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官博宣发始末 III 杀青——定档(20180427-202000802)
2018-4-28 情常在,意难忘


部分大图



2018-5-27 谁是习近平心中的英雄

部分节选:

全文请戳链接https://app.peopleapp.com/Api/600/DetailApi/shareArticle?type=0&article_id=1772159

2018-6-16 更关注人心,有震撼人心的人性光辉


2018-7-7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



2018-7-8 八百壮士的精神——“余一枪一弹,誓与倭寇周旋到底”——当永世不忘!


2018-7-17 梁静生日


2018-8-8 管虎生日



2018-8-13 誓不屈服的历史值得被人铭记



部分节选:
1937年10月26日,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的淞沪战役进入尾声阶段,四个桂系师发起的反攻以惨败告终,日军连续攻克蕴藻浜、大场等战略要地,直逼闸北,坚持了75天的国民党军队终于决定从上海撤退,但蒋介石要求留下一支部队继续抵抗,为在即将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上争取国际政治舆论支持。
经过商议选择,位于闸北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成为据守的地点,担负这一任务的,是国民党中央军第88师第524团1营的452名官兵,带领他们的,是年仅32岁的谢晋元团副,他们自称有“八百人”,是为了装声势,而他们的任务,是在汹涌而至的日军大军面前做最后的抵抗。
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也是一场充满戏剧性、震惊中外的战斗,不仅是苏州河南岸英美公共租界内的中国人和外国人,全世界的目光也被它所吸引。作家田汉曾赋诗写道:“全世界的视线,集中在上海的烽火/全人类的神经,集中在八百健儿的死活”。
因为特殊的政治、地理因素,日军不敢将战火燃烧到离仓库仅数十米之外的公共租界,以及为确保距离仓库仅一百米远的巨型燃气罐的安全,日军也无法对四行仓库动用飞机、舰载炮和大炮轰击。战争与和平,就这样近在咫尺又泾渭分明。
持续四天四夜的战斗,不仅是一场有“观众”的战斗,更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被连续“直播”的战斗,而且“观众”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并影响了结果:南岸的市民不仅每日隔岸加油助威,想尽一切办法给守军输送给养,更是通过呼喊、黑板写大字包括打电话等方式,向守军提供日军动向情报。四百名士兵和几百万的市民,结成了一种奇妙的同盟关系,并为八年抗战打了一剂强心针。
完整请戳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71493646311672

部分大图节选,完整请至微博查看


2018-8-15 谨记历史,珍惜和平



2018-9-3 历史沉重,不可忘却



部分节选:
谢晋元的夫人凌维诚曾经爬上四行仓库西墙楼顶。
站在当年谢晋元狙击日军的位置,沉默良久,老太太发出一声叹息:
“他是军人,舍身为国理所应当!”
完整请戳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0241093803639

2018-9-5 试拍


2018-9-9 八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长图节选,完整请戳微博


原文请戳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2281442316814
部分节选:
镜头里,
它是一个关于个体生命在战争绝境中被逼出血性和人性闪光点的故事;
镜头外,
它是一个与坚持、与责任有关的故事。
“拍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
除了对民族做出一点反思外,
最重要的是它得跟今天的观众对话。”
电影有落幕的一刻,
但光影会长久留存在人心;
战争有结束的一天,
但流淌在民族血液里的“战国精神”必得传承。




2018-9-17

视频链接请戳http://n.miaopai.com/media/nSRhggqsPf6o9h9EBZ1MMZmKQp8kgXoE

长图节选



2018-9-18 吾辈当时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018-9-30 我辈当谨记英烈壮举,强我中华国威



2018-10-6 日后相关宣传材料务必引以为戒

丘智贤的指正内容:

后话:


2018-10-8


2018-10-9

部分大图:


2018-10-26 心存敬意,莫忘来路

长图节选:







2018-11-12 今日人们淡忘当年英雄——以身许国的战士


2018-12-8 一生只做一次的电影


2018-12-10 历史过往,相见有期


2018-12-13 以史为鉴,誓强我中华脊梁




2020-8-2 定档


