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2决定版】封建到城初的兵种选择与切换 第一版

闲话
最近这周明明是放假,但是感觉比没放假还忙,迷。最近游戏(指帝国2决定版)也没有更新补丁,不知道有没有疫情的因素在里面,每月大更新也不知道会不会按时放出来。帝国3决定版倒是说3月底放出第二轮内测资格,从图来看还是主要测试多人联机。想来想去也想不出这周写什么专栏好,最后想想决定接着之前开局流程,来写一写封建时代快攻和城堡时代初期作战的兵种选择、“克制”和切换需要注意的地方。
这篇专栏可能就没那么多引用了,因为我也不知道哪里有比较可靠完整的内容,这篇的结论基本会基于我平时看视频和实战的经验,所以大家也别太当真,权当参考。这也是加上“第一版”的原因,之后可能会丰富这个话题的内容。

引言
兵种的运用可以说是对于帝国2玩家而言是一个比较高阶的知识。看过很多视频或者有些实战经验的玩家可能能跟我一样扯出一些门道,但是付诸实践又是另一回事,比如我排位定级最后一战,在兵种选择上也是有问题的(虽然可能主要问题不是这个)。兵种选择上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打上头了没时间考虑,可能是没资源切换了,但是希望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至少让这个原因不会是“不知道该用什么兵种”。
这篇专栏主要可能是偏PvP玩家向了,毕竟目前的官方极限AI,并不需要复杂的兵种知识就能快攻击败。PvP到一定级别之后,兵种的选择和切换就会变得非常重要,一些单机或低端局看似不太重要的加成都会变得很关键,比如建造速度加成(低端局很可能没法保障不间断产出)。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决定性的基本功差距面前,所有技巧都是纸老虎。在提升兵种选择和切换能力之前,需要练好早期运营,从而让玩家有资本能来到技巧层面决胜负。
封建到城初,常规兵种
本篇只写封建到城初,主要是因为加上后续时期我觉得内容太多了,而且文明差异会大得多,并且在文明概览系列里面也已经包括了这部分信息。因此,本篇只写这个时期,并着眼于常规兵种,也就是大部分文明、大部分对局都能用上的内容。
本文讨论范围内的兵种:
靶场:弓兵线(弓)、矛兵线(矛)、骑射线。
兵营:民兵线、枪兵线(叉)、鹰斥候线(鸟)。
马厩:斥候线(肉马)、骑士线、骆驼线、草原突骑线、象兵线。
攻城器厂:冲车、投石车、弩炮。
船坞:爆破线、喷火线、战舰线。
修道院:僧侣、传教士。
兵种选择、切换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具体分析各个兵种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在选择和切换兵种时我们需要考虑哪些关键因素。根据这些关键因素,我们来进行判断、决策。
经济结构:选择不同的兵种或者切换到其他兵种时,最关键的因素可能就是经济结构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开局流程的肉马转弓里,就需要先有足够的村民采集食物保证肉马和村民的产出,然后添加8个以上金矿工来供给双靶场弓兵的产出。如果在选择或者切换到一个兵种时,没有提供对应的经济配比,就会导致资源不平衡造成浪费,同时没法得到足够的战斗力,比如肉马转弓,如果城堡初期没有多TC,那么食物很有可能会多出来,这个问题在我最排位P9里面也有暴露出来。总结来说,就是要充分及时利用全部的资源(当然,在城镇中心里面排10个村民用空食物并不叫充分利用)。
另外,在封建到城堡初期,我们会面临额外的一些经济限制,比如封建快攻期间要尽快攒食物升级城堡时代,城堡初期要考虑多TC和村民的不间断供应。同时考虑到不同类型资源的采集效率(黄金、木材采集效率大于种田),就得到一些常见的结论:封建时代尽可能选择不需要食物的兵种(肉马是例外,因为肉马在封建时代有决定性的机动优势,但是肉马确实会大幅度拉慢升城时间),城堡时代尽可能选择食物需求低而黄金需求高的兵种(比如使用骑士而不是轻骑兵,鹰斥候线好用也有这部分原因)等。

