圳都是非常主动和鼓励的。而这些发展和进步,必然不可或缺地需要大量人才,而作为深圳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比亚迪,自然首当其冲吸引、培养新型人才。据悉,比亚迪在2022年设立了全国首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今年在深圳、重庆、西安三地布局,形成“三站三基地”的培养新格局,还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14个理工学科16个流动站联合培养了三百多个博士后,这一点体现了比亚迪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也是实实在在在为我国新能源行业在努力奋斗,如果你是刚毕业的学生,这样的企业,你能不喜欢吗。

在人才培养这块,比亚迪首当其冲做好典范,公司1998年创业初期,比亚迪就建立了“明日之星-百日蜕变应届生训练营”项目,专门培养和发现与比亚迪可以同频共振的新比亚迪人,将比亚迪一贯的“谦虚、好学、吃苦”奋斗精神不断传承。这个项目至今已经25年之久,每年应届生入职后,比亚迪都非常重视人才的基础培养,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举办为期100天的训练营,以促进提升明日之星的企业归属感、文化认同感、业务理解度、职业素养和岗位实战能力等为内容线,以高管引路、大咖分享、师徒辅导、线上学习、文化活动、岗位实践等为方法线,以助力明日之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胜任力为成果目标。帮助大量应届毕业生迅速地从学生角色转换到社会实践角色,每年都帮助大量应届生成长,实现各自梦想。

就是如此,一直秉承“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发展理念的比亚迪,在人才的供给上做了巨大贡献,2022年财报中显示,比亚迪已经拥有了超6.9万名研发工程师,全球专利超4万项,授权专利超2.8万,算下来每天专利申请就高达19件,整年研发投入高达202.23亿元,占据比亚迪全年营业收入比例的4.77%。而20年来,比亚迪累计投入了超过1000亿的资金在研发上,培养新型人才和技术落地的道路上,比亚迪真的有在实实在在地走着。
而前阵子,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榜单中,比亚迪成为唯二进入榜单的中国企业之一,也证实了脚踏实地的比亚迪,在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的决策是正确的。
作为一家坚持技术创新的企业,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都具有非常有分量的话语权,像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云辇等颠覆性技术的落地,也备受消费者欢迎,屡屡获得国内以及多个外国国家的销售冠军,而这些记录,比亚迪每天都在刷新,在这些成绩背后,都是因为比亚迪长期以来对研发的投入,对技术的持续创新,造就中国以及全球新能源车行业新发展新格局。
坚持人才培养和推动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人才成为企业和市场的关键因素,比亚迪的校招规模和人才培养计划,正是一家龙头企业蒸蒸日上的应该有的态度。通过积聚强大的人才以及创新的技术实力,比亚迪将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培养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人才,为中国新能源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