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孟鹤堂&你】【古风女帝向】梅妻鹤侣,半生你我

2020-10-14 03:38 作者:璟瑟无端五十弦  | 我要投稿

纯脑洞,渣文笔,勿上升

假设你就是女帝

BGM:半生你我


你是天家无忧无虑的长女,十六岁那一年继承皇位成为女帝。

天不可无月,国不可无后,你知道。


于是在登基后第二个月,帝师桃儿和诰命一品夫人于大爷就给你挑来了几个国中青年才俊。

孟国公的长子孟鹤堂,平西王张云雷,张参军之子张九南,以及前朝顾命大臣之子张九泰。


你象征性地处理政务似的指派好了位份:张云雷,封皇后,孟鹤堂,封贵妃,张九南,兰妃,张九泰,嘉嫔。

“辫儿性子清冷,不适合做皇后”你师父说:“宠妃倒是不错”

“小孟儿性格温和,不争不抢”于大爷开口:“适合母仪天下”

“那行,就孟鹤堂吧”你面色绯红,点点头。


上一回你听到孟鹤堂这个名字的时候,你才十二岁,是在学规矩的年纪。

你像个活泼的野兔子似的三步并作两步跑,一点也不像个皇长女。连教你礼训的慈祥的于大爷都说:就说最简单的礼节,连我干儿子孟鹤堂都比你动作优美。


一回游宴,你象征性参与了一下立马就跑到御花园去摘南方来的荔枝,你的伴读小姐妹月笙和潇兮正在急着找你,你偏就待在树上。

就在此时,你一不小心踩空,运气还不错,跌入了一个宽阔的怀抱里。

那人的衣襟上有好味的白檀香味道,把你稳稳接住后轻轻放你下来,你这辈子才知道如此狼狈的事情居然能有一个行云流水般优雅的结尾。

“在下孟鹤堂,孟国公长子,方才失礼冒犯了公主,还望恕罪”

孟鹤堂行礼如仪,潇洒自如却不轻佻,原来复杂的繁文缛节也可以如此之美。

你想起了这个被于大爷提到过的名字,脸红了一秒,很快恢复的天家长女的气度:“多谢孟公子相救”


大婚那晚,你俩端起合卺酒杯,闻到里边有香甜的荔枝味,沁人心脾。


结婚一周后你自然是要去侧室妃子那里看看。你原以为后宫三千是一生得意事,可是你现在发觉自己错了,心里眼里只有孟鹤堂的你,哪里还能容得下旁人呢。

张云雷除了唱曲的时候向来冷若冰山,张九泰和张九南一天到晚因为争宠拈酸闹得鸡犬不宁,后来师父还送来了妙年洁白风姿郁郁的安阳郡王次子王九龙,你待他也不过尔尔。


第二年初春,你如愿怀上了你和孟鹤堂的孩子,你说要亲自给长女起名,于是把本朝编纂的字典都翻烂了,都挑不出一个合适的字眼,能配得上尊贵无匹的长公主。

孩子方才三个月,你就急着普天同庆放烟花昭告天下,孟鹤堂拦不住你,也舍不得拦你,毕竟他的原则是:要宠梅儿你宠到底。


天有不测风云,一月后因为北境之战你动了胎气,孩子没能保住。你趴在孟鹤堂怀里哭得像一个孩子,对他说:我对不住你。

这大概是你这辈子在登基后第一回没有说“朕”,此时此刻你只是一个无助的母亲,而非万千尊荣在身的皇帝。


一年后北境收复,你又成功怀上了孩子,双喜临门,自然后宫诸人要朝贺的。

所有人都带了华贵的礼物,等到坐首位的孟鹤堂起身,众人才发现他手里拿着的,是一顶亲手用毛线织成的风帽。

你素来怕冷,他最知道。


为了消除疑虑,你和孟鹤堂联手骗六宫是个儿子,当众吃了一堆酸梅子,众人将信将疑。只有在晚上你们两口子才敢躲在被窝里吃辣的,眼泪都把被子打湿了。


如你俩所愿,长女友梅平安出生,长大,继承了他的聪慧通透和你的眉睫。


朝堂愈发剑拔弩张,后宫人也越来越多。可是你们的情意,一直都没有变过。

每年夏天,你都让福建巡抚送来荔枝在皇后宫里,其他嫔妃没有的,他妹妹月笙却也有份。


你接连突围,孟鹤堂也帮你在后宫挑了不少出色又水灵的新人,比如会弹弦的周九良,妩媚伶俐还有几分勾人心魄的关九海。

你一边批折子一边皱眉头:“关九海这小子就是仗着几分姿色勾引朕!堂堂你得赶紧好好教导!”

【海王:陛下你俩慢慢秀恩爱,拜拜】


后来,他才过不惑之年因病溘然长逝,你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亲自吊唁。


他走之后你像是变了个人,行为忽然有些暴戾乖张,用刑比原来多了一倍不止,有时连帝师都劝不回。比如治丧的事,妃嫔关九海的族人在办事时有一丝疏漏,立马被人拖出去打了八十大板,连降两级,差点丢了官。

有时候友梅身为一个孩子都觉得你身为一朝天子如此举措有失民心,来到太极殿找你,没想到你在她父亲原来所住的凤仪殿,看着他的画像发呆说:“堂堂,朕都这样了,你为何还不来哄朕?”


那段时间你一直睡不着,晚上抱着他给你做的那只垂耳兔和他用过的枕头,才能安心一会儿。


后来的后来你成了千古明君,年满古稀之时,友梅的孩子也成婚封了皇太女了。四海之内皆纷纷称贺道喜,说你肯定能活到一百岁。

你只是径自走到熟悉的凤仪殿,经过门口的荔枝树,看着熟悉的画像和牌位说:

“他们都说朕能活一百岁,可是朕觉得没有必要。朕没有什么心愿,除了早点见到你”


能遇见你,梅妻鹤侣,只此半生,已是幸运。




【灵感来源】历史上恩爱两不疑的乾隆和孝贤皇后,每个细节都来自史实和野史趣闻。

  1. 据说富察皇后幼时既能提笔成诗,还得到雍正赞誉,拿来教育乾隆。

  2. 孝贤皇后心灵手巧也是真的,历史上有名厉行节俭的贤后。有次秋季去关外,乾隆对皇后谈起关外旧俗,提及祖上刚刚创建帝业的时候,衣物的装饰都是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在袖口,而不是像当今皇宫中那样用金线银线精工细绣而成。皇后深悉帝心,特地做了一个用鹿尾绒毛搓成线缝制而成的燧囊献给乾隆,以示不忘满洲本色。乾隆非常珍爱孝贤皇后亲手缝制的燧囊,一直带在身边。

  3. 因为在孝贤皇后丧仪上的失误,令妃她爹被降了2级,打了80大板。史书记载:应将内管领清泰(令妃她爹),盛观保即比照“大祀牲牢玉币黍稷之属一事缺少者杖八十”律杖八十,系公罪,各降二级留任。查内管领清泰有加四级,应销去所加二级抵现降二级,内管领盛观保并无加级,应降二级留任。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4. 乾隆写诗这个不用我说了,唯一写得好的一百多首都是给孝贤皇后的。



之前我问几个写文的UP想让谁当皇后,没想到平时站海苔眉的几位都说孟老师?!是不是因为他笑起来特慈祥??

【孟鹤堂&你】【古风女帝向】梅妻鹤侣,半生你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