文明特色:虽然本文不会牵扯到很多关于文明特色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文明所拥有的经济、军事加成,都会影响到前期兵种的选择。比如匈奴对骑射和马厩单位的偏向,不列颠对弓兵的偏向,以及上周提到的波斯银冠弩兵。虽然文明特色对兵种选择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优势兵种能够在同类型以及不同类型兵种对战中打出更好的战损,而更好的战损能产生经济总量优势。
科技树:科技树限制了兵种的后续发展,也就间接影响了前期兵种的选择,比如法兰克不适合用弓兵线,高丽不适合马厩单位。这点同样主要在文明概览系列里面详述,不在这里赘述。
兵种的“克制”:为什么要给“克制”加上引号呢,因为在兵种选择和切换里面,并不一定是要真的对对方兵种有伤害加成。固然,存在基于伤害加成的兵种选择,比如常见的切矛(掷矛手线)反弓(弓兵线),矛对弓兵是有切实加成的(矛+3/精锐矛+4 [1]),但是常见的用肉马(斥候线)反矛,就不是基于加成而是基于自身属性,在各个时代,同等科技条件下,矛线对斥候线的单发伤害是1,因此,用肉马打矛有压倒性的优势。另外,一些远程单位可以通过操作来造成“克制”,比如远程兵对骑兵。
兵种的切换成本:兵种的切换成本,往简单了讲,包括了兵种升级成本、铁匠铺升级成本,比如封建弓兵快攻,城初转骑士,那么需要升级骑兵防御(骑兵鳞甲,150食物,骑兵锁甲,250食物,150黄金),可能也要升级血统(150食物,100黄金),如果选择转肉马,那可能还要包括轻骑兵(150食物,50黄金)升级。不要小看这些成本,在城初,轻骑兵相对于可以直接用的骑士,精锐矛(230木材,130黄金)相对于弩兵(125食物,75黄金),是相当贵的。往复杂了讲,还包括时间成本、村民调配的操作成本、出兵建筑补充的资源和建造时间成本,以及切换期间可能出现的军队数量低估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兵种切换的时候,需要判断切换是不是能够带来足够的优势,来弥补巨大的切换成本。

那么接下来来看看具体每个兵种(以下讨论在同等科技下进行):
靶场
弓兵线(弓)(常见主战兵种)
成本:弓兵的建造成本和低升级成本非常符合封建时代和城堡初期的经济需求(见上),即便是劲弩手(350食物,300黄金)比起其他兵种线,也要便宜很多。但是双靶场在封建时代是很大的投资,如果城堡时代不继续利用双靶场那么会造成很大浪费。另外,扳指和弹道学对于城堡时代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骑兵作战,因此需要尽快升级。
特性:【加成:对枪兵线+3】弓兵线作为最常见的封建快攻和城初单位之一,作为远程单位,能够通过堆叠和风筝来有效降低战损,同时对村民能造成高效打击,在封建到城初是通用性非常强的兵种。并且由于是封建兵种,在城初可以积攒到足够数量,对骑士等城堡兵种在短期内有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但随着骑兵科技和数量的补充,弓兵线会逐渐丧失对骑士甚至轻骑兵的作战优势。
擅长对抗:民兵线、枪兵线。
矛兵线(矛)
成本:由于需要食物和高损耗率,矛兵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封建和城堡初期大量产出的单位。尤其是在升级城堡时代之后,由于过高的精锐升级成本,出场率更加下降。
特性:【对远程单位+3/(精锐)+4,对枪兵系+3,对骑射+0/(精锐)+2】除了对远程兵外,DPS过低,导致矛兵几乎只在对抗远程兵的场合发挥作用,在封建时代对村民的攻击效率也非常低。个人觉得矛兵线更多地是作为防守兵种出现,和枪兵线类似。
常用于对抗:弓兵线、骑射线、枪兵线。
骑射线
成本:比起弓兵线,骑射线的建造成本要高不少,而且需要额外的血统科技。而且非常关键的一点是,考虑到骑射的性价比和有完整骑射科技的文明数量极少,骑射的总体出场率较低。
特性:【对枪兵线+2】拥有非常好的机动性(1.4),移速介于骑士线(1.35)和骆驼线(1.45)之间,攻击比弓兵多1,射程少1,能对高远防单位(如轻骑、鸟、骑士)造成更加有效的攻击,但是不像作为封建单位的弓兵,没有封建时代积攒下来的数量优势。另外,面对枪兵,也无法像弓兵一样站桩输出,而需要额外的操作,考虑到射击前摇较长,操作难度也较高。
常用于对抗:民兵线、枪兵线。
兵营
民兵线
成本:食物成本较高,且是唯一一个在封建时代就有兵种升级的兵种,再加上作战性能低,损耗率高,除了极少量文明(如马里、哥特等),前期花费过多资源在民兵线上可能会导致中期落后。
特性:【+0/+2/+6/+8/+8对鸟,+0/+2/+3/+4/+4对建筑】。速度慢(0.9),通常只用于应对枪兵和鸟。
常用于对抗:枪兵线、鸟线、矛兵线。
枪兵线
成本:由于需要食物且损耗率很高,跟矛兵一样不适合前期大量生产。
特性:【+1对鸟,+1对建筑,+15/+25/+28对象,+15/+22/+32对骑兵,+12/+18/+26对骆驼,+9/+16/+17对船】虽然看起来加成很多很丰富,但是实际上考虑到低生命低防御,枪兵主要还是只用于对抗马厩单位。
常用于对抗:马厩单位。
鹰斥候线(鸟)(常见主战兵种)
成本:鸟线非常适合城堡时代大量产出,因为只需要少量食物,主要需要的是黄金,跟城堡初期的典型经济结构相性很好。
特性:【+8/+8/+10对僧侣,+3/+3/+5对攻城器,封建时代开始+2/+3/+4对骑兵,+1/+1/+2对船,+1/+2/+3对骆驼】加成看上去挺丰富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作为美洲文明马厩单位的替代品,鸟线是非常关键、几乎必出的主战兵种。鸟虽然是封建兵种,但是由于封建时代的建造时间非常长(1:00),很难在封建时代成规模。
擅长对抗:枪兵线、靶场单位、攻城器、僧侣。
马厩
斥候线(肉马)
成本:对食物需求非常大,不适合在封建到城初的大量建造。到城堡时代后需要升级轻骑兵,相对于骑士线是额外的成本。总体来说对于黄金兵占主体的中期来说,肉马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更多的情况下,会选择骑士。
特性:【+6/+10/+12对僧侣】除了出4,5个斥候用作斥候快攻,在城堡时代轻骑兵的作战能力并不强,除了用于对抗僧侣,大部分功能都可以由骑士代替。
常用于对抗:僧侣、攻城器、矛兵线。
骑士线(常见主战兵种)
成本:成本相当高,但是对比轻骑兵,更适合城初建造。
特性:没有加成,但是综合属性、通用性非常强,这也是我把骑士列为主战兵种之一的原因。
擅长对抗:靶场单位、攻城器单位。
骆驼线
成本:成本结构与骑士相近,但是整体更低。
特性:【+9/+18对骑兵,+5/+9对船,+5/+9对骆驼】相比于骑士,其对远程和近战步兵作战能力低了很多。其主要的优势仅仅是对肉马、骑士和骑射手,但是面对骑射手的风筝,由于骆驼本身防御太低,其效果不一定比骑士好。
常用于对抗:骑士、肉马。
草原突骑线
成本:在第一次大型更新中草原突骑被大削,之后草原突骑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其食物成本甚至高于骑士,而常规作战能力要比骑士低,却还需要45黄金。
特性:在之前的专栏里专门写过草原突骑,总体来说其特性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但是性能被大大削弱了。总体来说草原突骑仍然是偏擅长对近战单位,不擅长对远程单位,而且对近战单位作战时需要大量微操来减少伤亡,这在对枪兵线作战时非常明显。
常用于对抗:近战单位(需要微操)。
象兵线
【+7/+10对建筑,+7/+10对石头防御建筑】象兵由于其过高的食物成本,在城堡初期很难量产,在本文不加详述。
攻城器厂
冲车:【+125/+150/+200对建筑、+40/+50/+65对攻城器,每个驻扎的步兵+10攻击和0.05移速】非对人兵种,不加详述,但常用于吸收远程兵火力和攻击建筑。
投石车:【+35/+45/+60对建筑,+12对攻城器,溅射范围1.0/1.25/1.5】投石车的使用情况也非常有限,主要是对远程步行单位,但是由于弓兵是主战单位之一,所以经常能看到投石车出场。同时投石车擅长攻击其他攻城器。
弩炮:【+2/+4对建筑,+6/+8对战象,+0近战伤害,+1/+2对冲车】在高棉文明概览中也提到过,弩炮的出场率非常低,也不像投石车,一两辆就能发挥巨大作用,需要集群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也不在本篇详述。
船坞
爆破线:【+180/+220/+280对建筑,+1/+3/+5对船防御,爆炸范围2.5/2.5/3.5】
喷火线:【+1/+2/+3对建筑,+3/+3/+4对船,+1/+2/+3对龟船,+0/+1/+1近战伤害,+6/+6/+9对船防御】
战舰线:【+6/+7/+8对建筑,+8/+9/+11对船,+3/+4/+4对冲车】
船坞单位很难分析,总体来说小规模海战喷火能压制战舰,大规模海战战舰有射程优势,爆破通常用于出其不意,尤其是对射程较近的喷火有效,但较难接近战舰群。
修道院
僧侣、传教士:僧侣通常用于对抗慢速单位(如象)和高价单位(如骑士),由于非常吃操作,所以很少能看到量产,但在城堡前期骑士数量较少的时候,经常用于对抗骑士,注意,用于对抗骑士时,只要招降成功就赚了(经济上),不管僧侣死没死。城堡前期由于资源量有限,很难升级高成本的救赎,后期可以升级救赎招降建筑和克制攻城器。

参考资料
[1] 帝国2数据资料库:https://aoe2stat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